Dream Maker 老漂 不要有和人斗的心,你要赢的是你自己!

多少人的中产梦,毁于疾病、毁于教育(转载)

 

这两天,朋友圈被一篇《流感下的北京中年》的文章刷屏了。





文章很长,2万多字,按日期记录了作者岳父从流感到肺炎、从门诊到ICU,最后在29天后阴阳两隔的经历。

尽管作者不时插上一两句黑色幽默,一口气读下来仍觉得压抑、沉重,半天缓不过气来。

除了感慨“感冒不是病,不治要老命”外,就是作者岳父开始频繁出入医院后,一个个冷冰冰而刺痛人心的数字:

220元一盒达菲,70元挂号费

120救护车,6公里,一共1200元

ICU费用每天8000-20000元

输血,100毫升1000元

换套人工肺肺膜,6万元

999医疗专线飞机,预估飞行费用50万、除冰费用10万

寿衣,半价1800元

……



作者没有在文中表明自己的身份,但我们可以通过文章的描述,大致勾勒出他们一家的画像:

北京有房(通州)

东北老家有房(也可能是岳父岳母买的)

有车(纯电动车)

有股票、有买理财产品

作者应该是金融机构从业人员,收入是“老婆加岳父岳母之和的两倍”

这个标准放在全国,起码得碾压99%的家庭吧。就算是在北京,也能划入中产阶级群体吧。

有房有车有投资,老人孩子其乐融融、共享天伦,多少年轻北漂们在为这样的生活奋斗着?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家庭,在岳父病重住进ICU病房后,所有流动资产加起来,也只够岳父“理想情况下撑30-40天”。超过40天,只能卖掉北京的房子了。



鉴于正篇文章完全系作者自述,且不去讨论是否存在强烈的主观色彩,我想这篇文章会被刷屏,很大一个原因在于,它戳中了我们的痛点,加深了我们的焦虑:

如果这事发生在我身上,我会怎么做?我个人、我的家庭能承受得住么?

知乎上,在“如何看待《流感下的北京中年》这篇文章”帖子下,网友讨论非常火。

我个人最赞同的是这条回答:

一,今年流感疫情比想象的严重,需要更强有力的科普,让更多人重视“感冒”。

二,性格决定命运,老爷子这病发展成这样还真怪不得别人。

三,中产阶级因病致贫是距离我们很近的事儿。

四,医学远非万能,钱也不能挽回生命,好好把握活着的每一刻。



任你聊投资时言必称巴菲特(作者公众号前十多篇文章都是聊巴菲特投资的),出入美国拉斯维加斯CES,岳父一场大病下来,都只能是如果钱花光,“再有人生病,连ICU的门都进不去”。



微博上,有网友在相关文章下留言:

进了ICU钱就不是钱了,做了6年的ICU产品,真的是有太多治疗手段把小康之家烧的一干二净了。



面对重大疾病,中产阶级们脆弱得多么不堪一击!

想起之前看到网上有个话题,“你什么时候开始觉得钱很重要”,最多的回答之一是:

父母、亲人重病,躺在病床上的时候。



你可能会说,现在不是有医保么?

按有关方面的说法,早在2011年底,我国参与基本医疗保险的覆盖率就已经超过95%了,“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报销比例从60%提高到70%左右”。



但就像“全国超5亿人有了家庭医生”的官方说法与我们的实际感受天差地别一样,医保报销比例虽然很高,但不包含自费药。要知道,现在只有几千种药是属于社保报销的,还有19万种药品在报销范围之外。

大部分重大疾病的用药,多“恰好”在这19万种不在报销范围药品之列。

很多人由此将希望寄托于商业保险。

《流感下的北京中年》刷屏后,不少人转发到朋友圈时不忘感慨一句,买份保险还是很必要的。



然而商业保险也是市场混乱、群魔乱舞。

刷屏文中,作者问夫人当初为什么没有给岳父买保险,得到的回答是,“医保卡给爷爷奶奶开过药,保险公司出险后可能拒赔”……



推销保险的时候把你当爷供着,理赔的时候嫌弃你跟孙子似的,这就是中国商业保险市场的现状。

所以,当你在朋友圈中看到有人转发,“朋友XX病重,治病需要几十万元,希望大家帮忙转发并捐献自己的一点爱心”这类信息,除了擦亮眼睛辨别真伪外,XX可能真的是走投无路了。

有人说,医疗、教育、房产,是压在中国人身上“新的三座大山”。



相比已经焦虑了很多年、早已无力吐槽的房产,生不起的病和养不起的孩子,正在毁掉很多中国人的“中产梦”。

去年7月,一篇《月薪三万,还是撑不起孩子的一个暑假》的文章曾在家长们的朋友圈疯传:

一位在企业当高管、月薪3万出头的妈妈,在广州某外语学院附属名校读五年级的女儿放暑假后,变得连新衣服都快不敢出手了!



你可以说,这是中产阶级的矫情,然后义正言辞地感慨,想想山区里的“冰花男孩”们,你们就知足吧!

然而这套逻辑就跟“他那么有钱为什么不多捐点出来”一样不可推敲。事实也证明,家长们在接受采访时,纠结的并不是花钱的问题:

痛苦的是你花了,心疼得不踏实;不花吧,对不起孩子更不踏实!

想起去年9月,我曾和“哈佛毕业演讲中国第一人”何江在微信上有过一段长聊。他谈到自己回到国内参加各种讲座,所到之处被问得最多的都是教育问题。

“大家都很愿意给子女教育做投资,但竞争很大、资源很少,很容易产生焦虑感。这种焦虑感在中产阶级中越来越强烈。”

焦虑,似乎是中产阶级们摆脱不了的宿命。



现在再回过头来看刷屏文中那句,“人到中年,早已没有梦想,只盼着日子简简单单”,是不是更有感触?

Tags:

发布: 老漂 分类: 心情|思考 评论: 0 浏览: 212
留言列表
发表留言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