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生 都市言情 重生嫡女不追夫,攝政王毛遂自薦

第906章

  顯國公臉上的笑容淡了一些,他也沒想到軍機房裡頭的水這樣深。

  原以為,皇上想利用軍機房進一步加強對五軍衙門的掌控。

  沒成想,齊王高舉着整改甘隴衛的大旗,公然在甘隴地方衛所,推行了按田納稅的新制,觸犯了大多勳貴世家的利益。

  最初還一些貴族不滿齊王改制,倒向了顯國公府。

  顯國公在朝中煽風點火,在地方制造混亂,隻等鬧出了民亂,解散軍機房,一掃太後黨的頹勢。

  本來事情進行的很順利,但誰也沒想到,一群丁多田少,或根本無田的賤民和軍戶,集結了更大的聲勢,各地相繼爆發了民怨。

  這是所有人都始料未及的。

  畢竟,在那些土豪鄉紳們眼裡,這群賤民不過是他們踩在腳下的爛泥,想怎麼欺壓,怎麼壓榨都成......

  朝中那些勳貴,壓根就沒将賤民放在眼裡。

  齊王殿下公然在朝堂之中說:“半部《論語》治天下,終究淺薄了一些,諸位回頭仔細讀讀《道德經》,也該明白,什麼是民之輕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故居高而不善下者,終會落入深淵。”

  此言一出朝中一片嘩然。

  《道德經》體現的是民本核心。

  民之輕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意指上位者為了奉養自己,把民脂民膏都搜刮淨了,百姓才輕生冒死,不畏死。

  當下各地暴發的反抗現象,便是“輕生冒死”的行為。

  以其上求生之厚,民不畏死,意指當老百姓為了生存求活,不再怕死了,那麼統治者用剝奪其生命的方式來威吓,将沒有任何作用了。

  勳貴們不要想着鎮壓,那樣隻會官逼民反,鬧出叛亂。

  《道德經》貴為諸經之首,是因其是一本集立身,為人、治事、治國為一體的宏大經書。

  勳貴們意識到大勢已去,又紛紛倒戈了齊王。

  正巧這時,宮門開了......顯國公甩了一把袖子,大步進了西側門緊挨着禦道的大門走進去。

  按照禮制,西側兩門是王孫貴族的通道,依照品級,理該齊王殿下先行才是,但顯國公從未遵守過這個禮制。

  早朝開始後,張緻甯開始難受了。

  唐進堯又奏報了糧倉案的進展,一天一折,從不落下。

  甘隴一帶屯田整改後,地方亂象頻出,大理寺不久前收到密告,位于甘州地區的明糧倉,實際儲糧數量,與上報朝廷的儲糧數量不符,唐進堯收到密告之後,當即派了定國公府的密探,前去查探。

  好家夥!

  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

  明糧倉上報朝廷的糧儲數量是八萬石,但實際儲糧數量隻有三萬石,整整五萬石糧食不翼而飛,按一石糧食一百斤來計算,就是五百萬斤。

  前有大興糧倉丢糧十萬石,現有甘州糧倉少糧五萬石。

  簡直震驚朝野。

  帝王勃然大怒,一腳将張緻甯踹倒在地,吩咐四衛營:“脫了他的烏紗帽,押回張府,派兵嚴加看管。”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