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生 都市言情 逆流年代:從1970開始種田養家

第五百五十一章 農業產業化

  

  「我的主意就是,分田到戶,可以,包產到戶,不可取!」

  眾人聞言都是一臉懵,這……

  有什麼區別嗎?

  都是分,也就是說法不一樣。

  李學慶同樣沒明白李天明的意思。

  「天明,你給鄉親們細說說!」

  李天明解釋道:「其實很好理解,分田到戶,把土地按照人頭兒分到每一個社員的手裡,但土地歸個人了,但是,所有權和經營權還歸集體。」

  「也就是說,大傢夥以土地入股大集體,就像當初咱們集資辦養殖場和工廠一樣,把咱們村的農業生產進行產業化。」

  要是這麼說的話,大傢夥就聽得懂了。

  這件事,李天明很早就想過了,隻是當時條件還不允許,既然現在從中樞都開始推行土地改革,差不多也該到時候了。

  重生之後,李天明一直在想要帶著鄉親們走出一條和前世不一樣的路。

  「土地集中耕種,抽調出一部分人來專門從事這項工作。」

  「天明,照你這麼說,不是還和以前一樣嘛!」

  「還是種地,吃的還是大鍋飯。」

  李天明解釋道:「不一樣,我說的農業產業化,種地就不能和以前一樣了,引入大型機械,科學種植,用機械代替人力,以前咱們全村人種的地,以後隻需要一百人,甚至幾十人就把活給幹了,剩下的人手,咱們可以去幹別的,進城攬工,也可以進咱們村的工廠上班。」

  當初王作先支持李天明在村裡建廠的前提條件就是不能耽誤了農業生產。

  為此,以前村裡的工廠在招工的時候,所有壯勞力都被排除在外。

  一旦按照李天明的想法,實現了農業產業化,人力就可以得到最大程度的解放。

  至於大型機械,這事李天明準備去找杜樹平解決。

  國家剛剛推行土地改革,肯定要樹立先進典型。

  李天明相信,他的計劃,杜樹平一定會支持。

  「天明,按你說的,負責農業生產的豈不是吃虧了?」

  李學國這時候走了出來,剛剛李天明所說的那些,他能聽得明白,隻是還有些疑問。

  誰都想進廠上班掙工資,又有誰願意繼續臉朝黃土背朝天的種地。

  看到李學國,李天明有些意外,但還是很快給出了解答。

  「不會,一旦實現了產業化,負責農業生產也就成了一項工作,可以按月領工資,和廠裡的工人待遇一樣。」

  「就像生產建設兵團那樣?」

  東北和西疆的生產建設兵團據說也要改制,全面轉入地方。

  「差不多,具體的還要以後慢慢細化。」

  任何事,沒有一次性就能解決的,總要在實踐中慢慢完善。

  李學國點點頭,他已經明白李天明的意思了。

  「鄉親們還有沒有什麼意見?」

  李天明已經儘可能講的通俗易懂,鄉親們也都明白了是什麼意思。

  「天明,收成了以後,糧食咋分?」

  這個才是大傢夥最關心的,畢竟關係到個人利益。

  「剛才說了,以土地入股,和集資建廠一樣,誰家的地多,到時候分的自然就多。」

  「負責種地的人,工資咋發?」

  「以前一年的農業產值來計算,收的糧食越多,工資也就越高,這部分錢,也從收成裡出。」

  李天明已經琢磨了整整一下午,基本上把方方面面都給考慮到了。

  「天明,你剛才說的要買啥機械,這個錢……」

  「從養殖場的賬上提錢,等明年有了收成,再還給養殖場!」

  賬面上必須得分清楚了才行,不然的話,弄一筆糊塗賬,到時候也是麻煩。

  村民們又是一陣議論。

  李天明的主意,他們雖然還沒有完全吃透,但聽上去……

  挺像那麼回事的!

  「行了,行了,還有啥要問的沒有?」

  李學慶敲了敲話筒,示意所有人安靜。

  「要是沒啥問的了,現在舉手表決,同意的,舉手!」

  李學工和李學工兩家人立刻舉起了手,李天明的決定,他們自然要無條件的支持。

  緊接著舉手的人越來越多。

  即便是還心存疑慮的村民見狀,也都跟著舉起了手。

  雖然還不是完全明白了李天明的用意,但是……

  跟著李天明走準沒錯,之前已經無數次的驗證過了。

  就連李學成也舉起了手,按照李天明的說法,以後土地分紅也有他的份。

  李學慶環視了一圈。

  「好,全票通過,天明,你儘快拿出一個章程來,到時候就貼在村支部的山牆上公示,讓大傢夥都能看得見,散會!」

  「天明!再把你的想法,和我詳細說說!」

  李學國找到了李天明,農業產業化,這個主意給了他很大的啟發。

  如果能在全縣推廣,並且獲得成功的話,對他來說,可是一項了不得的政績。

  從廣州回來,李天明都沒在家待多大一會兒,現在又得給李學國和馬金義上課。

  他也知道這是正事,是大事,便沒有推辭。

  隨後,幾人一起去了村支部。

  「叔,跟您說個最實在的,如果要包幹到戶的話,集體的土地要被每家每戶分成大大小小,一塊一塊的,就拿李家檯子來說,村裡耕地少,分到每個社員的頭上,都到不了一畝地。」

  「而且,地也分好壞,為了公平,肯定要分得更細,那一小塊一小塊的耕地,別說大型機械了,鋤頭掄得勁兒大了,都容易打到人家的苗,實現不了機械化,就隻能靠人力來耕種,我們這些老農民啥時候才能擺脫土地的束縛?」

  李學國聽著,不禁連連點頭。

  「還有就是我剛才提到的水利設施,當初建成的時候,花了不少錢,一旦包幹到戶,這些水利設施就成了雞肋,當初建的時候,就是為了滿足大面積灌溉,可地分了以後,上水的時間不一樣,這個問題咋協調?為了解決,肯定又要投入資金,對現在的水利設施重新改建,這筆錢從哪出?」

  聽到李天明提錢,李學國腦袋搖得好像撥浪鼓似的。

  現在跟他提啥都行,就是不能提錢。

  前年地震,縣城的公共設施到現在都還沒恢復呢,到處都要錢,李學國也隻能圍著市裡那些衙門到處化緣。

  「你說的我都聽明白了,確實是個好主意,既能解放農村的勞動力,還能保證集體的領導,天明,你覺得……能不能向全縣推廣?」

  全縣?

  李天明笑了:「叔,您有錢嗎?」

  呃?

  咋又提錢了?

  「農業產業化的前提是,引入大型的機械,我們有錢,大柳鎮的其他幾個村子……也差不多,可別的村鎮……能拿得出賣大型機械的錢嗎?」

  別說購買大型機械了,現如今永河縣有的村鎮,還沒解決溫飽呢,比如距離唐市最近的嶽興鎮。

  李天明上一世曾去那邊幫著修水利工程,當時每天補貼細糧,他住的那戶人家,看見他拿回去的麵條,居然不知道是啥東西。

  「他們確實拿不出……天明,學慶,你們……」

  「別打我們村的主意!」

  李學慶不等李學國說完,便給堵了回去。

  「你看你,急個啥?又不是問你要,是借,將來要還的!」

  李天明笑道:「叔,就算是要借,您也不能朝我們伸手啊!」

  「不找你,我找誰?現在就數你們村最富裕了。」

  「叔,您別忘了,您辦的是公事,這事要是真成了,上面……」

  李學國眼睛一亮:「天明,你的意思是,讓我去找市裡解決?」

  「我沒說,都是您自己想出來的!」

  呃……

  李學國指著李天明:「你小子,鬼精鬼精的。」

  說完,在心裡盤算了一陣,感覺這事應該能行!

  一旦成功,巨大的政治紅利,誰能不心動。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