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東郡。
這幾年來戰火四起,白波谷的賊人也攪得邊縣不甯,偏偏郡中無人敢去發兵剿賊。
鬧黃巾時白波谷賊人的實力是有目共睹的,北掠匈奴南侵孟津,在那些日子裡白波賊在河東一代幾乎就是恐怖的代名詞。
黃巾平定,白波賊人大軍回谷,盡管偶爾掠奪周邊郡縣卻也收斂了許多,何況他們的實力并未大損,單憑郡縣是無力組織大軍平賊的。
眼下正是春暖花開的時節,裴氏騎奴跨着駿馬一路馳至塢堡,一刻不停地拐過亭台,奔至大公子裴潛的面前。
“大公子,老爺的信。
”
裴潛放下書卷在庭院中起身,身旁的侍女在他肩頭披上錦袍,接過信件,擡頭對報信的騎奴問道:“父親大人有什麼話要帶給我嗎?
”
騎奴搖頭說道:“老爺讓您看了信件後自己定奪。
”
颔首,裴潛擺手道:“辛苦了,下去吧。
”
騎奴施禮後正待轉身離開,又被裴潛叫住。
打開信件不過看了一眼,裴潛便說道:“等等,等一下再走。
”
騎奴叉手應諾,侍立一旁,等着裴潛的命令。
半晌裴潛看完了信件,長出口氣嘴角帶着笑容說道:“去吧,把小五之外的幾位公子叫來。
”
裴茂如今仍舊是太守之職,來往郡中不夠方便,長子潛已有二十七歲,近幾年裴氏與涼州的外事都在他手中負責,身為嫡長子,裴茂不在河東,他便是家長。
這一封遠道而來的信件正是父親裴茂從河西郡傳來,寫信的日期是五日前,馬越任京兆尹,京兆尹已經被架空的消息是朝中不必言傳的消息,裴茂認為馬越也許會來裴氏請族中子弟出仕,如果來了,讓裴潛自己拿主意。
“父親還是無法原諒馬三郎吧……”
裴潛輕歎一聲,小妹的婚禮上,他曾與馬越見過,也曾被馬越高聲喝罵……轉眼數年之久,這些年他斷斷續續聽到過馬越為國效力的消息,對那個間接害了小妹的男人心頭終究還是有着幾分難以釋懷。
若沒有父親的這一千裡傳書,他不會派出任何一個族中子弟效力于馬越。
便是馬越真的傳信過來,他也不會看上一眼。
就算當年馬越為小妹報了仇,可這就算了嗎?
說到底,當年的聯姻不過是攀親罷了,裴氏是看不上那個善于鑽營的蠻子的。
可時至今日,裴潛必須要坐下來好好想想了。
當年那個所有人都看不起的蠻子如今已經在朝堂上立足了,這麼些年愣是沒有來過河東一趟,裴氏人的心裡除了淡淡的恨意,卻還有些空落落的。
他們可一直等着那個蠻子來求他們做什麼事情,再狠狠地掃落他的面子。
黃巾起義前夕,裴潛收到消息站在府門後面跟二弟對弈整整三天,等到了馬越在郡中抓捕賊首馬元義升任長水校尉領軍出征的消息。
戰報像雪花一般飄到洛陽,消息再由着來往不斷的騎手們帶着奔馳來往各地,長水校尉冀州首功,長水校尉回洛募兵,長水校尉赴兖州,長水校尉……
沒完沒了,馬越的名字總被人們挂在口中,來往裴氏報喜的人們不斷,其實誰都知道他們隻是來巴結裴氏罷了。
消息帶給裴氏的并不隻是自家的女婿立功那麼簡單。
每一次聽到關于這個男人的事情,便會增進裴氏人喪失親屬的悲傷。
聽說他變傻了,以宦官給他求來的谏議大夫之職在朝堂上為了與宦官争權斥金買下九卿官位,隻為了征收木石。
四年前一怒之下率三百虎狼破羌營殺豪帥、刺羌王的青年,現在怎麼樣了呢?
如果不是小妹那件事,有裴氏的幫助,他應該能做的更好吧……
“兄長,有事找我?
”
輕輕一聲咳嗽,裴潛從記憶中回過神來,便見到二弟裴徽裴文秀恭敬地站在自己身旁,裴徽年紀比裴潛小上一歲,與裴潛異母為庶出長子,師從河東襄陵名士賈習,涼州叛亂前曾遊曆并涼,回河東後沒有出仕,掌管着與河東衛氏共享的鹽鐵生意已有四年。
因為離得近,所以他是最早回來的。
“文秀,坐。
”
裴徽額頭上還有些許汗滴,衫袍下擺也帶着些許泥土,看得出是接到仆從的消息便一路奔馬而來。
等他坐下,裴潛手輕拍着青石幾案上父親送來的書信,對裴徽問道:“馬越,你覺得怎麼樣?
”
馬越!
看着裴徽瞪大的眼睛,裴潛點了點頭說道:“如你所想,就是他,你覺得怎麼樣?
”
“出身低微,走到他那個地步,不容易……”裴徽輕輕點頭,他知道一定是出了什麼事情才會使裴潛提起這個在族中幾乎禁忌的名字,反問道:“兄長應當比徽更了解馬越吧,怎麼會突然問起他?
”
“馬三郎如今任京兆尹,父親來信說京兆尹被架空了無人可用,讓我拿主意,看你們想不想出仕幫他。
”裴潛輕輕搖頭,他也不知道這件事情該怎麼說,問道:“你想不想去?
”
裴徽低頭看着端坐的兄長,愣了半晌,笑了,說道:“兄長,讓我跟小绾兒去吧。
”
小绾兒,是裴徽的同父母二弟,名叫裴绾,與裴徽一般都是庶出。
裴潛擡頭問道:“你是這麼想的?
”
裴徽點頭,沒有說話。
父親對他們兩個兄弟的培養盡管不留餘力,可終究說到底以後無論是繼承家業還是繼承爵位的都是面前的兄長,輪都輪不到他們兄弟二人。
倒不是裴徽心裡太過功利,隻是家族的資源就這麼多,肯定要把大多數都用在嫡系上,年輕人哪個不想功成名就呢?
在河東,隻怕這輩子都無法完成自己的想法,為何不另起爐竈?
裴潛颔首,一句話梗在喉嚨說不出來。
也許,他面前這個庶出的二弟繼承家族來得更好。
或許大多數嫡系都沒有庶出的孩子有那麼高的上進心,年輕時就是這樣,家裡的學問教得差不多,裴潛便選擇接觸家族對外的事情,而庶出的裴徽卻跑去襄陵接着讀書。
大人們隻覺得裴二喜好讀書,自小一同生活的裴潛更了解自己的兄弟,裴文秀的心裡永遠燃燒着一把烈火。
“文秀,其實我更想讓你留在家裡。
但如果你一定要去的話,那就去收拾行李吧,到底一家人,去幫幫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