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邪入體,多日未書,失禮之處,諸位海涵!
流感,比較嚴重,斷更多天,各位看官見諒啊!
不再贅言,書歸正傳。
彭羕獻了梓潼關,韓炜任命立了功的卓膺為梓潼太守留下。
而彭羕則跟随在韓炜身邊,出謀劃策。
一向高傲的彭羕來在了涼王大帳,瞬間被涼軍的軍容所震撼。
他見過益州最精銳之師,便是大都督張任麾下。
可涼軍儀仗,絕非等閑。
龍骧虎翼二營可謂上兵,其餘諸營更是各自有各自的特點,堪稱虎狼之師。
忽聽一聲傳喚:“彭羕觐見王駕!
”
彭羕進了中軍王帳,文東武西分列兩廂,一時間人傑齊聚,又是讓彭羕大開眼界。
涼王韓炜正襟危坐,華貴的冕旒,玄色的衮袍皆彰顯王者之息。
他一雙眼似睜不睜,好像根本沒看見彭羕。
韓炜左邊肅立着中軍大将軍典韋,頂盔掼甲,罩袍束帶,那金面之上并無表情,但卻不怒而威,手裡還捧着大涼鎮國寶劍:玄明。
右邊則站着謀主荀攸,一身素衫,顯得大道至簡。
他手裡拿着涼王禦賜的折扇,扇面之上乃韓炜親自題寫的“賢”字。
這也就意味着,荀攸正是招賢館的館主,彭羕此來也是要先拜入招賢館的。
這四謀主,分别有四扇,皆由韓炜親手題寫。
“謀、智、賢、明”四扇,分别與賈诩、郭嘉、荀攸、董昭。
而荀彧則另有一把,不在四扇之内,其為“閑”字,這也是韓炜對他的一種态度,意思是你就閑着吧,也挺好。
除了荀彧那一把,其餘這四把折扇可不一般,但凡三公以下的官職,憑此扇可任意裁撤,乃至斬首,不需要與韓炜知會,相當于有先斬後奏的權利。
不過,這也就是一種殊榮。
除了郭嘉外放荊州牧,或許還能用上。
剩下賈诩、董昭在朝中内閣,本就執掌官員任命;荀攸又跟在韓炜身邊,故而用這扇子的機會并不多。
但這足矣證明四謀主在韓炜心中的分量,況且這四謀之扇,韓炜已經昭告天下,大漢一十三州大小官吏人盡皆知。
彭羕一眼便看見了荀攸的“賢”字扇,心中無限向往,他的人生目标便是要成為韓炜身邊的謀主。
可現如今王駕當面,可容不得他多作思量,萬不可失禮,沖撞殿下,急忙恭恭敬敬的施禮下拜。
“彭羕,拜見涼王殿下,千歲,千千歲!
”
韓炜這才睜眼,淡淡說道:“下拜者可是梓潼太守彭羕?
”
“罪臣歸降來遲,還望涼王殿下恕罪。
”彭羕不敢擡頭。
韓炜擡手示意,言道:“彭使君獻關有功,何罪之有?
免禮,平身。
”
“謝涼王殿下!
”彭羕這才起身。
韓炜從袖中取出法正的書信說道:“永年呐,這法孝直在信中再三褒薦,道你是不可多得的謀略之士,孤信得過孝直,自然也信得過你。
你且看看,當今之勢該當如何?
”
彭羕順着韓炜所指的沙盤走去,端詳少時,言道:“大王,竊以為如今有兩策可行。
”
“哦?
此處皆為孤之心腹肱骨,你可詳盡道來。
”韓炜環視一周,說道。
彭羕這才說道:“如今梓潼關已下,大王往西可取綿陽、涪城、綿竹、廣漢乃至直取成都。
不過,若如此,倒是顯得太急,兵荒馬亂,戰火荼毒,劉璋在蜀中頗得民心,若他死心塌地與大王為敵,緻使民心向背,有損大王愛民如子的仁義之望。
”
荀攸暗暗稱贊彭羕,一搖折扇接着問道:“此計确實太急,永年可有緩策?
”
彭羕朝荀攸恭敬一禮:“在老師面前,不敢造次!
”
韓炜也是點了點頭,覺得彭羕孺子可教。
當真是個聰明人!
荀攸将折扇一合,笑了笑:“哈哈,你但講無妨。
”
彭羕這才施禮之後,又言道:“若要緩策,便向北,倒可奇襲江油、汶山,此二地若得手,萬事俱備,數郡合圍,最後便可将益州的兵馬大都督張任,困死在沓中。
張任若敗,想必劉璋定然膽寒,又有張松、法正為内應,勢必能說服劉璋獻出成都投降。
劉璋若降,叫其張榜安民,民心則穩。
如此,益州可定。
”
韓炜點了點頭,說道:“彭永年果然是川中才俊!
此二策與孤不謀而合。
孤意,先破張任,以決後顧之憂。
”
言畢,韓炜立即排兵布陣:“麹義,你攜先登營先攻江油,孤給你三日時間,務必拿下!
”
“末将得令!
”麹義領命而走,下去準備了。
“其餘人馬,随孤直奔汶山,勢必一舉拿下!
”韓炜拍案而起,喝道。
随後,大軍拔寨,即赴汶山而去。
行軍路上,彭羕與韓炜進言道:“大王,這汶山郡乃是蚺氐之故地,内中我漢人少之又少,可謂蠻夷之地。
而這個部族,規法極嚴,又以母黨而貴,怕是……”
韓炜直笑道:“嘿嘿,婦人當政?
不外女王乎?
孤還少這些番邦女王作妃子呢!
”
荀攸聽後,亦是撫須而笑:“哈哈,永年呐,你多慮了。
我家大王,可是向來不懼所謂的女王、女帝呢!
”
典韋也是在一旁打趣道:“大王放心,老典願為先鋒,擒下那勞什子蠻族女王,獻于帳中!
”
韓炜嗤之以鼻道:“老典,孤可告訴你,若是這勞什子女王長相跟你相仿,孤可是要将她賜予你呀!
”
典韋一聽,連連搖頭,一帶馬缰,灰溜溜走了,隻留下一句:“大王稍候,老典去探探路。
”
擴展内容:
《三國志·魏志》卷30載:“蚺氐”。
實即指的冉國,那時的大民族主義者鄙視少數民族,往往在名字旁加上蟲字、犬字,又把羌與氐常常混稱,所以寫出“蚺氐”二字。
後代引用的,都說他即是“冉夷”,但他原文并無“駹”字,這是冉為一國的旁證。
《後漢書》八十六卷載:“冉駹夷……法嚴,貴母黨”。
《史記》載:“漢武帝,北逐匈奴,西逐諸羌……。
冉駹夷者,武帝所開,以為汶山郡……,其山有六夷、七羌、九氐各有部落。
”
《山海經·中次九經》中作了描繪:“凡岷山之首,自女幾山至于賈超之山,凡十六山,三千五百裡。
其神狀皆馬身而龍首”。
馬頭龍或馬身龍首的神,應該是冉、駹人的形象。
或是信奉馬頭龍的冉人和駹人,為岷江上遊的遠古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