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承嗣說得是口水橫飛、口幹舌燥,自以為是一番掏心窩子的肺腑之言,卻沒有赢得滿堂喝彩,反而得到了諸位宰相的鄙夷和她姑母的一張黑臉。
其實,他也就是嘴上說說而已,内心深處根本就不是為了大唐、亦或是他姑母的利益而考慮的。
他為人處世和做官的準則很簡單,隻要是對“敵人”、也就是他的競争對手有利的事情,那就必須要全力以赴地反對,哪怕是損人不利己,也要不遺餘力地把事情給攪黃了。
正如武後派武三思為招讨大元帥總領二十萬大軍出雲州一樣,他明知道這是事關帝國尊嚴的大事,但卻為了一己之私心,不願讓他的老對手武三思成就不世之功,因此不管不顧地表示反對,結果遭到了姑母的一番訓斥,還因此挨了幾個大嘴巴子。
不過,這又有什麼呢?
姑母最後還是做出了安撫,讓他得以在其中分潤了一番大功勞。
這樣想想,武承嗣覺得那一頓臭罵和幾個大嘴巴子挨得還算是劃算的。
經此一事,越發地讓他明白了一個道理,那就是會哭會鬧的孩子有奶吃,裝硬骨頭、耍所謂的氣節的,都特奶奶的是傻子。
而今日,武承嗣之所以一心反對房遺則的話,倒也不是沖着秦懷玉而去。
說實話,他從嶺南煙瘴之地回到神都的時日并不長,而秦懷玉久在軍中,與他之間并沒有打過交道,因此也就更加談不上過節。
因此,對于秦懷玉死不死的,武承嗣根本就沒有放在心上。
而他之所以一口死死咬定朔方不可救的原因,卻是因為朔方軍中也有一個姓武的子弟,那就是武攸暨,一個原本性格濡弱、看着不起眼也對他毫無威脅的家夥,而今卻不知為何在朔方如有神助、大放異彩,竟然擒獲了突厥小可汗忽必利。
這太不可思議了!
那個被他大聲呵斥卻唯唯諾諾不敢還嘴的家夥,是走了什麼狗屎運,竟然一舉搶下了潑天大功?
這讓武承嗣百思不得其解,同時心中也大為忿忿不平,恨不得質問蒼天:“老天無眼,竟讓豎子成名!
他武攸暨不過是一懦弱小兒,有何德何能立下如此不世之功?
”
要知道大唐以武立國,向來最重視軍功,在太宗朝是曾立下“非軍功不得封爵”的聖谕,一度讓封爵無門的文官們抓狂,紛紛改轉武職前去邊地以求博得軍功,好得一爵位光宗耀祖、傳承子嗣。
到了她這個蠻橫的姑母掌權以後,對封爵之事方才沒有那麼苛刻,讓文官們大大松了一口氣。
不過,文官封爵還是沒有武将來得容易,隻要憑借一場軍功就足以蓋過文官數十年辛辛苦苦地奮鬥,從而憑借爵位一飛沖天,成為人人羨慕的朝廷新貴。
而在武氏諸子弟的較量之中,軍功的作用尤為重要,因為到目前為止,老武家的子弟中還沒有一人奪得實實在在的軍功,從而在軍伍中脫穎而出,得到将門的認可。
武後雖然強行将諸多武氏子弟硬塞進軍中,不過,在将門的眼中卻什麼都不是,也很難真正的指揮那些驕兵悍将。
曾幾何時,被武後親口譽為“頗為知兵”的武懿宗,甫一進入軍中就擔任着雲州大都督的重任,将兵十二萬之衆,卻在還沒有看到默啜大軍影子的時候落荒而逃,從而全軍覆沒,就連自己都做了俘虜,嘿嘿,而今還不知是死是活?
武三思出任招讨大元帥,統兵二十萬出雲州尋求與默啜決戰,看上去風光無限,一時無兩,不過,在武承嗣看來他武三思也不過是去撿便宜的,否則武後幹嘛要派悍将黑齒常之為副将?
明眼人都看得出來,真正去雲州和默啜皿拼的是黑齒常之,至于武三思不過是去跟着搶功勞的,而那個薛和尚更是沒名堂的家夥,純粹是靜極思動去遊山玩水的。
這趟出兵雲州,對于武三思和薛和尚堪稱是天賜良機,而且還沒有任何的風險。
打敗了自然有黑齒常之這個替罪羊扛着,而打勝了功勞少不了他們那一份,還是最大的一份。
對于武三思,目前還很遙遠,天知道他們能不能成功。
而今最重要的是武攸暨,這個一向是不顯山不顯水的家夥不聲不響地突然冒了出來,而且鬧出的動靜還不小,頗有後來居上的架勢。
這一點讓武承嗣不能容忍,别看武攸暨在武後的心中可有可無,不過,經此一事後誰知道武後會不會将武攸暨列入考校的對象?
因為他知道,他們畢竟隻是武後的侄子,侄兒和姑母之間再親也親不過兒子,而武後因為忌憚李唐的複辟,從而不想把江山交給親生的兒子。
武後雖有意從武氏諸子侄之中尋找可以托付江山的人,不過,因為大家都是武後的子侄,也說不上誰比誰更加親近。
武後對武氏諸子侄,實際上也是抱着養蠱的心思,并不禁止他們之間的明争暗鬥,因為她需要一個可以托付江山的人,而這個人必須是最強大的,方才能替她将武氏江山傳承萬世。
這樣一來,在朔方異軍突起大放光彩的武攸暨,為什麼就不能成為武後關注的人?
武承嗣也因此暗下決心,那就是絕對不能讓武攸暨回到神都,成為他新的競争對手,有一個武三思就已經夠讓他費心費神了,他可不想再出現一個。
對付競争對手最好的辦法,就是趁他還沒有真正成長起來的時候,搶先出手将其扼殺在襁褓之中。
嘿嘿,隻要武攸暨戰死在朔方,無法活生生回到神都,那麼即便是他立下再大的功勞又有什麼用呢?
人嘛,活在世間不過是短短數十年光陰,要想攪動風雲功成名就,首先你得好好活着,隻有活着就有希望。
反之,若人都不在了,那些虛名要來又有何用?
所以,武承嗣方才迫不及待地跳出來,跟瘋狗似死死咬定,不斷宣稱朔方完了,來不及救援了,就任他們自生自滅好了。
可是,武承嗣這麼想,武後卻不怎麼想。
她需要保住朔方這面旗幟,讓這面大旗豎立在朔方城頭、豎立在北地,宣示大唐的存在。
因此,在武後的心中,朔方必須救,哪怕是付出再大的代價,她也在所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