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事要花錢的東西,不一定是好東西,但是不花錢白送的東西就絕對不是好東西。
方中愈一而再再而三的向建文皇帝朱允炆宣傳着這個消息,灌輸着這個理念。
花錢是一定的,不管他們現在要做什麼,都是要花錢的的。
不過還好,之前建文皇帝朱允文投資的大明報社已經開始盈利了。
主要是因為印刷協會研制出來了,更多的方便印刷的油墨和紙張張。
朝廷雖然沒有說保護專利,這樣的東西,但是他們還是去朝廷那邊備案。
向他們禀告,那是他們的秘方。
不過行業内部還是通用的,至少入了印刷協會的那些書坊門都是可以參加的。
他們也能從中獲得一些利潤。
投資的越多,獲得利潤也就越大。
技術也是不斷的發展的,總不能什麼都不做,就能白白的獲得吧,天上掉餡餅的事,沒那麼簡單。
再說就算天上掉餡餅,你能确保他一定會打到你嗎嗎?
看着中愈随一筆畫的,建文皇帝朱允炆想了想,真還是那麼回事,如果應天府或者把整個京師皇城所在的地方方向四面八方連接起來。
會發現地圖上就像是一個大蜘蛛,中間的主要部分就是京師的,主要部分分。
這樣看起來真的是條條大路都連到了近十裡面外面。
“看起來都像是那麼個樣子,隻不過這得花多少錢啊!
”
這皇帝看着很是心動動。
沒辦法,法法。
他雖然沒有出過遠門,但是忠于所描述的他還是能夠想象的出來。
人做什麼事都貴在有自知之明,中英文,之前确确實實不知曉,大明的疆域到底有多大,他隻有一個籠統的概念,但是自從大,迷魂一輩中愈完善了之後他就發現了不一樣的東西,所以一直都很關注禦之相關的東西,越來越多的老師願意跟他講這些,就算那些人不知道,他也會想方設法的去查閱古籍,活到老學到老,現在,建文皇帝朱允文,還不老但是已經很願意學習了,甚至已經,趕得上,他的爺爺,太祖高皇帝。
漸漸地他對大明的疆域也有了一個大概的認識,甚至他隐隐的覺得中愈似乎有不一樣的想法,畢竟中愈還把之前大唐王朝的疆域拿來給他對比了一下,他發現還是缺少了不少的部分,特别是西域。
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唐宋以後西域基本上已經完完全全的丢失了,再也沒有恢複過來了。
中愈的意思似乎在有意引導着他将大明的疆域恢複到唐宋時期,甚至是更大。
但這可不是一朝一夕之工功。
“陛下,您看這裡。
如果咱們能修建更多的大路,那麼比如說南方的絲綢可以通過京師運往北方。
北方的一些特産也能通過京師運往南方,這一南一北,一來一往,京師裡所說的收益就比較大了啦。
不說别的,就說咱們剛剛剛看着那些東西西西。
隻要朝廷稍微漏點風出去,就會有大量的商人瘋狂的采購。
再說了,朝廷并沒有與他們争利潤,他們獲得利潤本來就應該是朝廷的一部分,國土都是國家的,屬于國家的東西,他們用了就要付出代價。
這一點臣已經囑咐大明報了,甚至報向天下廣為宣傳。
所以他們還是能夠理解的。
沒有家,哪來的國沒有國哪來的家?
國家國家所有的家庭組合起來才是一個國,但是如果國都保不住了,哪裡還有家?
所以請陛下相信咱們現在所宣揚的就是要讓所有的百姓都知道生活在大明的土地上,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事情,作為一個大明的百姓是最驕傲的事情。
等到有一天大明的龍威宣傳到了各個地方。
那個時候陛下就可以非常驕傲的面對着列祖列宗,就算是太祖高皇帝陛下也可以讓他汗顔。
”
道理确實是這個道理,建文皇帝朱允文他也不是傻子,這四年以來他能做的事情有很多,可以說在他的身上。
有很大的明君潛質。
或者說中愈為什麼這樣大膽的做這些事情,不僅僅是因為他很着急,他覺得這些事是對朝廷有幫助的,還有一個更大的原因,就是建文皇帝朱允文本來就在新政。
建文新政在曆史上的褒貶不一,有人說他好自然就有人說他唱。
說他好就把它歸結于仁政治上,說它差是因為他造成了很多混亂。
就比如說燕王朱棣叛亂了這件事情,也是因為他改革改的太厲害,讓燕王朱棣抓到了借口和機會才能達到盡失。
正因為建文皇帝朱允文和他手下的大臣們有一些改革的因素。
方中愈才敢如此大膽的做這些事情。
但是大膽歸大膽,他還是要獲得支持的,如果金融皇帝朱允文根本就不支持他的話,這一切都是空談,他必須要在最短的時間内,或許衆多人的支持建文皇帝,朱允文隻是其中之一。
剛好關于軍事的一系列簡單的改革長興侯也更名文的出現,讓他抓到了一次機會,也許正是因為這樣兩人才開展了深度合作。
人心是最不值得考驗的人性也是最不值得考驗的,在這個時候體驗的非常的清楚。
“中愈知道你說的有道理,可是這些事做起來還是比較困難,如果說先修路的話,哪個部門負責公布嗎?
紅不能做一些工匠的活,但是正看你所說的那些似乎需要很多的技術人員,這些人員又從哪裡來?
又要遵循哪些規則?
”
“這,陛下,臣倒是沒有多想,工部做事自然有他的一番氣息,如果隻負責出計劃的話他們負責實施,倒是也能,可以,就看工部尚書大人他們是怎麼想
“那還是算了吧?
這樣吧與其把時間都交給他們,浪費在他們身上,還不如咱們自己幹,這樣吧,正在成立一個部門,由你擔任部門首長名字還沒有想好,但是你可以總共籌劃這些事情,由他們協助。
你看怎麼樣”
這是要規劃新的部門嗎?
但是在現在合适嗎?
六部九卿一直都是一個固定的體制。
改革是要付出代價,不管是什麼時候的改革,不管是哪個朝代。
前宋的時候王安石有過改革。
但那場改革最後失敗了。
失敗的原因有很多很多。
最重要的是改的太厲害了,自己都收不回來。
有的時候中愈也很擔心他,生怕自己搞錯了太多超過這個時代能夠承載的東西。
然後把這個整件事情都搞垮。
但是現在看來就算是他不願意做建文皇帝朱允文也停不下來了。
要開設一個新部門。
中愈以前也确确實實想過,他也希望能夠大權在握,甚至是用自己的意志去讓其他人服從。
但是他後來發現有些事别人給面子,并不代表别人願意跟着你一起做,所以在那以後他就選擇了沉默,至少要慢慢的來。
所以他想到了把軍權握在手中,現在的軍制改革可以說不僅僅是為了他,也是為了建文皇帝。
但是不管怎麼改革?
這兩樣都要緊緊的抓在他們手裡。
他告訴建文皇帝的事,軍權一定要抓在自己手裡。
兵部和大都督府能做的。
就是訓練軍隊。
控制好軍隊内部的升遷與培訓。
建文皇帝朱允文現在也明白了,底氣何在,有了軍隊就有了底氣,所以才會支持他,甚至是在沒有甚至的情況下就答應了,讓他這樣做。
打敗燕王朱棣靠的是什麼靠的就是軍隊?
不僅僅是錦衣衛,還有經過訓練的大明幻夜,其還有經過訓練的淮上軍團,也就是驸馬爺的兵。
這些人現在都在努力的改變。
事情也不斷地發生了變化,這樣的變化是能夠讓人們知道的。
“臣謝陛下。
”
既然建文皇帝朱允文想要增加1個新的部門,那麼中愈就坦然接受了,他要做的事情,還有很多,如果有一個新部門自然可以是撇開其他的部門,至少不會讓他們掣肘。
有對手不可怕,就害怕對手胡攪蠻纏。
之前要一緻對外或者說就是要對抗燕王朱棣。
六部九卿合作的還不錯,但是現在最大的叛亂,已經被平定了,他們現在要做的就是保持穩定。
兵部尚書和工部尚書兩個人是最先享受到改革的紅利的。
雖然他們也擔心這些問題,會帶來一些大的問題,給他們的政治生涯帶來污點,但是現在明顯看來,目前的變化是對他們有利的。
“之前你的不了們也給你們提供了不少的意見,這樣吧,回去之後你把他們彙總一下,至少要有一套成體系的句話說出來。
讓朕和其他的朝廷大臣們看一看。
”
建文皇帝朱允文還是期待中愈能夠給出一套滿意的答卷,所以希望他能快速的将這些事情做出來。
之前中愈從零零散散的給了他一些計劃,但那些計劃大多都比較籠統,或者說都沒有一些簡單的實施細則現在做的最好的就是軍隊的概念。
驸馬爺和魏國公徐輝祖的手下都經曆過錦衣衛對他們的整編,當然那隻是小部分的現在隻會越來越嚴格,驸馬也沒親自在那裡盯着自然是希望北邊的大軍都要能夠完成最快速化的整編活動。
那你的均為們不是所有的人都可以留在北方一些被淘汰的不合格的也慢慢的回到了猥瑣之中。
臨時招募的那些兵馬在戰争結束之後都已經慢慢的被遣返,當然有能力的依然還可以留在軍隊進行整編,沒有能力的就老老實實的回家種田。
這是一個規則。
況且現在大明的财政養不起這麼多的軍隊,更何況是越來越精銳的軍隊,他們每天的消耗量都是非常巨大的。
戶部已經在這件事情上跟并不句團了很多次,但是兵部尚書齊泰一口咬定,這是陛下的聖旨,要求他們盡快地變練出新軍來,所以沒有辦法戶部最後也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隻能壓縮,其他部門的開銷。
方中愈離開了皇宮在今世的大街上,看着來來往往的人們看着他們面上的笑容,聽着周圍熱鬧的歌聲,芳中愈知曉一個大明盛世即将到來,而這一切都将由他來撥動。
換任何一個人來都覺得很是了不起,至少他沒有想過獨裁,但是這個時候他能擁有一隻巨大的畫筆,在大明的這幅畫卷上任意操作。
當然,最後的目的還是要畫出一幅更美妙的畫卷。
來來往往的人很多人都認識了,他,甚至還跟他打招呼。
中愈也都笑着跟他們一一回禮,這些老百姓們還是挺熱情的,至少在戰争結束之後,他們臉上的笑容越來越多了。
朝廷,現在沒有搜刮他們也沒有壓榨他們,現在京師裡的氛圍還是挺好的,再加上越來越多的新東西出來,讓他們不斷地覺得方中愈帶來的變化是非常巨大的。
大明報現在又開辦了一家新的報紙,叫做大明科技報。
這是他們自己決定的,當然也告訴了方中愈,也是從中愈之前告訴他們的話語中提取了這兩個字。
中愈曾經告訴他們科學技術是真正的生産力,可以解決很多事情,鼓勵他們研發出更多的東西。
科技報一出來之後越來越多的工匠們非常喜歡他們,似乎猜到了大明報的用意。
匠戶們雖然跟民戶的地位平等,但是畢竟是做技術活的,有些人感覺到太累了,所以消極代工質量很差,雖然就算是公家,請他們也得付工資,但是那件銀子哪夠養活家裡人。
但是現在不一樣了,大明科技報出來以後他們看到了一種趨勢,那就是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重視了工匠。
再加上他們知曉方中愈領導的錦衣衛,裡面有将作司研制出來了不少的好東西,越來越多的人希望能夠更強适合做研發出不一樣的東西。
但是這就帶來另外一個問題,那就是發明權到底歸誰?
以前工匠們總是會藏着自己的秘密,傳男不傳女,甚至是傳内不傳外。
一家以後祖祖輩輩都是做這個生意的,不可能讓别人搶走。
所以保護的還是挺嚴密的,不過大明科學報出現之後似乎解釋了很多的事情,讓人們都在裡面看到了工匠的技藝,越來越發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