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是最強大的武器,他會改變很多人,很多事情,甚至是有限的命運就在時間的改變之中,漸漸的,變成了不一樣的樣子。
建文元年,到建文四年是一個大的階段,在這個階段中,大明帝國經曆了他前所未有的痛苦。
朝廷頻繁削藩最後引起了燕王朱棣的叛亂。
雖然在最後,朝廷費盡了千辛萬苦,才打敗了燕王朱棣,得了平叛戰争的勝利,可是在這四年之間,也引起了整個帝國的動蕩,百姓流離失所。
這本來不是他們之前想要看到的。
在他們之前的構想之中,朝廷會很容易的解決,各位藩王所存在的危險,然後帶領着大明的子民開始過上幸福愉快的生活。
這是當初那些制定規則的人想要獲得的最好的結果當然也是最基礎的結果。
可惜的是,事情并沒有像他們想象的那樣發展,而且帶來了不一樣的東西。
也就是在那場戰争之中,一個以前從來沒有出現過的人出現了,在那場戰争之中,爆發了不一樣的色彩,帶領着他手下的軍馬,沖擊了燕王朱棣的軍陣,最後甚至是脅迫了燕王朱棣,逼他在北平城内投降。
在那段時間,無數的朝廷官員被逼北上前線,在前線與将士們一起生活見鎮那些帝國内部發生的戰争。
自此以後,文臣雖然多有想法,但那種桀骜不馴的聲音,或者說陰謀詭計的聲音漸漸小了些。
看慣了戰争,見慣了生死,才會對這些事情保有一定的敬畏。
見慣了生死,就不會再害怕,同時也會更加敬畏,覺得生命才是最重要的。
緊接着就出現了一系列的改革,不僅是朝廷的,也是民間的,他們所做的事情,如今正在改變着大明帝國的各行各業。
建文皇帝朱允炆親自領導的改革司正在對帝國的各方各面進行改造。
當然更多的是探索和提建議的過程,因為具體的改造有各個部門自己決定。
再後來,黃明軍事學院開通,像全國各地征招學生,最後選拔出來的人才成為了建文皇帝朱允炆的門生子弟。
如今這些人在各自的行業裡,各自的領域裡,都開始發揮着自己的作用,雖然還很小,但并不意味着他們做不到。
再後來,國子監開始主持了,大明國音的兄弟,甚至是學制的改革,在全國各地的福建之中,開始源源不斷的教學。
對于之前所真正的那些東西,如今雖然沒有确切的定下來,但是百姓們心裡都很清楚,讀書确确實實能改變很多事情,所以對于蒙學酒越發的看重了。
有人能夠做自己的事情,自然也有人能夠做官方的事情,朝廷所宣揚的,和百姓們自願做的是兩回事,但他們最終就能回成一個目的,那就是讓自己家的孩子能夠讀書成才。
酒樓裡的故事,把這些事情說的都很清楚,雖然表面看起來,大家熱熱鬧鬧,親着樂呵樂呵,但是背後所蘊藏的危機,以各種危險,卻不是他們所知道的。
再後來是朝廷軍制的改革,部門的改革。
在北方前線開始正确的實施将官制,也就是說,那些勳貴們如今都多了一層身份,那就是軍隊裡的高級将官。
對于其他人來講,他們可能不太清楚軍隊實施這樣的制度到底會帶來什麼樣的改變,而對于那些在軍隊裡的人來說,他們卻深刻的知曉,那些東西是可以用自己用命來換來的。
也就是說,這樣的制度改革之後,雖然還會有一定的走後門的比例,但是之前那種依靠祖宗留下的功績而獲取軍中高位的人會愈發的少了。
所有能夠用敵人的頭顱來換取軍功的人,最後都能夠走得更遠。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位置,打仗的人負責打仗,搞後勤的人負責搞後勤,賺錢的人負責賺錢,似乎一切都分得特别的清楚,一切又似乎都那麼的理所當然。
在這之後,朝廷也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進行改革,五年計劃就那樣被踢了出來,不僅僅有國家層面的,還有各個部門層面的,對于他們來講,活着并不困難。
做事情也并不困難,因為他們都知道如果一直能夠做下去,最後獲得的益處依然是屬于他們自己的。
朝廷裡的年輕人越來越多,他們占據了各個部門的基層崗位,但并不代表他們在朝廷的話語權就沒有。
除了他們本身所占據的位置以外,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原因,那就是以方中愈為首的官二代,富二代,還有哪些強權人物都紛紛的在支持年輕人做着各種各樣的事情。
家族越來越龐大,最後帶來可能是各種各樣的問題,所以不得不化整為零,或者是藏着自己手中的力量,但最後朝廷直接給他們來了一招狠的,那就是讓他們直接分家。
在這個政策出來之後,有人是不願意的,但更多的人是願意,因為在于他們來說尾大不掉是一個大的麻煩。
如今朝廷有這樣的政策,就是幫他們解決這個麻煩,既然如此,那自然要好好的做了。
在這之後,朝廷一直在執行的另外一個政策,那就是鼓勵生育,也就是說希望大明的百姓和那些官宦家族,抓緊時間生孩子,因為人數缺口實在是太大,朝廷想在吉利的發展,就必須擁有充足的人口,而那些人口又不能完全束縛在土地之上,對于大人來說更加有能力的種田是更容易的。
所以那種英雄母親就出現了,可以生育很多孩子,可以為了國家養育更多的孩子,朝廷自然會對這些人加以獎賞和更大的宣傳。
也有人反對這樣如果大家都一起生的話,最後大明帝國的壓力就會越大,甚至可能養不起那些孩子。
曾經有人這樣問過方中愈,可是方中愈卻隻是笑了笑,說道。
“大明的土地隻會越來越大,大明的軍隊隻會越來越強,還怕養不活這些人嗎?
”
懂的人自然就懂,不懂人強行解釋也沒有辦法,但更多的人理解了方中愈的話,如今大明正在不斷的向外擴張,難道現在對外做貿易真的隻是簡簡單單的貿易嗎?
錦衣衛有那麼多人,你看這大明國土他們去了哪裡?
又去做了什麼事情?
這些人之前不知道,但是現在多少還是猜到了一些。
在後來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發現了大明南洲。
海軍都督府的組建為他們提供了強有力的護衛力量在海上行駛,除了天災以外,最要緊的就是防止人禍。
生活在大海裡的那些海盜們,清楚的知道大明朝廷如今是一個什麼樣的情況,但這絲毫不會洇滅他們的野心,畢竟貪婪的本性,讓他們對于那些過往的漁船們都打折自己的想法。
所以對于侵擾百姓,他們經常在做,但是整個朝廷卻沒有放過這樣的機會,大明海軍成軍之後就一直在源源不斷的掃蕩,依靠他們強大的力量,對于大明海江附近的海盜門進行清除。
這也拖不了試煉軍的意思,畢竟海軍豆腐剛開始撐起來的時候,還是一個大的攤子,那個攤子到底還剩多少的戰鬥力誰也不清楚。
大明帝國如今的軍隊都非常的清楚,他們是一把刀子喔,在朝觐的刀子,當然,對方是敵人,就是在,時時刻刻都防備着,防備着敵人。
既然是刀,那就要有道德覺悟,所以他們一直都在改變着自己,軍營裡的訓導官,軍營裡的參謀室,無一不在向人們宣告他們是不一樣的大明軍隊。
百姓們希望看到的就是這樣的,他們能夠服勞役,他們能夠出錢,但他們更希望有人替他們守護這大明邊疆,守護着他們。
朝堂不會把這些事情過多的宣揚,他們畢竟要保持軍隊的神秘性,甚至是要保持軍隊在百姓之中的好名聲。
總兵搶糧的事情在很多情況下都可以發生,甚至是那個人還可能是一個名将,甚至是他的名聲都很好。
但并不代表這樣的事情就不會發生。
闖王李自成他的軍隊曾經也是對百姓秋毫無壞的。
事情也非常的簡單,那就是他們有着充足的軍糧,甚至是有軍饷發給那些,因為窮才參加他手下的那些人,但是後來當他們缺兵缺饷缺糧的時候,縱兵搶糧就成為了一種常态。
幸好這樣的情況在如今的大明軍隊中還是不會發生的,畢竟有着訓導官,有個參謀,是訓導官對士兵的思想狀态非常的了解的,他們,不僅要準确的傳達,并不大,都督府傳達給他們的命令,甚至是那些紀律,還得為他們的士兵謀福利。
融入一個團體,最重要的方式就是給别人帶來利益,甚至是可以讓他們追尋的東西,訓導官在最開始的時候是受到排斥的,因為他們總給人一種朝廷鷹犬的感覺,甚至是拿給别人一種做間諜的感覺,但是如今他們心裡都清楚這一群人不僅在幫助朝廷做事情,也在保護着他們。
士兵們不會再受住江門的盤剝,也不會因為幹親這樣的關系來幫助他們。
朝廷依然牢牢的統治着軍隊的權力,因為對于朝廷來說,現目前把軍隊改革,不僅僅是為了保衛家國,更重要的是保衛皇權的存在。
朝廷必須保持穩定,所以他們要做的事情就是把軍隊強有力的抓在自己手裡,畢竟是國有利器。
成立各種學會,督促各個部門成立他們自己的學院,将更多的年輕人送進學堂之中,讓他們在各個方面成為各自的人才,這也是方中愈所影響的這些事情,建文皇帝朱允炆非常的清楚這一切帶來的後果,所以當她已經完全确定這樣帶來的好處之後,就立馬選擇了毫無餘力的支持方中愈。
皇室也在不斷的改革中,政府如今更像是一個龐大的機構,不僅在處理好皇室之間的關系,更加在幫助建文皇帝朱允炆打理皇室的産業。
都與當初所做的事情,基本上都給建文皇帝朱允炆留了分子,而且是公開的分子簽了合同的,當然那些契約在朝廷衙門裡,到底認不認現在他也不清楚,不過隻要打着皇族的名号,也沒有誰敢對這些提出什麼異議。
宮裡的吃穿用度不僅僅來源于納塔,現如今更多的是來源于這些行業所留給建文皇帝朱允炆的分紅。
在第一次知道會有這麼多的分紅之後,建文皇帝朱允炆就再也沒有關注過這個事情了,他知道方中愈不會虧待他的,至少不會明裡暗裡的做一些可能會影響到他們關系的事情。
皇後娘娘親自掌管的這些事情,但她也不清楚到底手下的事業發展到了什麼程度了。
但他心裡清楚,自家丈夫把這些東西教給他,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他沒有時間打理,而皇後娘娘如果能夠抽出時間來了解皇族的産業,也就是說在後續的發展中,這一切都是非常有益的,皇家跟普通人一樣,他們都有着各自的瓜葛,有的事情需要處理,如今皇後娘娘手裡掌握着更多的資源,自然是希望能夠幫助更多的人。
以前京師裡還可以辦一些周鵬來施粥,讓那些流離失所的百姓吃屎,如今更多的百姓返回之前,自己所住的地方,當然也有一部分留在那京師附近道理非常清楚,在這裡才能獲得最好的資源,最新的消息,他們在這裡安家樂業,朝廷會給他們置辦土地,他們也可以落下戶籍,太祖高皇帝當年所定下的政策,在這個時候顯現的特别的清楚,因為有着各級政府的幫忙,房東一手做的事情就變得那麼的順理成章了,不過這并不代表其他人都理解他的意思,畢竟這牽扯到了太多太多的人,而這些人可能都成為方中愈的朋友,甚至是屬相,但終究還是難以走到一起,畢竟差距還是有的,畢竟他的想法其他人都不知道,也沒有辦法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