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處處都是意外,如果不是因為提前做好了準備,恐怕這個意外将會更大,但也恰恰是因為做好了準備,這種意外才會出現的更加的毫無征兆,對于很多人來講,他們都不清楚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可這樣的事情還是一而再再而三的發生呢。
圍攏的一群人依然在讨論着,剛剛他們在大廳裡所講的話,兵部尚書齊泰依然在,耐心的為他們講解,畢竟想要讓其他的人答應他想做的事,還要花費一番的力量,話已經說出口了,自然要費更多的口舌,讓他們幫忙。
大家都是聰明人,自然能從裡面看出了問題,可這個時候要是不答應的話出了問題,雖說會長名義上負責的兵部尚書齊泰,其他人,其他人難道就不會受到懲罰了嗎?
他們是答應過這件事情的,要是不受力,不發你的話最後出現的情況可就難說了。
剛才旁聽的皇明軍事學院的學生們,彼此都看了一眼,但也不讨論他們接到的命令,就是來多聽,多看少說,如今諸位大臣們讨論的話也沒有避着他們,作為一個軍事化管理的學院,他們心裡非常清楚自己所存在的意義是什麼,所以并不會在這上面發表一些私人的意見,就算是有也不會在現在這種情況說,對于他們來講沒有太大的意義,建文皇帝朱允炆之前教他們的時候都沒有讓他們有這樣的想法,跟别人說,如今還有其他的大乘存在。
“罷了罷了,你既然已經決定了,那咱們就抓緊時間做吧,三年的時間說長不長,說短不短,但要真是做起事來,三年的時間可就很快就過去了,到那個時候能不能做成功,誰都不能保證,可要是不做的話,咱們都得陷下去,既然已經說到這個地步了,還是抓緊時間做做吧,大家都散了吧,回去都想想怎麼支持把這件事情落實下來總好比現在好。
”
刑部尚書暴昭說道。
這些都是有能力的人,如今在朝廷裡,很多事情都由他們做主,建文皇帝朱允炆也放心把事情交給他們,所以他們考慮的事情也更加的全面,大家碰頭之後所讨論的事情一般都能決定個七七八八,很少一部分才會去麻煩建文皇帝朱允炆,畢竟分工明确,才是現在朝廷所代表的最正确的事情,就算是百姓和那些民間的商業團體,也心裡非常清楚,分工明确,團結合作才是他們的壯大和成長的重要舉措,而不是像如今這樣,動不動就會受到欺負,動不動總是會開不下去。
雖然說朝中有人好乘涼,可并不代表他們就能肆無忌憚的做事情,再加上之前朝廷處置了不少貪官污吏,甚至是被流放到邊遠地區,參加戍守邊境,這本來就是一種近乎殘酷的懲罰,但他們用舍不得自己手中所獲取的那些,不得不與朝廷對抗,當朝廷的錦衣衛出現之後,他們最後落得的下場就是那樣的慘。
除了真正犯過大錯誤的人進入皇帝,朱允文是不會對那些人做一些什麼不必要的小動作的,甚至說沒有讓他們出現一些大的問題,殺人這樣的事情已經很少出現了,當然最兇極惡的人還是要做。
朝廷不會冤枉一個好人,更不會放過一個壞人,如果出現了什麼特殊情況,該賠償的還是會賠償,這是如今朝廷做事的準則,雖然有些地方還難以接受,可隻要有人願意改,就意味着是一個進步,畢竟衆多的思想還是需要下一代才能夠做決定,這一帶老百姓的想法是拗不過彎兒來了,至少不會那麼強烈的要求去改變。
建文皇帝朱允炆也正是清楚了這一點,所以才會大力的支持各項學院的舉辦,還有蒙學的開辦,畢竟小孩子們才是能夠值得從小培養的,從小培養的人,與你接觸的時間越長,對你的親近感也就越多。
那個皇帝朱元不可能不懂這樣的道理,正是因為他懂這樣的道理,所以現在所做的事情就愈發的讓大家明白了,朝廷希望得到的是更加強大的建文皇帝朱允炆和所屬的朝廷,而不是像現在這樣,完全都做不了事情。
沒有人會去反對,至少在目前這種情況下,他們不會去反對建文皇帝朱允炆要做的事情,就是在最短的時間内改變周圍的狀況,改變自身的狀況。
對衛所制度進行改革的消息,如今還保密得非常嚴格,畢竟大家都下了封口令保密,這件事情如今也在廣泛的推廣着,隻有各種事項參與保密,才不會有更多的人獻皿出去,影響到整個社會的安定。
兵部尚書,其他的一番話也影響到了其他的諸位大臣,那些大臣們如今或多或少的都在支持方中愈所做的事情,不管從各個方面之前朝廷派人查事情,或者是後期所出現的各種情況,都讓建文皇帝朱允炆和方中愈兩人的微信有更加強大的提高,而且很多人認為隻有他們才能改變整個帝國,現有的狀況,也隻有他們才能帶給不一樣的大明百姓不一樣的體驗。
正因為人考慮的越多,參與的越多,想法也就會越多,他們可能都忘記了自己最開始想要做那件事的目的但他們還是義無反顧的沖上來做,甚至是還比之前所要承擔的事情做得好,這才是整個事情發展的經過,實力是非常重要的。
沒有誰會放棄這些東西,也不會因為這件東西去做一些其他的事情。
支持一件事和不支持一件事,态度不會那麼鮮明的,至少他們可能還要考慮很多的事情,而這些事情有可能幫助他們作出決定。
一環扣一環,現在他們還沒有達到那個地步,但至少要把自己手中的事情做好,也就是說,在整個事情的過程中,如果自己的事情不能影響到其他人,那麼就說明這件事情做得非常好了。
一件事情隻要有了基礎,那麼後續的事情就會變得非常簡單,至少在很多人看來,如果朝廷鐵了心的要做了一件事,那麼這件事情就一定會做成功,至少不會像之前那樣麻煩。
不存在的原因是因為朝廷如今幹成的大事越來越多,而且能夠明顯的給百姓帶來更好的生活,百姓們想支持的就是這些。
家長裡短不是現在他們所關注的,他們關注的是更多人能不能獲得更好的物質,也就是說他們的生活能不能變得更好。
朝中大臣有很多話是不能對外說的,畢竟大局觀還是要存在的他們所研究的大局觀就是整個帝國的發展,而帝國之中他們自己所占據的那個位置是他們不太重要的,至少在他們看來,國家大義是超出他們自己心中的那件事。
正是因為如此,事情才會變得簡單起來,因為大家會有各自的目标。
内部的人再怎麼相争都是内部的事,至少他們能做的就是打倒對方,而不是把對方殺死,無非是政見不同,但是如今有一個強勢的皇帝,還有一個強勢的錦衣衛統領。
就算是再強勢的他們也不得不收攏自己的啊,羽翼和野心,把整個精力放在建設國家上了。
也就是說,從大的層面上來講,整個的官僚體系,如今更多的看重的是如何通過自己的力量讓帝國發展的更快。
他們堅信自己手中掌握的力量是改變這個國家有用的東西所以積極操作是他們現在做的最重要的事情。
開會成了如今他們最願意做的事情,因為在那上面,他們可以得到更多人的想法,而正是因為這種積極開明的想法,讓他們能夠把自己想要做的事情很快的貫徹下去,很多人都會通過這些來提高自己,鍛煉自己。
年輕人占據的位置越來越多,證明整個朝廷變得越來越年輕,也就是說新方案新想法的通過率會越來越高。
如果換做其他人,他們可能還要争一點,可是這些人都是建文皇帝朱允炆提拔起來的。
也就是說,他們效忠的是皇帝,既然和自己效忠的目标是一樣的,那麼如果做得太多,恐怕給自己将會帶來無盡的麻煩。
朝廷不會允許這麼多事情存在,也就是說,不會因為他的所做的事情來告訴我這些到底會出現什麼樣的情況?
五年的時間足夠讓一個國家發生巨大的變化,如今最大的變化就是規矩,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重視規矩。
如今最大的規矩就是大明律法。
大明律法作為最新修訂的法律已經不斷的完善,現在是各個部門還在一句部門各自的業務進行修正。
畢竟牽扯的人太多了他們不得不慎重的考慮這件事情
畢竟他們才是既得利益者,所以最近的法律自然也是更多的傾向于他們的,不可能完完全全的,講到公平這本來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更何況,如今名字還沒有開放的那個地方他們也不會因為彼此所做的事情,而去幫助他們。
人都是自私的,隻不過在自私的程度上是不一樣的,有的人公心大于自行,而有的人私心是大于公道之心的。
事情總是要做的,不管對誰來講,現在他們所經曆的都隻是一種過程,而這個過程在演變之中就變為了各自所要做的事情。
有些事情本就說不清楚,所以才會出現各種各樣的情況,而如今這種情況正在慢慢的減少之中,當然還不能完全消亡。
時代的發展是有一個進程的,就算方中愈如今能夠把這個進程不斷的往前推動,可有些實質性的限制就是存在的。
不管他怎麼做,有些東西是繞不過去的,比如科學技術的發展,比如思想的改變,就算他有意在裡面挑撥一下,甚至可以說用自己的能力把它擴大一下,但終究不是辦法。
畢竟很多事情是不會因為他一個人的舉措而出現大的改變的。
所以他選擇了放慢腳步,既在推動這個事情的發展,又會在某些情況下停下腳步等待一下。
這樣解釋起來其實也非常的好,因為現如今的朝廷技術是跟不上他們所需要的,隻能不斷的鑽研,不斷的投入金錢和人力物力。
雖然水泥的大量使用,讓如今的朝廷對地方府縣的控制力越來越大,但是對于鐵的使用如今還算是比較困難的,畢竟高爐煉鋼,如今朝廷還做不到小範圍的試點,也沒有辦法成功,隻不過說還在摸索狀态。
對于整個帝國的發展,如今百姓們是看在眼裡的,他們并不相信之前有些人認為百姓就應該窮,百姓就應該苦,百姓就應該苦哈哈的過日子,然後順從國家的心意征召他們參加徭役和賦役。
但是事實上,如今百姓們不需要着急用證的行政命令去掙紮,反而隻要号召他們參與建設,給予工錢管保,他們就願意來做這樣的事情。
這樣的情況在很多人的眼裡是難以解釋的,他們用自己所學的知識所創造的理論來解釋這些,始終沒有辦法說服自己,總覺得哪裡差了些什麼。
不對勁歸不對勁,可事情已經發展到這一步了,沒有人會想其他的因素,但百姓們能夠積極主動的做事情,總比什麼都不幹,等着朝廷來救濟要好得多。
之前朝廷還是有一些福利的,特别是太祖高皇帝時期,對于那些鳏寡孤獨是十分的關注的。
如今朝廷更是努力的在做着這些事情。
按照他們之前的構想,小孩子能夠進學堂讀書,老人家能夠受到子女和朝廷的供養,多生的孩子能夠接受朝廷的獎勵,這都是一大筆投入,但如今看到甜頭的朝廷官員們是非常希望這些事情能夠在他們的任上實行下去的。
道理非常的簡單啊,這些都是功績呀,政績對于一個底層官員來說是非常的重要的,因為他們可以依靠這個政績往上更高一步。
也正是因為這樣,他們可以獲取不少的東西,整個朝廷在這件事情上變得非常的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