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清摸摸鼻子,她自己也是從別人那用糧食換來不少金銀珠寶。
俞泊銘接著道:“朝廷定下的物價是一枚新銅錢可以買一斤紅薯或土豆。
”
許清摸著下巴:“以紅薯或土豆為單位定的嗎,限額嗎?
”
俞泊銘:“每人最多隻能兌換五百兩銀子,具體還得等朝廷的政策下來,不過既然是殷相推行的,那就不需要擔心什麼。
”
許清算了算,五百兩銀子換成舊幣就是五十萬兩銀子,那得是一座銀山啊。
小老百姓手裡估計最多也就能有個幾十、幾百兩銀子,也就是俞泊銘這樣的才能存一座金山銀山。
許清道:“我那一沓銀票要怎麼辦?
”
俞泊銘想了想:“是我付給李長亭的那十張一千兩的銀票?
”
許清點頭:“啊,那個能換嗎?
”
俞泊銘:“當然能,朝廷發行的銀票數量十分少,每一張都是記錄在冊的,舊的銀票隻要沒有破損都能兌換。
”
許清松了口氣:“那就好。
”
俞泊銘:“等朝廷的新幣下來,到時候我們再確定家禽的價格,不過現在倒是可以把消息先放出去。
”
許清也正有以意。
隨後,俞家的商鋪門前都掛上了一塊牌子,五天後將出售雞仔和幼兔,先到先得,但沒有標注價錢。
許清把在門口等了一上午的少年叫進來,讓他把俞家要出售家禽幼崽的消息傳出去,有意購買的五天後可以來看看,不想買的就過來看個熱鬧,總之來的人越多越好。
少年終於收到任務,高興地去忙活了,這點小事他完全在行。
既然知道了朝廷即將發行新幣的消息,那許清和李長亭也要回沄州了,俞泊銘他們也是沄州人,除非他們想要在禹州安家,否則就隻能回戶籍地兌換新幣。
兌換需本人,但是沒有時限,許清和李長亭打算先看看情況,過幾天再帶家人來也不遲。
一行人浩浩蕩蕩地來到沄州,正好趕上趙儉把兌換區布置起來。
俞泊銘帶著自家人馬回俞府去了,現在沄州城裡面已經不缺水,河水井水都有,若不是還要種地吃飯,想來好多人早就想搬回來了。
趙儉從許清這兒得知俞泊銘在禹州都開起了集市,急得大叫:“這等好事怎麼不在自家地盤上搞?
!
不行,我得親自去找俞泊銘說說去!
”
趙儉放下手裡的事,火急火燎地趕去了俞府,他能當上駐軍將領,除了打仗那一竅還沒開,其他地方都精明著呢。
趙儉心裡清楚,像俞泊銘這樣有錢有物資有實力的人要是能在沄州發展開來,那得造福多少百姓啊。
趙儉心裡老不高興了,那模樣就跟鄧守搶了他崽子似的,鄧守那玩意除了打仗屁都不懂,哪有他目光長遠慧眼識珠!
俞泊銘本家在沄州,俞府風水好,祖宗廟堂都在這兒,萬不得已不會遷家,這裡是他熟悉的地盤,他本來就有回來的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