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李世民對李承乾甚是失望,但他仍舊放不下他親手打下的江山,他并不指望李承乾能把大唐打理得更加富強,能做個守成之君就可以了。
不過李承乾雖然聰慧,但沒主見,氣量狹隘,如果沒有良臣輔助,怕是連守成都難。
無奈的是,李世民如今已經管不了李承乾了,一番思量之後,便命閻立本在大明宮内的一個小閣樓裡繪制了二十五功臣畫像,對,是二十五個,多了一個王浩然。
之所以沒把侯君集去除,實是因為侯君集确有實才,況且如今侯君集是李承乾的首功大臣,若不稍做妥協,君侯集在李承乾面前叽歪幾句,不說别的,怕是這用心良苦的功臣閣樓都做不成。
做這閣樓,李世民可不是單單為了緬懷那些跟随他的功臣,他還想以此告誡李承乾,這些人都是大唐功臣,雖然大半都不在人世了,但還活着的依然能擔當大任,切不可做自廢臂膀之事。
李承乾登基之日,王浩然自然也要去瞻仰新皇的,意料之中卻又讓人有些意外的是,李承乾一登基就賜王浩然為開國郡公,想必是李承乾覺得如此盛大的日子嘉獎王浩然更能拉攏民心吧。
等李承乾登基之後,王浩然便和李泰徹夜離開長安回杭州,李承乾即已正式繼位,很多事都将發生大變,未必就不會為難李泰。
王浩然不能否認的是,就算他再怎麼不願意插手朝廷中事,可他已經深陷其中了。
臨行前他就囑咐劉翔宇要密切關注朝廷動态,特别是野心勃勃的侯君集和即将被打壓卻同樣有着不小野心的張亮。
跟李世民一樣,王浩然對李承乾的期望不高,能守成就好,反正大唐實力雄厚,養幾個庸君也沒問題,沒必要去指望代代大唐皇帝都能英明神武,制度擺在那裡,那這就難以避免的。
再說,王浩然有感情的隻是李世民、李泰、程咬金等人,并不是大唐這麼一個名頭,将來大唐若是改朝換代,王浩然或許還會拍手叫好呢。
然而期望不高、甚至可以說不抱期望的王浩然怕是也都要失望了,李世民用心良苦的功臣閣樓也沒起到什麼卵用,一直被管制着的李承乾一當上皇帝,任性起來還真讓人無語。
那些他看不順眼的,打壓的打壓,撤職的撤職,且不說其他請辭的大臣,就連感念李世民知遇之恩的房玄齡的請辭,李承乾全都爽快的禦批了。
這還不算完,王浩然回到杭州沒幾天就接到消息說魏征因進言過激,直接被李承乾貶為庶民并關入大牢。
如此一來,單單功臣閣樓二十五功臣中還存活的就去了大半,這些可都是大唐的中流砥柱啊!
王浩然都開始懷疑這強盛的大唐真夠李承乾這個敗家子折騰嗎?
魏征雖然和王浩然常常互相拆台,不過這算不上什麼恩怨,更何況魏征為大唐也算是鞠躬盡瘁了,所以王浩然還是上書為魏征求情,希望李承乾能看在魏征之前的功績份上網開一面,不求魏征能官複原職,隻希望魏征能歸家養老而已。
若是魏征官複原職,以魏征的個性,那王浩然以後求情的機會就多了去了。
别人的話不管用,然而王浩然的話卻相當有用,李承乾一收到王浩然的求情奏折就把魏征給放了,還說“既然是浩然求情,那就放魏征回家養老吧”,直接賣了一個人情給王浩然。
然而魏征年邁多病,出獄後沒多久就病故了。
李世民把責任都怪罪在李承乾頭上,然而又能怎樣呢?
現在李承乾才是皇帝,他也就隻能抱起李淵送的琵琶自彈自唱自傷感了。
有去就有來,有降就有升,李承乾大批重用親信的同時,恩科百人也都受到了重用,其中還有一個被授冊為中書令,正三品。
王浩然對這恩科百人算是放心了很多,自從恩科百人之一陳老的遭遇之後,這些人總算學乖了很多,特别是經過了這次大洗牌,對王浩然的方圓之說可謂感悟良多,引以為戒。
李承乾折騰的地方可不少,比如對外政策,平息多年後的大唐又動用起了武力,有外邦的地方李承乾都想納入大唐。
這可以說是必然的事,李承好大喜功是一方面,他若想超越李世民,那開疆辟土肯定是少不了的。
而且朝中還有不少他看不順眼的大臣,可是人家手握兵權,不能貿然撤了人家的職位,派他們去開疆辟土就再好不過了,成了就是李承乾的功績,敗了便可以名正言順的撤掉這些人的職位。
還有一個好處就是轉移民衆視線,李承乾可不願意一直讓老百姓們在背後指指點點。
這情況就類似于後世的日本侵華,他們除了掠奪财物外,還有一個目的也是轉移民衆視線,那時的日本内部矛盾重重,百姓亦是溫飽不濟,與其讓老百姓們抱怨上層人物,還不如讓他們多聊聊國外戰事。
如今大唐衣食不愁,李承乾便出台了許多惠商政策,然而這些“惠商”政策卻并沒能讓那些商人們高興起來,比如朝廷的技術扶持,代價卻是昂貴的,算除朝廷的分紅,當真不如在長安城開個小賣部。
李承乾折騰的事很多,然而沒兩個月就膩歪了,還不如多找幾個秀氣的年輕小夥子來怼怼**來得快活呢。
于是大權慢慢的轉移到了長孫無忌的手上。
侯君集這可就坐不住了,李承乾能繼位,最大的功勞當數他才是,長孫無忌算什麼?
可曾出過半點力?
難道就因為長孫無忌是李承乾的舅舅就能兩朝當老好人?
就能兩朝掌握重權?
憤然的侯君集可不光心裡發牢騷,還常在李承乾面前诋毀長孫無忌,說長孫無忌跟太上皇(李世民)有如親兄弟一般,他若掌握了大權,随時都有可能把太上皇重新扶上皇位。
李承乾可沒那麼昏庸,他自然能猜到侯君集的小算盤,比起長孫無忌,怕是這個協同謀逆的侯君集更加難以信任吧?
所以李承乾每次安撫完侯君集之後便沒把這當一回事。
侯君集冒着滅族的危險卻成全了長孫無忌,怎麼可能咽得下這口氣?
李承乾幾次都沒點反應之後,他對李承乾算是徹底失望了,對權力的渴望讓他又動起了篡位奪權的念頭,太子李象才幾歲,貌似是個不錯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