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生 都市言情 穿成病嬌大佬的惡毒大嫂

第505章 我要辦學堂

  第505章我要辦學堂

  既然周大人問了,陶真便詳細的說了說。

  “之前百姓們不愛吃豬肉,無非是因為豬肉不好吃,腥味重,不長膘,口感也不好,但是我們改良之後的豬肉,肥瘦相間,口感也好,長的也快,比起牛羊肉什麽價錢還便宜,而且豬是雜食動物,什麽都吃,還好養活。”

  周大人一開始漫不經心的聽着,後來臉色也認真嚴肅了幾分。

  “你說的這麽好,這個泰安豬,普通百姓家裏能不能養?”周大人問。

  陶真是商人,自然是考慮自己的利益,但是周大人不一樣,他是寧州的父母官,在這個位置上做了有些年,他想做出點政績來,當然也想給自己管轄範圍內的百姓們謀點福利,無可厚非,陶真非常理解。

  周夫人多少聽出點門道來,見丈夫一上來就好像要翹掉陶真的生意,她咳嗽了一聲,可丈夫完全不為所動。

  陶真道:“大人,我非常肯定的告訴您,可以,我們年前就試賣過了,光是府城和寧州就賣的非常好,年後我就不單單要在燕北賣了,您想想咱們大順有多大,有多少百姓們之前是吃不到肉的?”

  周大人點點頭,認真的聽着她說。

  “咱們百姓自然可以自己養,年底殺了自己吃,也可以賣出去,我們會派人來收,這個您完全不用擔心,不過這些豬,就不挂泰安的牌子了,隻能挂寧州的牌子,另外,我的養殖場還能提供許多上工的機會,您也知道,咱們寧州沒有多少好地,人多地少,百姓們大都餓肚子,如果有了養豬的收入和養殖場的上工機會,能大大的改善寧州百姓的生活水平。”

  周大人聽的眼睛發亮,陶真說的沒錯,寧州确實是窮。

  地皮都是堿地,農作物的産量及低,有的地方的地皮地表上面都是一層白,這樣的地長不出東西來,冬天又冷又漫長,百姓們都是苦哈哈的過日子,這也是他坐在這個位置上,一直沒什麽政績的原因。

  陶真看着周大人肉眼可見的動心了,乘熱打鐵道:“大人,我的養殖場如果能開起來,到時候,大河村到寧州的路我也修了,另外我還出資蓋一座學堂,負責附近幾個村子适齡孩子的啓蒙教育,無論男女都可以過來免費念書。”

  周大人擡頭看着陶真,他面上鎮定,心中卻洶湧,陶真真的和他遇到所有的商人都不一樣。

  完全不一樣!甚至是颠覆了他以往對商人,甚至是對女人的認知。

  “我能問問,你為什麽要這麽做嗎?”周大人很認真的問。

  寧州荒地多,府城也多,根本不缺,就算陶真不修路,不辦學堂,養殖場他也會同意的,陶真是個精明的人,周大人不信她看出來,可是為什麽呢?

  這可是額外要花不少銀子的。

  周夫人聽的也是心驚,她甚至好心的勸了一句:“陶真,你不要沖動,學堂可不是件容易的事。”

  陶真很認真道:“大人,有道是,窮則獨善其身,富則達濟天下,我在流放村待了将近三年。也理解了底層百姓們的不容易,我雖然是一介女流卻也想為大家做點力所能及的事。”

  陶真又道:“放眼整個燕北的各大書院,學子們不是達官貴人,就是富貴人家的兒子,寒門要出一個貴子實在是太難太難了,有的就算是耗盡全家的力量,将爹娘都榨幹了,都未必能出這麽一個……”

  陶真不知道想到了什麽,道:“我知道,我一個人改變不了什麽,但是能改變一點總是好的。”

  陶真沒有多偉大,但她就是想做點事,或許是因為自己淋過雨,就總想為別人撐把傘吧。

  雖然力量微薄,可做了總比不做的好。

  周大人有些動容,點點頭,連說了幾個好字,當年他也曾是個想提筆安天下,兇有大志的有志青年,可多少年的官場生涯,磨平了他的棱角,卻澆不滅他滿腔的熱皿。

  周大人覺得自己心裏那把火又燃燒了起來。

  “地給你們了,分文不取!”周大人豪氣的說。

  陶真一愣,非常意外。

  “那就多謝大人了!”

  省下的這筆買地的錢,她或許能多做點事情。

  周大人道:“如果學堂能辦起來,寧州的百姓才應該謝謝你。”

  陶真站起來,對周大人鄭重的行了一禮:“寧州的百姓也該感謝有大人這樣好的父母官。”

  陶真走後,周夫人才回過神來,半晌卻不知道該說什麽。

  她一出生便是錦衣玉食,後來嫁到周家,順風順水,她以為女子就該是這樣的,相夫教子,可她從未見過陶真這樣的。

  讓人說不出什麽感覺,就是覺得她很不一般。

  “她要是個男兒身,可真是了不得。”周夫人感慨。

  周大人點點頭。

  周小姐盯着陶真離開的方向,眼睛裏湧動着別樣的情緒。

  這次周大人這邊這麽順利是陶真沒想到的,陶真在衙門外見到了蔣二,他最着急,在家也待不住,便來外面等着了。

  兩個人找了個安靜的茶樓雅間,陶真将情況說了。

  蔣二半天沒回過神:“你說真的?”

  陶真點頭:“當然是真的,周大人說了地皮白給我們。”

  那麽大一塊地,說白給就白給了?周大人這麽大權力的嗎?

  當然不是,陶真讀過寧州的律法,古代地多人少,荒地多,耕地少,關于荒地的使用官府都是有規定的,像這種荒地價錢比耕地便宜多了,不過像陶真這樣的特殊情況,隻要周大人願意劃給他們,就是可以的。

  蔣二說的卻不是地,他激動道:“我說是學堂,你真的要辦學堂?”

  陶真不覺得有什麽,她點點頭:“是啊。”

  古代的學堂用不了多少錢,她多養點豬就好了,前世她有錢了也捐贈過學校。

  蔣二有點激動道:“我……我替那幾個村子的孩子謝謝你。”

  陶真有些不習慣,她感覺自己沒做什麽,而且她也不是完全沒有私心,她真的沒有那麽偉大。

  可蔣二卻覺得陶真就是厲害,富人太多了,為富不仁的也太多了,誰家有了錢不是藏着掖着,寧可放爛了也要留給子孫後代,從沒有人願意拿出錢辦學堂。

  而且陶真也不是很有錢,蔣二還記得他們第一次見面的時候,陶真那個窮酸的模樣。

  他心裏對讀書人十分敬佩,對陶真更是。

  陶真有點不好意思,她真的也沒做什麽,一個小小的學堂而已,她是吃過沒書讀的苦頭的,便希望和她一樣的孩子都可以有書讀,尤其是女孩子,這個世道對女人更苛刻,更艱難,什麽女子無才便是德,都是扯淡,任何時候,多讀書都是有用的。

  她希望能為那些可憐的女孩們做點事,如果有一兩個人的命運因為她改變,也值了。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