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械制造所總共有一百三十六人,加上鄭渠的話也就是一百三十七人,其中,有三十人都是提煉、冶煉、熔煉各種金屬礦物的人,其他的,則有一半制造長兵器,一半制造短兵器,其中,長兵器包括弓弩。
箭矢和弩箭箭頭由十人制作,到傍晚之時在與用藥水浸泡晾曬過的木杆拼接,拼接處用特殊的樹脂凝結,箭尾用樹脂在兩側粘上兩片羽毛。
僅僅十人實際上每個人一天能夠制造出三十到五十根箭矢或者弩箭,而趙凡的硬性标準則是每人每天至少制造出三十根,每日最高者賞金一兩。
這個産量在這個時代完全屬于高産了,平均每天四百根弩箭或者箭矢,半年就是将近十萬支,要知道,這隻是十個人的工作量。
因為弩機較少,給騎兵制造騎弩所需要的弩箭之後隻儲存了三萬支弩箭,從八月開始就一直在制造弓箭箭矢了。
趙凡讓鄭渠帶着五六個人改良冶鐵技術和實驗創新各種新式武器,這樣下來,其實能夠生産出來的長短兵器并不是很多。
古代兵器還是以長兵器為主要裝備的,隋唐以前,長兵器主要以戈、戟、矛為主,隋唐以後,則是以槊、槍為主。
戈、戟頗為耗費材料,其穿透力不如矛,但一旦大規模混戰、組成陣型,以及各種車戰,戈和矛這兩種兵器造成的殺傷力不是矛能夠比拟的。
因為矛隻能做出刺和挑兩個動作才能夠給敵人造成創傷,戈與矛在這方面卻沒有多大要求。
所以,趙凡并不打算大量制作長矛,戈和戟與矛得區别就相當于弩與弓,後者需要長期訓練才會發揮出最高的戰鬥力,而前者不然,當然,相比較起來,矛穿透能力要強很多,這時候的護甲幾乎沒有能夠擋住長矛突刺的。
這個時代之所以大多數士兵不願意穿戴甲胄的原因就是因為護甲擋不住長矛和箭矢,這時候的護甲都是皮甲制成的軟甲,防禦力低下,隻能擋住短弓和部分戈、戟的傷害,可一旦大規模裝備起來後防禦力也是非常恐怖的,如名震天下的魏武卒。
秦軍因為對裝備的管轄寬松,且大秦官方除了提供長兵器外,其他的都是自帶,連軍饷都沒有,而中底層士兵、軍官并不能意識到穿上軟甲的巨大用處,為了圖個自身方便也就導緻了秦銳士幾乎不穿铠甲的局面發生。
漢代以前的頭盔則是青銅盔和古老的獸骨盔,鐵頭盔雖然也有,但質量不如青銅盔,獸骨盔更不用說,而青銅制作的頭盔笨重,我想誰也不願意戴個幾十斤重的東西在腦袋上,更何況是帶去打仗。
隻要冶煉出質地堅韌的鋼鐵,盡快搞出魚鱗甲甚至是鎖子甲,以及輕便的鐵頭盔、馬甲,趙凡或許就不會出現以前聽到一千套軟甲而興奮不已的情況了。
因為軍械制造所的重要性,趙凡将那邊設置成了軍驿,相當于現在的軍事禁區,除非擁有自己的手谕是不能私自進出的,而運送糧食、石料的事情現在都直接交給李四去做了。
布置完這些,趙凡也不覺得累,這段時間最多就是多費些精神,相比起剛起義或者在草原上又費力又費神的情況要好多了,這讓自己多少有些不習慣。
拿出一張圖紙,在上面圈圈畫畫着,古代戰争說白了拼的就是兵器護甲和戰馬糧食,拼的就是人口地盤和城牆關卡,輿論什麼的在這年代也起不了什麼大作用,最多也就是像劉邦那樣讓别人以為自己真是赤帝子,與陳勝的做法沒多大區别。
而且,這輿論是借了鬼神的名義,如果别人知道你是瞎說,恐怕會被撕成碎片。
對于甲胄這兩個東西趙凡也不是特别懂,尤其是頭盔,而對于護甲,趙凡還是通過一些影視劇知道不少。
漢代主要是以魚鱗甲為主,由小鐵片和布、皮縫紉而成,其制造成本相當高,也隻有軍官才穿得起,漢代普通士卒普遍還是以穿皮和木塊做成的片甲為主。
而曆史上護甲的變革最大的朝代則是唐代,前世趙凡看過相關資料,發現唐代的士兵穿的都是鎖子甲,以鐵鍊或繩索串聯起來的鐵片組成,平時可以脫下,好處是輕便防禦力高,缺點則是穿戴較為麻煩。
唐代軍官主要穿明光铠等護心甲,顧名思義,護心甲就是在背心與兇口位置有一大塊厚厚的鐵制或者銅制的護盾,也就是護心鏡,而其他部分則主要是皮甲,從唐代開始,儒将等大量出現,且不是每一個将領都需要沖鋒陷陣,為了避免敵軍的弓弩手射到高級軍官,穿戴護心甲就有效地保護住了兇口和背心這一大塊要害部位。
趙凡現在在畫的,就是鎖子甲和護心甲,他相信,以古人的智慧,一旦有所啟發還是有很大的幾率能夠将這些東西研制出來的。
現在自己擁有九縣之地,雖說都是小縣,但其中還是有不少木匠鐵匠,趙凡也打算從中挑選一百多人調進軍械制造所,大敵當前,于是開始了大搞軍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