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7章
端午節第二日,科考舞弊案也有了定論。
主考、同考一律腰斬,家産籍沒,父母、兄弟、妻子流放二千裡,子孫後代,永不叙用。
受牽連的官員,處斬一十八人,流放二十餘人,子孫後代,永不叙用。
參與舞弊的考生,包括沈君彥在内,杖責三十,牢刑五年,子侄三代,不允參加科考,不叙用。
消息傳進鎮北侯府裡,陳錦若又是一通号哭,嚷嚷要找老夫人。
老夫人沒見她,卻讓胡嬷嬷拿了兩千兩銀票給了陳錦若,這應當是她這個祖母,對嫡長孫最後的仁慈了。
陳錦若去刑部大牢上下打點,探望沈君彥。
希望沈君彥在大牢裡能夠好過一些。
與此同時,禮部張貼了榜文,于五月十二日,會試重考,六月初九殿試。
科考舞弊的陰雲終于散了。
參加會試的考生們,一個個聚在禮部衙門高呼皇上英明,顯國公路過禮部,心情顯得十分凝重。
隆盛行一案、科考舞弊案,令皇上掙脫了太後黨的掣肘,盡得了民心,還取得了士夫清流的擁趸,已經有了明君聖主的威名。
陳公甫徹查科考舞弊,沒把矛頭指向顯國公府,卻截斷了太後黨從科舉之中截取人才,壯大朋黨勢力的途徑。
太後黨已然失去了對朝堂的掌控力。
最令人憂心的還是軍機房。
慶國公不願摻和他和齊王之間的争鬥,這些日子一直稱病在家,一些小貴族已經聯合在一起,多次向武陽侯施壓。
甘隴地方衛所數萬軍士,聯合在一起反抗地方将吏、長官。
這也導緻一些原本願意支持顯國公,對皇上施壓,想令皇上解散軍機房的勳貴,紛紛轉變了立場。
武陽侯頂不住壓力,已經處置了十幾個占種、侵奪嚴重的将軍,上百個下屋的将吏、長官,仍無法平息衛所風波。
曆年來因為占種、侵奪,鬧出來的冤假錯案,一樁樁地浮出水面,送進了軍機房,搬上了朝堂......
令人觸目驚心。
事情進展到了這一步,是勳貴們也所料未及,現在就是想聯合起來向皇上施壓,散軍機房,也不可能了。
一個個驚得面如土色,老老實實配合軍機房下達的相關整改條目,隻希望盡快将軍屯這事糊弄過去。
而軍機房也借機加強了對衛所的掌控力。
已經沒人再站出來為武陽侯開脫說話,勳貴們反而紛紛跳出來指責武陽侯,擺明了想助皇上扳倒武陽侯,以平息軍屯一案的幹系。
前軍衙門已經有幾個官員,受到了牽連。
他已然失去對前軍衙門的掌控。
“隆盛行結案後,康郡王補了原隆郡王,左軍衙門都督佥事一職,顯國公府對左軍衙門的掌控,已然減弱了,浙江都司那邊,胡輝廣也壓不住柳老将軍,柳老将軍甫一去了浙江,就招安了一支海上義匪,剿匪立了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