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歲:公元前521年,周景王二十四年,齊景公二十七年,孫武在齊,是年與田淑賢成婚。
二十五歲:公元前520年,周景王二十五年,齊景公二十八年,孫武在齊。
周景王死。
國人立長子猛。
子朝攻猛争位。
晉出兵助猛。
猛旋死,谥悼公。
立其弟丐,是為周敬王。
二十六歲:公元前519生,周敬王元年,齊景公二十九年,孫武在齊。
吳王僚八年,攻州來。
楚與頓、胡、沈、蔡、陳、許之兵往救,戰于雞父(今河南省固始東南,一說在安徽壽縣西南),楚軍大敗。
二十七歲:公元前518年,周敬王二年,齊景公三十年,孫武在齊。
楚平王十一年,以舟師與越人窺吳境,楚平王至圉陽(今安徽省巢縣南境)而還。
吳蹑楚之後,滅鐘離(今安徽省鳳陽東北)。
二十八歲:公元前517年,周敬王三年,齊景公三十一年,孫武在齊。
魯昭公率師攻伐季孫氏,“三桓”聯兵反抗昭公,昭公兵敗奔齊。
孔子因魯亂帶弟子适齊,為高昭子家臣。
二十九歲:公元前516年,周敬王四年,齊景公三十二年,孫武在齊。
楚平王死,子珍立,是為楚昭王。
三十歲:公元前515年,周敬王五年,齊景公三十三年,高昭子聯合栾、鮑、田三家反晏嬰,孫憑參與其中,恐遭敗後株連,孫武掣妻子奔吳,隐于穹窿山中。
吳王僚十二年,攻楚圍潛(今安徽省霍山東北)。
楚左尹伯卻宛等絕其後,吳軍被困不能退。
公子光利用時機,設宴請吳王僚赴會,遣專諸刺王僚。
姬光繼位,是為吳王阖闾。
楚伯卻宛等乘吳亂大敗吳師,凱旋而還。
費無極、鄢将師妒火中燒,設計殺伯卻宛全家,伯卻宛子伯嚭奔吳。
國人怨令尹囊瓦,囊瓦殺死費無極、鄢将師。
三十一歲:公元前514年,周敬王六年,吳王阖闾元年。
阖闾舉伍子胥為行人,伯嚭為大夫。
伍子胥奉阖闾之命,請孫武出山。
練兵斬姬。
阖闾拜孫武為元帥兼軍師,執掌吳之國政。
三十二歲:公元前513年,周敬王七年,阖闾二年,孫子在吳。
三十三歲:公元前512年,周敬王八年,阖闾三年,吳取分兵擾楚之策,讨吳叛臣,斷楚翅翼,滅徐與鐘吾。
三十三歲:公元前511年,周敬王九年,阖闾四年,吳取三師以敝楚,多方以誤楚之策,攻楚之夷、潛、六,楚軍往救,吳軍還。
吳軍攻弦,楚軍往救,吳軍又退。
楚人探知吳軍确已返國,乃自回軍。
楚軍一退,而吳之又一軍複出,進攻養邑,楚人救援不及,吳遂攻克養邑,殺公子掩餘與燭庸。
三十四歲:公元前510年,周敬王十年,阖闾五年,楚聯越伐吳,為吳軍所敗。
阖闾使伍子胥增築都城。
三十五歲:公元前509年,周敬王十一年,阖闾六年,孫子在吳。
三十六歲:公元前508年,周敬王十二年,阖闾七年。
吳為繼續施行多方誤敵之策,誘桐叛楚,投餌釣魚,囊瓦上鈎,率師攻吳,被吳軍擊敗于豫章,吳遂取巢。
獲公子繁以歸。
自此役之後,楚國豫章山以東諸邑及附庸、屬國全為吳所有。
三十七歲:公元前507年,周敬王十三歲,阖闾八年,孫子在吳。
楚囊瓦向蔡昭侯索裘及佩玉,又向唐成公索馬,兩君不肯,囊瓦無理扣留唐蔡二君。
三十八歲:公元前506年,周敬王十四年,阖闾九年,晉以周王室名義會十八國諸侯于召陵,謀攻楚。
晉荀寅向蔡昭侯求賂,不得,伐楚夭折。
襄瓦圍蔡,吳往救,開始了吳破楚入郢之戰。
吳軍至淮棄舟,越大别山,進攻楚囊瓦軍于柏舉(今湖北省麻城東),乘勝攻入郢都。
囊瓦奔鄭;昭王逃入雲夢澤中,被“益”襲擊,又奔随。
楚申包胥求救于秦,哭秦庭七日,秦哀公乃許出兵。
三十九歲:公元前505年,周敬王十五年,阖闾十年,秦救楚,敗吳兵。
阖闾弟夫概回吳自立。
阖闾先回吳,奪回王位。
吳軍相繼班師回國。
楚昭王回郢。
四十歲:公元前504年,周敬王十六年,阖闾十一年,吳攻楚,敗其舟師,又敗其陸師于繁陽(今河南省新蔡北)。
四十一歲:公元前503年,周敬王十七年,阖闾十二年,孫武見阖闾日益專橫,生活糜爛,沉溺于酒色,不納臣谏,遂以回國探親為由,隐遁山林,從此史無所記。
有人說他回到了齊國,與家人團聚,共享天倫之樂。
有人說他功成身隐,以盡天年而終,終年七十五歲,即公元前470年,終于吳國姑蘇,即今江蘇省蘇州市所轄之吳縣。
如此等等,俱都傳說而已,皆無史可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