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隻有走出來的美麗,沒有等出來的輝煌,中愈要給他們灌輸不一樣的種子,讓他們認識到這大自然除了他們修習的儒學,還有其他的東西,他要讓這群人做點不一樣的事情,所以迷湯還得灌,灌得他們暈暈乎乎,灌得他們看清事實,灌得他們認可自己。
大堂内講台下的人群,漸漸的騷動起來,大家交頭接耳,左顧右盼,似乎都在表達着自己的看法,想要得出最标準的答案,來展示自己的思維敏捷,在衆人面前表現表現。
來獲得樓上衆位博士的青睐,畢竟,誰不想一飛沖天。
過了一會兒,一個人站起來,大聲說道:“你這不是廢話嗎?
梨子熟了當然得掉到地上,你要是讓我摘了的話,它這會兒應該在我的肚子裡,哈哈哈。
”
說完,他自己都笑了,然後引起一大片笑聲,衆人被他的幽默惹笑,這也是很多人的答案,在他們眼裡,梨子一直都是掉在地上的啊,這麼簡單的答案,有什麼要問的。
當然真理有時候真的是掌握在少數人手裡,也有一部分人覺得事情并沒那麼簡單,畢竟中愈沒必要開這個玩笑,這裡的每一個人都不傻,開了玩笑收不回來也會是個問題,況且樓上還有那麼多人盯着呢。
中愈聽見了他的答案,心裡想到,這小子就是個吃貨吧,回答問題還不忘記了吃,不過這身闆也沒看出吃了不少東西啊,瘦瘦的,好東西都浪費了吧。
中愈臉上的笑容不減,揮揮手示意他坐下,“還有沒有其他同學有自己的答案,可以說出來,大家讨論讨論,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我也想聽聽你們的看法?
”
大家面面相觑,他們也認為梨子掉了很正常,若是不采摘,爛了自然掉,這麼多年他們的感知就是這樣的啊,不說梨子,隻要看得見的水果,爛了都得掉。
見下面沒有繼續回答的聲音,中愈說道,“剛剛這位同學,你說的的确是一種說法,聽起來也沒什麼毛病,但我想問問你,既然梨子爛了會掉,那他為什麼要往地上掉,不向空中飛呢?
”
衆人一聽,心中一驚,臉色也有了變化,怎感覺方公子在胡鬧呢,這不是笑話吧。
可是仔細一想,是啊它怎麼不往上飛,非要往下掉呢?
這怎麼回事,我聽錯了,還是我笨,衆人突然覺得好像被坑了,這玩意兒怎麼解釋。
衆人這才發現,本以為這是個生活中常見的現象,現在才明白,好像似乎沒有那麼簡單,卻又一時沒有誰能夠想出合理的解釋,為大家答疑。
衆人看着中愈,希望他能給出合理的解釋,畢竟沒有誰比出題人更知道答案。
中愈看看大家,笑着說道:“道理也很簡單,在咱們這片土地上,有一種力量,在吸引着大地上的事物。
各位仔細想想,行走的人,建造的房屋,散落在地上的石頭,是不是緊緊的在地面上,并沒有飛上天去。
”
立馬就有反應快的學子反駁,“不對,鳥也可以飛上天去,大家都知道。
”
“你說的對,鳥是可以飛上去,那它為什麼會飛上去?
”
“因為鳥兒有翅膀。
”
“是的,有翅膀,但是雞也有翅膀,為什麼它不在天上飛呢?
”
中愈停了一會兒,這個問題已經把大家問懵了,至少沒人回答。
“因為鳥煽動翅膀的時候,對空氣有了壓迫,産生了一個向上的力量,比地上産生的力量要大,所以它能夠短暫的飛上天空,請大家記住,它的确能夠飛上天,但是它不是永遠的停留在空中。
原因有二,其一,它累了,餓了,要吃要喝要休息;其二,土地上的這股力量吸引着它,它要是不下來,就會讓它更累,更餓,讓後丢掉自己的命,所以它不得不下來。
我把這種力量稱之為引力。
”
衆人聽着,這似乎能夠解釋的通,樓上的博士們眼中一亮,中愈的解釋對他們并沒有太大的吸引力,他們想到的是另一個方面,那就是先儒張載張夫子的氣力之學,中愈還修有氣力之學,這倒是沒想到,隻是似乎還是有些不像啊。
難道這是這小子自行領悟的,要真是如此,這就可怕了,真不知道他是怎麼想出來的,難道真有所謂的天授之才?
這是樓上衆人心中的疑問,他們對這個還是很敏感的,畢竟,思想國子學是他們研究的對象,對于自己領域中的理論就算不精通,也會涉獵,作為自己前行的輔料。
“覺得如何?
”老大人扭頭,問着另一位司業張大人,張大人的年紀也不小了,在這國子監也幹了不少年了,跟老大人搭檔也很久了,自然知曉老大人的意思。
“的确有些意思。
”張大人看了看,正在侃侃而談的中愈,“希直先生在漢中待過一段日子,中愈也在,他對橫渠先生的氣力之學有所涉獵并無奇怪,隻是,似乎有些不同,說不上什麼感覺,但似乎很實用。
不過至少今天終于知道了為什麼樹上的梨子會掉下來,想來他說的并不是假話。
”
老大人卻道:“那你是認可了,不過這小子肯定藏着掖着沒說完呢,且在聽聽吧。
”
其他的博士,助教也在交談:“雖說有些不知真假,但在此之前的确沒有人将梨掉落地面拿出來考究?
數千年來,都是視為生活中平常之事,從未根究其理。
如果方公子的這一番理論,能帶動得起世間治學開始講究起格物緻知,便是大功一件啊。
”
這倒是啊,光這一件事情,怕是又要在他的事迹上加一筆了,以後要是給他作傳,怕是要費上不少筆墨了。
看着下方的中愈口若懸河,講述自己的理論:“衆所周知,水呢,是往低處流的,也許也有往高處的,但是我還沒有見過。
我覺得這是由于咱們身處的這片大地對水流有吸引力而形成的一種規律,你們仔細想想記憶中的河流,是不是不管遇到什麼樣的巒山俊嶺的阻礙,水也總能找到相臨的低點而迂迴、包抄、溢漫、潛出、曲折地前行,從來沒有停止,直到注入大海。
唐代大詩人李白在《将進酒》裡寫道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奔流到海不複回,就足以說明前人已經明白了這個道理,并已經在詩作中體現了。
”
談起李白,大家并不陌生,詩仙的名号在哪裡都是吃的開的,雖然現在已經不是盛唐,詩詞歌賦沒有那麼的受歡迎,但是有好的作品還是會吸引人們的目光,就如同中愈之前的那幾首詩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