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擊騎射手也是西域的特色兵種,遊擊騎射手的主要構成人員是西域本地的大漢子民,其中一部分是西域的漢人,有一部分則是其他民族的漢朝人。
統治西域這麼大的地方,自然不可能全靠大漢内地調來的士兵,從本地募兵也是一個重要的補充兵力的渠道,何況利用本地士兵來統治本地,也有着先天性的優勢。
遊擊騎射手是純遠程的輕裝騎射手,弓箭和标槍是他們的主要武器,作戰方式和中亞的遊牧弓騎兵非常相似。
但大漢遊擊騎射手和遊牧民們比起來有一個很大的優勢,那就是身為正規軍的他們具有相當的紀律性。
在騎兵隊列之後,終于來到了主力步兵的階段了。
禮包中的步兵力量先是五千陷陣長戟兵和五千巨盾劍士,總計數量高達一萬人!
陷陣長戟兵自不必說,他們是進攻性極強的突擊兵種,而巨盾劍士則正好相反,巨盾劍士是一支軍隊的堅盾!
巨盾劍士這個兵種屬于極重裝的劍盾步兵,一手手持長長的鐵劍,另一隻手則是标志性的巨型橢圓盾,身上披着厚重的鐵制魚鱗甲,士兵們躲在巨盾之後,可以有效保護身體的絕大部分位置。
霍邯在看到步兵的兵力構成之後,那是相當的滿意,因為漢軍目前正缺乏的就是極重裝的扛線步兵!
漢軍目前的步兵之中,郡府守衛戰力有限且傷亡慘重;陷陣長戟兵的武器是長戟且攻強守弱;留任老兵們倒是戰鬥力十足的精銳劍盾步兵,但總的來說留任老兵們也是進攻性的兵種,更适合突擊而不是扛線。
巨盾劍士的到來,恰好彌補了漢軍扛線力量不足的缺點,憑借着鐵甲與巨盾,他們甚至可以正面與方陣軍團相抗而不落下風!
但是最讓霍邯驚喜的還是那一隻四千人的留任老兵隊伍,倒并不是因為留任老兵本身,而是因為這一次帶領留任老兵的人。
上一次帶領留任老兵的将領隻是無名隊長而已,但這一次卻是在曆史上留下赫赫威名的大漢戰将。
他的名字叫:趙破奴。
曆史上的趙破奴,号稱大漢征戰西域第一人,正是趙破奴在戰争中的活躍,才把西域真真正正劃入了漢帝國的勢力範圍。
趙破奴也是平民出身,在漢武帝時期的第二次河西戰役中,趙破奴跟随霍去病,陣斬匈奴修濮王,生擒稽且王、右千騎将以及王子、王母等三千多人。
以此一戰之功,趙破奴直接被漢武帝封号,号“從骠侯”,意為跟随骠騎将軍霍去病的侯爵,食邑一千五百戶。
後來趙破奴也是屢立戰功,并在霍去病死後,成為了漢帝國的主要統帥之一。
漢武帝元封二年,趙破奴作為主帥出征西域,直接俘虜了樓蘭王,威震西域各國,幫助漢朝直接平定了西域。
當然最後趙破奴不慎兵敗被俘虜,但又曆經磨難從漠北逃回了漢朝。
漢武帝倒是沒有計較他兵敗被俘一事,但也讓趙破奴離開了軍事統帥的崗位,在西域擔當一個文職官員。
擔任文職官員的趙破奴沒有善終,在巫蠱之禍案中,作為衛霍集團的一員,趙破奴也是受牽連慘遭滅族。
不過,在這一世,由于霍邯的活躍,曆史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趙破奴作為霍去病手下的得力幹将,在霍邯強勢崛起之後為霍邯效力也是理所應當。
從匈奴逃回來之後,趙破奴直接被霍邯納入麾下,成為了霍邯手下的重要軍事将領。
并且在霍邯幫助劉據提前登基的過程之中,趙破奴也是起到了關鍵的作用,成長成為了霍邯集團的重要人物。
在霍邯離開漢朝中央之後,趙破奴也是跟随着霍邯來到了西域,并且掌管着留任老兵軍團。
這一次趙破奴帶着留任老兵主力前來支援霍邯,對于擴張中的漢軍實在是太關鍵了!
正所謂千軍易得一将難求,霍邯是多麼渴望自己留在西域和漢朝中央政府的老部下們能來支援自己啊!
天知道霍邯手底下有多缺能獨當一面又能讓霍邯放心的将領?
目前漢軍的幾個主要将領,都是霍邯親衛隊的幾個本家小弟。
雖然霍家勢力龐大,人才濟濟,但這些霍家的小弟大多都是沒有經驗的愣頭青,原本是跟着霍邯來西域混軍功的,讓他們當統帥千萬兵馬的将領,霍邯還是不太放心。
霍邯手底下缺人,更缺人才!
而趙破奴,絕對是一位人才。
趙破奴有過擔當元帥的經驗,又一直是霍家集團的重要下屬,忠誠度上不用擔心。
這樣的人,正是霍邯所渴求的。
命令趙破奴繼續負責帶領留任老兵軍團,趙破奴也是欣然領命。
這次新來的四千人加上之前剩的,留任老兵差不多有五千人,讓趙破奴指揮區區五千人,有些屈才。
但暫時漢軍也隻有這麼多的實力,等以後兵力發展起來了,再給趙破奴更多人吧。
五千騎兵,一萬四千步兵,再加上一些輔助的大漢邊防軍皮甲弓手和漢軍留守馬拉坎達城的兩千多人,霍邯此時的總兵力居然達到了兩萬多!
即使比起全盛時期的帕尼帕,也是不逞多讓。
手頭有了這些軍隊,霍邯一下子底氣就足了!
自己有兩萬大漢精銳,即使是巴克特裡亞國王前來興師問罪,自己又何懼之有?
但現在馬拉坎達的市民們都知道漢軍隻有幾千人,這個消息廣為流傳對于大漢可不利!
霍邯需要盡快把漢軍兵多将廣的威名給傳出去。
行動要果斷!
霍邯在稍微安排一番後,帶着浩浩蕩蕩近兩萬漢軍朝馬拉坎達城進軍。
漢軍進城,而且是高調進城。
在馬拉坎達的城門處,漢軍十分高調的舉辦了一個入城儀式,鮮花、掌聲、圍觀市民和藝人表演一個不少。
這樣一來馬拉坎達的居民們都知道了,城中又進駐了許多的漢軍,據相關人員統計,這一天入城的漢軍達到了一萬八千之多。
第二天,一萬五千漢軍入城。
第三天,又是一萬五千漢軍入城。
第四天,一萬漢軍。
第五天,又是一萬八千漢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