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生 孫子傳

第44章 廢寝忘食著書立說(3)

孫子傳 曹堯德 2011 2024-01-31 01:07

  範玉蘭了解自己的兒子,理解他的追求,支持他為之奮鬥的事業,因此,她不是消極地束縛和限制,而是從積極方面着眼,想方設法幫助他,盡量減輕兒子的負擔和工作量,巧妙地分散他的注意力,采取一切可能的措施,幫助兒子強身健體,恢複體力。
例如,她給兒子保管、查找、借閱資料,省卻了他的許多寶貴時間;她像二十年前坐在搖籃邊那樣,給兒子唱搖籃曲,講神話故事,盡管常常惹他心煩,逗他發笑,也不在意;她定時陪兒子到花園裡散步,母子并肩,款款而前,邊溜達,邊拉呱,海闊天空,無所不談,半個時辰下來,孫武的腦際裡便由混沌而清明了;她請來了舉世聞名的拳師,每天早晨來教兒子練那十八般武藝。
欲作将軍,當軍事家,沒有超群絕世的武功,怎麼能行呢?
這點兒子很容易接受。

  夜幕降臨了,母親為兒子掌上燈燭,及時剔除燭花;夜寒了,母親悄悄給兒子披上衣服;夜深了,兒子伸懶腰,打哈欠,母親急忙将葛布在冷水裡擺好,擰幹,遞給兒子;子時将近,母親逼兒子上床就寝。
兒子很聽話,因為,自己不就寝,母親便不能安歇,她為自己付出的太多,太大了;兒子躺下了,母親守在床邊,給他掖好被角,直待兒子發出勻稱的鼾聲,才蹑手蹑腳地離去。
清晨,母親用氈毯将窗擋得嚴嚴實實,盡量不讓晨光射進室内,并命奴仆在窗外看着貓狗,趕着麻雀,以防驚動了兒子的美夢……

  世上最崇高的是藍天,比藍天更崇高的是母愛。
世上最溫暖的是陽光,比陽光更溫暖的是母親的懷抱。
一個人,無論他的年齡多大,哪怕他高壽八十,在母親面前也永遠是個孩子;無論他的地位多高,哪怕他是将相王侯,對待母親,也應該恭而敬之。
因為,母親對子女的愛,是純真無私的,像透明的玉,蔚藍的天,明淨的水;母親對子女和社會的奉獻,是無與倫比的,像自晝的太陽,夜晚的月亮,萬物賴以生存的空氣和水。

  數月過後,孫武的體質和精神都已恢複。
範玉蘭意識到,一個人,幼時需要父母照顧,長大成人之後,則需妻子或丈夫彼此相互體恤。
兒子已經二十二三歲,不能再由着他的性子來,必須抓緊給他成婚。

  孫武的婚事,曾經有過曲折,走過彎路。

  在齊國貴族中,田、鮑兩家世代友好,彼此親如手足,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早在田桓子無宇(孫武的曾祖父)在世的時候,就與鮑家結為鸾鳳之好即将鮑國的曾孫女玉鳳許給田武為妻,那時田武隻有十歲。
不過,這隻是雙方老人議定的事,并未舉行什麼儀式,譬如通行于世的六禮文定:納采(男方向女家送禮,求婚),問名(向女家問清女子的名字、生辰),納吉(蔔得吉兆後到女家報喜,送禮、訂婚),納徵(訂婚之後向女家送較重的聘禮,也叫納币),請期(選定完婚吉日,向女家征求意見),親迎(新郎到女家迎娶新娘)。
雖說因男女雙方年齡皆幼,不能成親,但前四禮總是該行的。
既然未行六禮,這口頭議定的婚姻,是無約束力的,任何一方否定它,與情與理都不算過分。
鮑家住在都城臨淄,田家往在樂安的田班村,相距雖不過數十裡之遙,但來往總不甚方便,因此,孫武與鮑玉鳳相見的機會極少。
倒也見過幾次面,但小孩子家,印象尚且模糊,更談不上會有什麼感情。
相反,孫武自幼在鄉村長大,每天清晨到淄水河畔練拳習劍,結識了一位名喚田淑賢的姑娘。
田淑賢雖非出身名門貴族,但也堪稱書香門第,祖父做過千乘郡守,父親鄙薄仕途,潛心研究學問,為當時的著名學者。
詩禮傳家,淑賢自幼受過良好教育,加以她聰明穎悟,因而不僅知書達禮,而且琴棋書畫,無所不能。
她有一雙表情達意的眼睛,這眼睛猶似兩泓清池,晶瑩明亮,泛着睿智的漣漪,閃着透靈的光彩;那對眸子似兩顆黑寶石墜于瓊漿玉液之中,黑白分明,相映成趣。
她像一隻歡快的小鳥,自由自在地繞林飛翔,無拘無束地昂首鳴唱。
她的心像藍天一樣明淨,皓月一樣純潔;她的情似三月的熏風,和煦煦,暖融融;她的面龐如出山的紅日,嬌羞,和藹、親切;她的性情若潔白的羊羔,溫柔,恬靜,敦厚……叢林中,綠草地,一個舞劍,一個讀《詩》,旭日為媒,東風是線,将一對有情人連結了起來――初相識,詢問攀談;含情脈脈,秋波頑盼;火辣辣,相依相戀;山盟海誓,跪對青天;如膠似漆,魂系情牽。
當孫憑獲悉兒子這一隐秘之後,雷霆震怒,狠狠地将孫武懲罰了一頓,硬要拆散這對情侶,毀壞這甜蜜的姻緣。
這也難怪,第一,兩家同為田姓,門不當,戶不對;第二,先祖有約,不可違拗;第三,無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第四,目無尊長,私定終身,不孝之極。
孫武也并非逆來順受之輩,他至死不從,較着勁跟父親鬧,不吃,不喝,揚言欲雙雙投河而死。
恰在這時,孫書出征歸來,不然的話,孫府真要鬧出什麼災禍來,毀了一個人才。
孫書雖然年長,但思想卻開放,他不肯委屈寶貝孫子孫武,支持他與田淑賢的婚事,至于臨淄鮑府那邊,由他出面處理。
由祖父做主,誰敢說個“不”字,孫武與淑賢的婚事,就這樣定了下來。
但是孫武要讀書,要外出求學,要考察古戰場,要著《兵法》,淑賢都大力支持,因而婚期一拖再拖,直拖至今日。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