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流逝,黛玉在外祖賈家已經住了七年。
因為聖人信重,林海不得已又在江南連任了七年巡鹽禦史一職。
也因此黛玉不得不滞留賈府,但是好在賈府還算治家嚴謹,她父兄又有能為,倒沒人傳出什麼閑話來。
其實若非賈母喜愛,定要留外孫女在身邊教養,她在京城的兄嫂定要把她接回京中林府的。
好在賈母作為國公夫人,得了她的教養更為叫人信服,對待遇也好,林琅夫婦才願意将妹妹放在賈府。
饒是如此,他們還經常上門來看,生怕叫人覺得自己夫婦二人對妹妹不上心,對妹妹有所輕視。
好在黛玉在賈家有自己的好姐妹相伴,又有賈母等人的疼愛,過得也是自在。
賈府幾個姐妹中,她最喜歡的莫過于小舅舅家的瑄姐姐,她在元大姐姐入宮之後于一衆姐妹中最為年長,也最為護着下邊的姊妹們,極有長姐風範。
尤其是瑄姐兒喜愛黛玉小小人兒,一顆水晶心肝兒,且風骨初現,不愧是探花郎的女兒,叫人心生好感。
可惜瑄姐兒早早出嫁了,叫黛玉難過了許久。
餘下幾個姐妹中,與她關系最好的便是大舅舅家的迎春姐姐,她雖然是庶女,但是在小張氏的親自教養下,行事也是有章有法,寬持有度,對黛玉也是頗為照應。
惜春妹妹年紀最小,是東府的姑娘,黛玉對她觀感還好,隻是覺着惜春妹妹太過清冷,說話又直,極易得罪人,但是說是赤子之心也還勉強。
三春之中,獨獨探春境遇有些不好,她也是庶女出身,但是偏生命不好,沒攤上個小張氏這般的嫡母,在王氏手下過活,為了自己的前程,她不得不曲意讨好王氏,不惜和親母反目,每日裡隻奉承王氏。
偏生王氏為了蹉跎趙姨娘,常常在趙姨娘面前顯得兩人母女情深一般。
但是稍微明眼的人都知道王氏對探春不過是個面子情罷了!
黛玉對探春的處境頗有些同情,畢竟衆姐妹中迎春姐姐親生母親已經不在了,還有大舅母照應,惜春妹妹再不濟也是東府嫡出的女兒,隔三差五便有東府珍大奶奶尤氏前來探望妹妹,送點東西什麼的。
獨獨探春,夾在嫡母和生母之間,偏生趙姨娘還是個上不了台面的,被人一撺掇就鬧起來,叫探春一點臉面沒有。
但是,對于探春為了叫王氏滿意而不認趙姨娘,黛玉卻有些不認可。
再怎麼說,她也是生你養你的人。
況且探春的自尊心極強,人也剛強,對黛玉和迎春的一些好意也相當敏感,倒叫黛玉不知道這麼應對。
好在,幾個小姑娘年紀都還小,便是有些隔閡,一起玩鬧一會兒便不在意了。
姐妹們之間就算是有些磕磕碰碰的,但是面上還是能夠維持的。
這日,黛玉一早上起來,旁邊伺候的紫鵑忙上來服侍,洗漱完畢後,按照慣例,她要去給賈母請安了。
因賈母歲數大了,早上有些貪睡,遂把家中小輩們的請安時間推後了半個時辰。
所以盡管每日早上都是黛玉陪着賈母用餐,但是在那之前不免要先用了些小點心墊墊肚子,好在賈攸為了她住的舒心,專門在她現在住的地方建了個小廚房,還請了專門燒江南菜的廚娘掌勺。
每日清晨,她都可以在自己院子裡先開火墊墊肚子,也免得叫院子裡的人到大廚房去拿菜。
若是有想要吃的,還可以在前一日直接點菜。
用了小半碗粳米粥,黛玉擦了擦嘴問道:“外祖母醒了嗎?
”
紫鵑端上一盆清水叫她淨手,說道:“姑娘再等片刻出發,想來便差不多了。
”
黛玉點了點頭,說道:“行了,我知道了。
”
在賈母院中用了膳,不過一會兒,便見到幾位舅母帶着幾位嫂子并姐妹們前來請安了,迎春和探春都是跟着嫡母,獨惜春住在賈母這裡,早早便來了。
待幾人請完了安,往日裡除了幾人,其餘人都會回自己的院子中去,隻有黛玉并幾個姐妹還有蘇氏會留下來閑話幾句。
今日卻是奇了,衆人像是約好了一般齊齊留了下來。
賈母好奇道:“今兒個怎麼了,竟都留下來不走了?
難道是看上我這裡的好地方了?
”
衆人還未說話,王熙鳳最先嚷嚷了開來:“老祖宗這話說得,您啊,可是咱們賈府的主心骨,有您在的地方,哪裡不是風水寶地。
也隻請老祖宗可憐我們幾個燒糊了的卷子,叫我們沾沾您的福氣。
”
小張氏和陳氏滿臉笑意地附和着,似乎很是贊同,還添上兩句,叫賈母越發開心。
王氏背後,李纨心裡有些羨慕王熙鳳的風光,但是她自己清楚,王熙鳳這麼做,人家那是有底氣,婆媳想得,妯娌和睦。
自己要是站出來不管不顧這麼一說,必是要惡了婆婆的。
況這般張狂的性格也不是自己的本性,守拙才是自己在婆婆手下的法寶。
王氏卻是有些恨得咬牙切齒,想當初,她上下鼓動要琏哥兒迎娶鳳丫頭入府,為的什麼?
還不是為了叫鳳丫頭嫁進二房,自己是她的親姑母,到時候她随便說上幾句,鳳丫頭又是個風風火火的性子,将來大房有的熱鬧看了。
誰知道小張氏的手腕不俗,人家一嫁進來,就處處關心,陳氏也不傻,對王熙鳳也是處處關照。
任誰說,也不得不贊一句人家一家子和睦有愛。
王氏便是想要挑撥幾句,也無從下手。
她自己卻忘了,雖然王熙鳳性格直爽,但是她也不傻。
出嫁前她母親,也就是王家大太太就對她囑咐過了:“雖然說你姑母在那府裡,但是你也别和她靠的太近,當心别給她賣了。
”
王熙鳳自然不信,說道:“不會吧,我瞧着姑母妹妹見了我都熱情的很。
”
王家大太太卻是嗤笑一聲,她這小姑子,自己還能不知道是個什麼樣的人。
見女兒仍是有些狐疑,為了不教女兒将來吃虧,遂将王家當年的一段往事說給女兒聽。
原來當年王家老太爺将庶女許配給薛家之後,頗有些愧疚,便是自己的庶女,嫁到薛家去,那也是低嫁了。
但是到底嫁女兒是為了兒子的前程,便是再不忍也隻能認了。
但是當年薛家除了暗地裡送來的那筆錢,明面上的聘禮也是極為豐厚的,王家大老爺遂想着将聘禮多截留一部分加到庶女的嫁妝去,也算是為了女兒在薛家不會因為嫁妝淺薄被人瞧不起。
因為嫡女和庶女歲數相差不大,議親的時間自然也靠近。
偶然間,王氏竟聽說妹妹的嫁妝比自己的也隻是略輸一籌。
這叫一向來心高氣傲的王氏怎麼接受的了,她可不管庶妹為家族做了多大的犧牲。
當時管家的還是王家老太太,聽到親生女兒這麼一哭訴,自然偏心了,遂瞞着王家老太爺截留了庶女的嫁妝,添到自個兒女兒的那份上了。
也是因為如此,王氏的嫁妝裡其實還有很大一部分是從薛家的聘禮裡扣下的,隻是她藏得深,不叫人知道罷了。
當年之事,王家母女做的極為隐蔽,便是那庶女也不清楚自己被不明不白地克扣了,還以為嫡姐對自己一片真心,添妝十分豐厚,殊不知,不過是羊毛出在羊身上罷了。
王熙鳳聽聞之後,暗自咋舌,沒想到姑母看着慈眉善目的,沒成想竟是這樣的人。
她說道:“那,母親您是怎麼知道的?
”
王大太太笑道:“這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我管家的時候自然聽到些風聲,心裡自然有些計較。
”
她看了一眼邊上的女兒,又說道:“鳳丫頭,聽娘的話,為娘還能坑了你不成。
若是府上掌權的是你姑母,我便也不說這話了。
可是你瞧瞧榮國府三房裡,就剩下二房一房沒什麼出息。
你不上杆子讨好老太太,讨好當家理事的婆婆,在那府裡又怎麼立足呢?
”
說着,她将榮國府内的關系一一梳理,點明了幾個必須要注意的。
老太太要奉承好吧!
公公婆婆要讨好吧!
這可是現在的當家人。
大哥大嫂關系要處好吧!
這可是将來的當家人。
三叔三嬸也要搞好關系,這是一家子裡最出息的。
底下的弟弟妹妹們就不說了。
數來數去,好像隻有二房,沒什麼必要。
王熙鳳默然不語,心中卻是既對自己看似和善的姑母多了一份戒心,另一方面,卻也是默默記下了她母親提醒的幾個人物。
因此,嫁進賈府之後,她還算是安分守己,平日裡就跟着自個婆婆走。
她雖然不識字,但是說話風趣,頗得賈母喜愛,可以說,孫媳婦當中,頭一份了。
因為衆人都在,王氏也不好多說些什麼,按捺下了想要呵斥王熙鳳沒大沒小的念頭。
她不得不站出來,因此今日之事,到底和自己有些相關。
她說道:“原不該麻煩老太太的,隻是媳婦有些事,想要和老太太您讨個主意。
”
賈母看了她一眼,說道:“說吧,什麼事。
”
王氏說道:“您也知道。
去歲,我金陵的妹夫沒了,孤兒寡母的無依無靠,我擔心了許久,多虧了哥哥多方打點,才免了那一竿子族人的趁火打劫。
可巧前些天我妹妹來了信,說要收拾家業上京來,我們姐妹兩個離别多年,總算是能夠重逢了,也算是件喜事。
”
不過她不知道王子騰出手既是為了全當年薛家對自己的支持之意,二是自己也趁火打劫謀了不少薛家的家業。
隻是他做的隐蔽,别人隻當他是護着出嫁了的妹妹,還得了不少好名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