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安郡治所,狄道。
自從去年十月敗走成都之後,徐晃在法正的向導之下,率領傅友德、張憲二将提兵五萬,翻過廣漢郡的連綿群山,偷襲綿竹關,一舉斷了劉趙聯軍的退路。
無奈之下,趙匡胤隻好與劉裕放棄雒縣,向西順着陰平的崇山峻嶺向漢中方向撤退。
誰知謀事在人成事在天,過了汶山郡之後,道路愈來愈崎岖,到最後甚至連山路都沒有,需要一邊修路一邊行軍。
劉趙聯軍的進軍速度從日行五十裡下降到日行不足三十裡。
按照這樣的行軍速度,劉趙聯軍要想走出益州西部的崇山峻嶺,至少需要三個月左右的時間,而按照正常行軍速度計算,那時候漢軍早就兵臨漢中城外了。
漢中能否守住,與趙匡胤關系不大,但漢中卻是劉裕的命根子。
情急之下,劉裕兵行險招,與趙匡胤分道揚镳,率領五萬人馬殺了個回馬槍,掉頭殺奔雒縣城下。
劉裕滿心以為可以圍魏救趙,甚至能用漢中換回成都,誰知到來頭卻是黃粱一夢,葬送了五萬人馬以及周亞夫、常茂的性命不說,就連自己也身陷囹圄,最後甚至慘遭劉辯“黑手”。
劉裕調頭向南之後,趙匡胤、常遇春繼續率領五萬人馬向北進軍,天氣愈發寒冷。
再加上天降大雪,道路濕滑,趙匡胤隻好走走停停,停停走走,一面派遣斥候密切聯絡劉裕。
大雪過後,趙匡胤繼續向北進軍,等到了江油之後方才得到劉裕全軍覆沒的噩耗,這才猛然意識到漢軍很可能會尾随追來。
趙匡胤這才如夢初醒一般派人破壞道路,阻擋漢軍的追襲。
隻可惜天不遂人願,趙匡胤的隊伍雖然把道路破壞了,但連續三天的大雪過後,積雪深及膝蓋,大軍根本無法行進。
趙匡胤隻好傳令下去,大軍在江油暫時駐紮,待積雪消融之後再繼續向北進軍。
人倒黴了喝涼水都會塞牙縫,就在江油大雪飄飄之際,南面四百裡的汶山一帶卻隻是下了一場小雪,絲毫不影響孫武的追趕速度。
再加上趙匡胤的隊伍在前面開路,逢山開路遇水填橋,白白為漢軍做了嫁衣;就在趙匡胤被困在江油之時,孫武率部向北猛追了四百多裡路程,距離趙匡胤的人馬越來越近。
當漢軍逼近江油之後,漫山遍野的積雪越來越厚,由沒過腳踝慢慢的深及膝蓋,已經無法再繼續進軍,孫武隻好下令在沿途的蠶陵縣城暫時駐紮,待積雪消融之後再重新追趕。
大雪過後,一場寒流不期而至,天寒地凍,積雪遲遲無法融化。
焦慮的趙匡胤與常遇春隻能繼續在江油等待天氣轉暖,同時派遣了斥候冒着積雪向北聯絡據守天水的張魯、呼延贊等人,請求二人出兵接應。
被困在江油将近半月之後,寒流方才退去,天氣轉暖,積雪融化了大部分,已經能夠繼續行軍。
趙匡胤便與常遇春率軍離開江油,全力北上,孫武則率領着趙雲、黃忠、虞子期、吳懿等人,督促着五萬漢軍銜尾追趕。
皚皚白雪之中,兩支隊伍頂着凜冽的北風,相隔着一百五十裡的路程,逶迤向北。
一支拼命逃竄,一支全力追趕,在巴蜀西部的崇山峻嶺之中猶如兩條長龍,漢軍一時間追不上趙匡胤,但趙匡胤率領的隊伍也無法甩開漢軍。
經過了将近一個月的追逐之後,趙匡胤與常遇春終于翻過陰平的崇山峻嶺,進入了相對平坦的武都郡境内,向東距離漢中已經隻剩下三百裡路程。
就在這時,斥候送來了不利的情報,說是徐晃率領了傅友德、張憲等人提兵六萬,占據了馬鳴閣,擋住了大軍向東進入漢中的道路。
如果趙匡胤繼續率兵向東,短時間之内無法突破徐晃的阻截,被孫武從後面追上之後,将會陷入前後夾攻的絕境。
軍師趙普聽完斥候的禀報,立即做出了冷靜的分析:“那徐晃乃是漢軍中屈指可數的大将,戎馬多年,通曉兵法,如今又占據了馬鳴閣的地利,短時間内怕是無法通過。
看來我等與漢中無緣,為了穩妥起見,隻能放棄漢中,向北撤回天水、廣魏了!
”
漢中能保則保,不能保則棄守,手裡的五萬兵馬已經是趙匡胤最後的資本,自然不會輕易冒險,當即遵照趙普的建議,下令全軍調頭向西北方向進軍,準備由羌道、臨洮一路撤退,擺脫漢軍的前後夾擊。
趙匡胤有趙普幫着出謀劃策,而徐晃也有法正和張松兩位參謀。
而且張松與法正熟悉巴蜀的地形,堪稱了如指掌,得知趙匡胤向羌道方向逃竄之後,立即建議徐晃向北走河池攔截趙匡胤。
于是在呼嘯的寒風之中,三支隊伍展開了追逐,徐晃在前面堵,趙匡胤在中間逃,孫武在後面追。
繞了一個月的圈子之後,漢軍終于在正月底把趙匡胤的四萬多人馬包圍在了狄道境内,迫使的趙匡胤、常遇春率部進入狄道,據城死守。
十一萬漢軍迅速的兵臨城下,把狄道圍了個水洩不通。
狄道是南安郡治所,城内有居民兩萬左右,而先随馬騰後降曹魏的“白馬将軍”龐德,就是土生土長的狄道人。
因為多年以前,狄人時常從此處經過,入境騷擾漢人,因此得名。
正月底,陽光逐漸和煦起來,漫山遍野的積雪開始融化,皚皚白雪褪去之後便裸/露出了漫山遍野的土黃色。
趙匡胤和常遇春站在城牆上,眺望腳下綿延十餘裡的漢軍大營,隻見旌旗招展,刀槍蔽日,這使得兩人眼中寫滿了絕望。
“看來已經無路可逃了!
”常遇春雙眉蹙起,目光中閃爍着仇恨的光芒。
趙匡胤撫須大笑:“就算無路可逃,那又如何?
就算現在被殺頭,我趙匡胤也做過一方諸侯,死亦無憾!
”
見趙匡胤笑的如此得意,常遇春的眸子裡忍不住泛出厭惡的眼神:“你倒是做了一方諸侯,而我卻隻能寄人籬下,仰你的鼻息。
如果不是你當初對我使用陰謀詭計,用黃袍加身的伎倆害我,我常遇春也不至于走到這個地步,吾兒常茂也不至于死在亂箭之下!
”
趙匡胤一愣,卻抵死不承認:“你休要在這裡皿口噴人,當初你我喝的酩酊大醉,還是你提議黃袍加身,與我一起背叛劉辯,逐鹿天下,轟轟烈烈的幹一番大事。
到現在卻來怪我害了你們父子?
”
“你一派胡言!
”常遇春勃然大怒,雙手一把扯住趙匡胤的衣襟,“當初你我黃袍加身之時,身邊都是你的部将。
現在卻來反咬一口,說是我提議的背叛劉辯,你這反複無常的小人,信不信我一頓老拳把你砸死在城牆上?
”
趙匡胤不甘示弱,同樣一把扯住常遇春的衣襟,大聲叱罵:“好你個翻臉不認人的常屠夫,當初是你在廬江濫殺無辜,在朝堂上受到彈劾。
又被嶽飛調回宛城駐守,你心中郁悶,鼓動我手下的兄弟與你揭竿起義,現在卻來賴我?
你的拳頭能打人,難道我趙匡胤的拳頭就不能打人麼?
”
趙普急忙上前勸阻:“主公息怒,常将軍請冷靜,現在大敵當前,正應該團結一心,同仇敵忾。
豈能自亂陣腳,自家先鬧開了矛盾?
”
“已經無路可逃,大家都伸長脖子等死好了!
”常遇春恨恨的推開趙匡胤,一臉沮喪的說道。
趙普舉目向東眺望,發現一支兩三萬的隊伍正逶迤而來,隐約能夠看到旗幟上寫着“張、呼延”等姓氏,不由得喜出望外:“常将軍勿要氣餒,你看張魯、呼延贊的援兵這不是來了麼?
”(未完待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