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八章 無往不利
報紙上就算是把李天明誇得像朵花一樣,和孫明也啥太大的沒關係。
可李天明是李家檯子的人,而且還是個能當家做主的。
很多人眼熱李家檯子如今的好光景,眼睛都盯著那能賺大錢的電風扇,可真正讓人眼饞的,卻是養殖場的那些大肥豬。
「天明同志,坐,快坐,快請坐!」
孫明說完,還站起身,迎了過來。
劉長海見狀不禁納悶,這些天孫明頂著邪火呢,看誰都不順眼,連著好幾天在開會的時候拍桌子訓人,怎麼對李天明這麼熱情?
「孫主任,不用這麼客氣,沒提前打個招呼,貿然登門,還請您見諒!」
孫明笑道:「啥見諒不見諒的,咱都是永河縣的鄉黨,不說這個,不說這個,來,抽煙!」
說著,還給李天明遞過來一支煙。
劉長海兄弟兩個看得眼珠子都直了,他們啥時候見孫明這麼客氣過。
平時總是闆著一張臉,偶爾去生產車間也是背著手,瞧著就像過去的官老爺。
孫明幫著李天明把煙點上,目光又掃過劉長海兄弟。
「孫主任,這是我姐夫,這是我姐夫的哥哥,要不是他們,我還找不到您辦公室的大門朝哪邊開。」
李天明主動介紹了和劉長海兄弟的關係。
劉長海聞言,心中暗喜,這下算是在領導面前掛上號了。
孫明點點頭:「原來天明同志和鹽廠還有這層關係呢,這麼說就更不是外人了。」
聰明人一點就透,孫明能坐上鹽廠主任的位子,自然不是個蠢的。
「長海同志,你們先去忙工作,我和天明同志聊幾句!」
劉長海連忙答應了一聲,能在孫明面前露個臉就行了,真要像李天明說的有好事,好處肯定少不了他們哥倆。
等兩人出去,孫明挨著李天明坐下。
「天明同志,不知道你今天來鹽廠是為了……」
俗話說得好,無事不登三寶殿,李天明總不能無緣無故的來,還特意讓劉長海兄弟兩個帶著來見他。
「今天過來拉海鹽,想起我姐……對了,我姐也在鹽廠上班。」
李天明狀似無意的提了一句。
孫明沒插話,等著李天明的下文。
「我們李家檯子的海鹽,一直都是鹽廠供應,說起來,這些年我們村沒少得鹽廠行的方便。」
鹽廠供給各個村的海鹽都是有定額的,但每年過來拉鹽,鹽廠方面都會多給一些,雖然是粗鹽,但用來腌鹹菜正合適。
「應該的,都是應該的,一個縣的同鄉,鹽廠別的沒有,就是海鹽多,天明同志,你今天來是為了……」
李天明也不再繞圈子。
「往常村裡想回報鹽廠,可家家戶戶的日子也不好過,有心無力,現在光景好了,這不,聽我姐說,廠裡年終給工人們發福利,大傢夥意見挺多的,我就想著,有沒有我們村能效力的地方。」
孫明聞言,臉上的表情也是訕訕的。
自家人知道自家苦,作為鹽廠的一把手,他的日子也難熬。
海鹽是國家統一配給的物資,他在這個位子上,除了執行上面交代的任務,其實也沒啥大權力。
唉……
孫明嘆了口氣:「天明同志,坐我這個位置,難啊!你剛才說的年終福利,大傢夥眼睛都盯著呢,可你也知道,鹽廠除了鹽,還能有啥,大家辛苦一年了,到頭來,每人背回去幾十斤海鹽,我這做主任的心裡也不好受。」
「所以啊,我就是來給您解決問題的!」
孫明早就等著李天明說這句話呢,強壓下內心的激動。
「哦!天明同志的意思是……」
李天明笑道:「我們村別的沒有,擠出來幾頭豬,讓鹽廠的工人們過個好年,還不成問題!」
「這話當真?」
剛剛得知了李天明的身份,孫明就惦記上了李家檯子的豬,正琢磨著怎麼打開這個話題,沒想到李天明居然主動提了。
「您是領導,我姐姐一家還要在您的手底下討生活,我敢拿這個和您開玩笑?」
孫明聞言連連擺手:「這話過了,過了,都是為了國家建設,哪有誰高誰低,崗位不同而已,說起來,天明同志,你的姐姐……」
「在鹽廠做臨時工,叫李蓮!」
孫明趕緊記在心裡,甭管這個李蓮是誰,就沖她有李天明這麼個好弟弟,哪能還做什麼臨時工。
鹽廠屬於季節性生產單位,正式工人也就100多號,真正忙起來的時候,會臨時聘用一些人手,這些人就是臨時工。
福利待遇什麼的,肯定沒法和正式工人相比。
「你剛才說的豬……」
李天明接著說道:「我是這麼想的,咱們能不能結成一個互助單位,廠裡用鹽,換我們養殖場的豬,孫主任,您看……」
豬肉開路,無往不利,不信孫明不動心。
「這太行了!」
孫明聞言,激動得都要蹦起來了。
但激動過後,又皺起了眉。
「天明,你們村每年需要多少海鹽?」
腌鹹菜能用多少,每家最多也就三四十斤,李家檯子有三百多戶人家,加起來頂天兒了五噸。
「差不多五噸!」
五噸?
孫明飛快的在心裡算了一筆賬。
如今市面上一斤粗鹽的價格才幾分錢,五噸鹽的話……
兩百塊錢?
連半頭豬都換不回來。
孫明沒急著說話,李天明既然說了要用鹽換豬肉,肯定自有章程。
「孫主任,咱們鹽廠的精鹽……」
就算是為了整李學娟兩口子,李天明也不可能犧牲自家的利益。
養殖場是村集體的,又不是他個人的,哪能為了他一己之私,隨隨便便的白給鹽廠幾頭豬。
來之前,李天明就已經盤算好了,他的目的就是精鹽。
整個海城每年消耗的鹽都來自於寧固鎮的鹽廠。
可精鹽的供給都是有定量的,就拿李家檯子來說,每人每個月的定量是200克,這個標準明顯不能滿足正常需求。
尤其農村老百姓乾的還都是重體力活,對鹽的需求遠比一般人要高得多。
聽李天明提起精鹽,孫明也犯了難。
如果是粗鹽的話,他這個鹽廠的主任還能做主,但精鹽屬於重要物資,國家統一調配的範疇,他哪敢隨便許給人。
李天明也看出了孫明為難,接著說道。
「孫主任,生產哪有可丁可卯的,多生產出來的精鹽……應該不在計劃內吧!」
孫明遲疑了一下,點了點頭。
鹽廠每年確實有計劃外的精鹽,除了用做給工人們發福利之外,也會拿著精鹽去換一些物資。
李天明的意思是……
「我們村的養殖場和海城鋼鐵廠是合作單位,咱們兩家也可以這麼辦。」
現在市面上一斤精鹽一毛五,李家檯子有一千多口人,需求量不算大,可也不算小了。
拿鹽廠計劃外的產量,從李家檯子的養殖場換幾頭豬,上面就算是知道了,也隻會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沒誰會死抓著這種事不放。
「5頭豬,咋樣?」
鹽廠的正式工人一共才100多口子,到了年底每人分上兩斤豬肉,才不到300斤,多出來的……
「行,這是我應您了,不過有件事,還得麻煩孫主任。」
「你大姐的工作,這個好辦,後勤辦公室的老丁要退休了,他沒兒沒女,崗位空出來,你大姐可以頂上去,不過……多少得給老丁一些補償。」
既然要送人情,那自然要送到位,一線崗位怕是不能讓李天明滿意,乾脆給一個後勤崗。
能解決李蓮的工作,花幾百塊錢不算啥。
「聽您的,這個事還是通過您來辦,我不方便出面。」
這種事肯定要給孫明些好處。
「好吧,我去和老丁談。」
「還有個事要麻煩您。」
孫明可不怕麻煩,越多這人情就越瓷實。
「都不是外人,隻管說!」
「有個叫李學娟的,他們兩口子都在鹽廠上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