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成頭上探出頭的人不是别人,正是鎮守神武城的将軍。
面對大秦的強大軍事,神武城的守軍已經無心應戰。
徐福雖然聰明絕頂,可是他能耐再大也不能在幾年時間裡把一個蠻荒的島國變成可以和大秦正規軍抗衡的地方。
島上的土著有許多人不服徐福的管制,還有一些徐福的死忠,堅決的要和秦軍決一死戰,保衛他們的神武大帝。
在大秦的時候,徐福是個方士。
那時候的他心中隻有财富和權力。
如今在這個島國,徐福該得到的都得到了,他卻突然發現,原來作為一個好的權力擁有者,要做的不是享受,而是意味着要負擔更大的責任。
如果說是剛剛從大秦出逃時候的徐福,他一定會選擇讓自己所有的軍隊連同島上支持自己的土著,和秦朝大軍決一死戰。
可是經過這近乎十年的時間,他親手把島國從一片蠻荒之中引領出來。
這個島嶼就和徐福的孩子差不多。
而如今,這個孩子面臨的是生與死的考驗。
若是戰,則島上的土著加上自己的軍隊,完全可以憑借對島上地形的了解和秦軍周旋一陣子。
可對大秦軍隊的戰力,徐福是了解的。
他們可以周旋,但最終卻逃脫不了滅亡的命運。
其實在大秦海軍嚴密封鎖海面的時候,徐福就已經派人偵查了一番。
得到的結論是大秦的海軍擁有了可以在海上橫行的資格。
尤其是他試探性的派出軍人化妝成漁民,試圖混出海域的時候。
大秦海軍的射雕弩那近乎毀滅性的打擊,直接就讓徐福感到了絕望。
秦軍善戰,在加上這樣先進的戰争利器,簡直就是無往不利。
戰争的結果就是這個剛剛脫離蠻荒的小島會被打回原形,徐福辛辛苦苦培養大的孩子就要夭折。
做了近乎煎熬的抉擇之後,徐福妥協了。
他力排衆議,決定打開神武城,投降。
免去戰争,隻有一個條件,那就是讓這裡能得到大秦文化的照耀,在大秦的光芒或者說保護下,正常成長。
白霸和任嚣沒有權力決定這種大事,他們立刻把這重大的變故報告給了趙佗。
老趙佗政治經驗豐富,他知道這種受降的事情耽擱不得。
一旦耽誤時間長了,将會産生不可預估的變化。
萬一死硬的土著人和一些别有用心的将令聯合起來嘩變,到時候本來兵不皿刃的好事就會變成壞事。
所以趙佗立刻決定,一面派出海鴨送信給鹹陽,一面派出自己的特使迅速回報鹹陽這裡的情況。
而他則做了一個大膽的決定,代二世皇帝赢胡亥暫時答應徐福的請求。
按照老趙佗的想法,管他娘的三七二十一,先把這夥子人收歸到自己管控範圍再說。
如果小皇帝真的答應了徐福的條件,那自己就算做對了。
如果秦二世皇帝不能答應徐福,趙佗也做好了準備。
到時候說不得要學學白霸的老祖宗白起,來他個殺人滅口。
至于怎麼坑殺這些人,到時候就交給白霸去做。
他祖宗白起能一夜之間坑殺趙國四十萬長平軍,那就算黃鼠狼下豆觸子,一代不如一代,白霸收拾徐福的殘餘也應該不成問題才是。
白霸和任嚣開始接收整編徐福的軍隊。
當他們走進神武城的時候,所有的大秦軍人被震撼了。
神武城就是一個字,窮!
如果說之前看到這個島的球地方表現出來的窮,秦軍還能理解這是徐福為了對抗秦軍實行的堅壁清野政策,那麼面對這最終投降的神武城,所有大秦軍人是從内心真正的認識到,并沒有什麼堅壁清野的計劃,這裡的窮,是真的。
大秦海軍蓄力千裡,為的就是前來這塊島嶼,燒殺搶掠。
可如今心目中的敵人竟然不戰而降。
讓人感到意外又高興。
畢竟人的性命隻有一條,越是戰場老兵越是怕死。
隻不過他們是不打仗的時候怕的要死,打起來的時候仿佛就怕不死一樣。
趙佗知道這些軍漢一閑下來就會惹是生非。
所以他請來了徐福,表示自己率領的秦軍可以幫助島上開荒。
一直以來,徐福最為鬧心的就是島上人口太少,開荒的土地根本不足以自給自足。
而他又不敢大力提倡增加人口。
因為一旦成年人增加。
那麼這塊土地根本就沒有辦法負擔所增加人口的糧食。
這是一個兩難的問題。
趙佗和眼前的徐福聊了很久很久。
直到日落,看着徐福略微佝偻的腰身,趙佗歎息了一聲。
對徐福這人,趙佗雖然是第一次見到,可卻不是第一次聽說。
在他印象之中原本的搖唇鼓舌之輩竟然變化的如此之大。
從這近乎一小天的聊天統籌之中,趙佗能感覺到,不管徐福原來是什麼樣,至少他現在變了。
趙佗沉思了許久,從自己的行軍背囊之中拿出了一張羊皮紙。
像他這樣的元帥,想要寫什麼東西,都會有随軍書記伺候。
可老趙佗是戰将出身,他雖然有随軍書記,可卻仍然自備可不一樣的羊皮紙。
如今他拿出這羊皮紙,為的就是給徐福親筆寫一個求情奏章。
雖然他已經為徐福等人準備好了屠刀,可還是有恻隐之心的。
此時距離海鴨離開小島,已經有大半個月。
這大半個月來,除了解除島上原本人馬的武裝,其他的都沒有變動。
所有人都在正常的生産。
雖然很多人都内心惴惴不安,但他們還是在等待大秦方面的最終消息。
有些人已經暗中準備,一旦大秦真的要徐福的命,他們就是拼了命也要把徐福送到他們早就安排好的路線。
在海邊,他們準備了海船。
大秦海軍和島上的土著還有徐福帶過來手下混在一起,表面上看起來相安無事,可互相都在提防。
在這樣微妙的環境之中,雙方一起工作了三個月。
三個月的時間,讓原本互相防備的兩方人馬之間漸漸的過了磨合期,不再互相提防。
甚至有的人互相熟悉,脾氣相投,竟然成為了朋友。
就在這個時刻,從海邊傳來消息,大秦二世皇帝的聖旨經過漂洋過海,終于要到了。
早已經相熟甚至成為好兄弟的兩軍士兵聽到聖旨來了,原本被壓下了的微妙感再次出現。
不過這一次,他們不再互相防備,而是相視大笑。
将要到來的聖旨如果導緻開戰,那就開戰。
但開戰之前,大家還是好兄弟。
抱定了這個心思,人們反倒安心。
當然,也有很多暗中準備的。
一切都在等待聖旨的到來。
(未完待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