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遠地看見,一身龍袍的建文帝站在前方,看着跪在面前的蘇公公,其他的小太監和小宮女們,也都跪倒了一大片,在這宮裡待得久了,也知道什麼時候該跪着,看看皇爺的臉色,蘇公公還在為自己剛剛的行為解釋,朱允炆聽後說道:“你說的是真的?
”
“老奴,句句屬實,絕無虛言,确實是自己琢磨的,請皇爺恕罪。
”蘇公公的頭和小雞啄米似的,一直請朱允炆恕罪,“起來吧,以後這樣的事情跟朕說就行了,就不要往外說了,皇爺爺留下的規矩,有些東西,朕還不想丢。
”
“是,老奴謝過皇爺。
”蘇公公見應對過去了,松了一口氣,吓得一身冷汗,太祖高皇帝嚴令,内侍妄議朝政者,皆斬,剛剛自己怎麼就忘了這一茬呢?
《祖訓錄·箴戒》即雲:凡内使監官有忠正者,察而用之,但任以末等之職,不可委以文武之權;奸狡者,斬之。
但是事實上,太祖朱元璋對于宦官又用又防,朱元璋深知自古以來宦官、女寵等為禍之由,“女寵之禍常始于幹政,外戚之權常始于怙恩,宦官之盛常始于柄兵,權臣之專竊常始于蒙蔽,至于藩鎮跋扈則由于姑息,夷狄侵暴則由于國勢不振”。
然而他自信“制之有其道”,即:宦官“不假以兵柄,則無宦寺之禍”。
其實,太監是不讓識字的,但是後來發現多有不便,所以有些太監是可以識字的,還有專門的人教學。
朱允炆今天受挫,但他并沒有太過傷心,最開始他對于中愈的判斷不太相信,現在他相信了,不過這些人雖然目光有些短淺,思維有些固化,也是正常的,隻要是忠心的,這些人都還能用,他在思考,到底要怎麼樣,才能有所變化呢。
今天宮裡發生的一切,中愈都收到了消息,就好像他本人就在那裡一樣,他知曉在場的每一位大人的話語,甚至他們的表情,動作,也知道的一清二楚,對于這些,他倒是沒什麼感覺,本就該這樣,沒什麼大不了的。
建文四年二月二十一日,燕軍前哨流竄到了軍事重鎮徐州,主力部隊也在後續行進之中,朱棣手下的大将都很着急,都想借着之前的大勝而出擊,不想給徐州守軍留機會。
徐州守軍也知曉現在情況比較艱難,燕軍狡詐,而且騎兵人多勢衆,機動力量遠遠超過他們的騎兵,因此,最後決定,固守城池,不予理睬,無論燕軍如何叫陣,就是不出城。
這可把燕軍給弄着急了,軍事重鎮徐州,牆高軍利,若是進攻,打下它,要死多少人,後勤要備下多少攻城利器,談何容易,所以攻城實為下策。
那就放棄攻打,繞道而行,可是本就是戰争,穿插就是為了節約時間,哪裡能夠這樣,在繞道其他地方,況且徐州守軍,又怎麼可能放棄自己繞道的機會,若是出來追趕,甚至是出兵埋伏,都有可能讓前哨軍隊全軍覆沒,這是中策,不到萬不得已,也不可取。
正當燕軍将士感到十分為難的時候,朱棣和姚廣孝想到了一計,随即便向手下衆軍作了安排,囑咐他們按計策行事。
“王爺,此計隻可用一次,根據之前的那份戰備兵力圖,徐州屯兵衆多,各地衛所嚴謹對戰,隻可智取,不能力敵,況且,王爺不要忘了咱們的任務,是要快速南下,隻要讓他們害怕,甚至是有僥幸的心理,那就是王爺勝了。
”一身袈裟的大和尚姚廣孝像朱棣說道。
“軍師言之有理,孤已經傳下軍令,讓他們謹慎對待,不要讓徐州守軍看出破綻,相信他們都能做好的,咱們燕軍男兒,自然不差,應該可以完美的完成這個任務。
”
“那就好,那老衲就在這裡恭喜王爺了。
”
“承軍師吉言。
”兩人就在那裡互相恭喜客套了一番,總之,他們為解決現狀想出了辦法。
燕軍在城外的九裡山設下伏兵,又在不遠處的演武廳隐匿了數百名騎兵,在做好一切的充分準備後,燕王朱棣下令,全軍戒備,派出輕騎到徐州城下誘敵。
城上的南軍士兵,看着快馬奔馳而來的燕軍騎兵,謹慎戒備,可是出乎他們的意料,這一對輕騎在徐州城下,卸下馬鞍,裝作十分悠閑的樣子,打量着徐州城,這座千古軍事重鎮。
守城的南軍将士,看見他們如此,并不理睬他們,燕軍将士見之前的手段并沒有作用,于是便開始變換花樣謾罵挑釁,逼守城将士出城迎戰。
守城将士在守城官的都令下,忍受着對方的辱罵,并不為之所動。
起初的時候,大家還能接受,但是接下來幾天,燕軍騎兵越罵越難聽,那髒話簡直是不堪入耳,甚至辱人父母,羞辱着南軍士兵。
但是南軍士兵還是保持了克制,沒有出城迎戰,最後,在得到長官的首肯後,燕軍士兵開始驅趕城外的居民,甚至是放火燒掉了他們的房子,讓他們都在外面,看着自己守護的百姓,遭受如此的折磨,南軍士兵們暴怒了。
“大人,讓我們出去接戰吧,這群人怎麼可以這樣,就算咱們不接戰,他們也不應該肆意妄為,欺負老百姓啊。
”
“是啊,大人,咱們來這裡不就是為了不讓他們胡作非為嗎,讓我們出去吧。
”衆多士兵義憤填膺,苦苦的懇求着守城軍官,随後,守城官也同意了他們出城,去會會這正在城外叫嚣的燕軍騎兵。
衆将士出了城,燕軍将士扭頭就跑,雖說速度不快,但就是比南軍将士跑的快,還故意哈哈大笑,嘴裡喊着些懦夫,蠢貨的話,出城的官軍将士怒火中燒,拼命追趕着前方逃跑的燕軍士兵,過了河以後,還沒有追上,漸漸的,他們被引入了燕軍事先設下的埋伏圈,隻聽得一聲炮響,燕軍伏兵四起,迅速沖殺,官軍緊急後撤,沒想到,後撤的大河上的木橋年久失修,大多數的官軍不是被擠到河裡淹死,就是被自己人踩死,跑的快的當然也就跑回了徐州城,南軍大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