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良澤越聽越氣,單憑一個上門道士的幾句話,就讓她的女兒去當尼姑,這讓他怎麼不生氣。
林姨娘看向老夫人道:“我看何道長不像是騙子,若相府真的有妖,還是除了為好。”
雲老夫人聞言有些動容,她本就信佛相信鬼神之說,又因為那白玉觀音的事情,心裡一直有道坎。
“大小姐空口無憑還是不要亂說,老夫人乃是福澤深厚之人,先前那妖怪相對府裡的人下手,若不是有寶物擋了一劫,怕是府中已經有人因此喪命。”何道長冷笑道。
雲老夫人一聽這話,兩眼一黑險些暈了過去,石嬷嬷連忙讓人把椅子擡過來扶着老夫人坐下。過了好一會兒,人才緩過勁來?
“阿澤!你還要護着這個妖孽不成?她是七月十五出生,本就不詳!克死了自己的生母,如今還要來讨命!我們雲家上輩子這是做的什麼孽啊!”雲老夫人聲音顫抖,指着雲良澤怒道。
雲良澤本不信這些,可是又不能直接忤逆老夫人,隻得愧疚看向雲錦曦,“你剛才說的可有什麼證據?”
“父親,女兒自有證據。”雲錦曦将那地上的符紙拿了起來,“這原本是道長拿出來的顯妖符,本來是要貼在我身上,可是他貼在了道長身上也顯靈了。道長方才說是沾染了妖氣才會這樣,錦曦卻不認同,我看明明是沾了酒才顯靈罷了?是不是何道長?”
一聽這話,何道長才正真慌了神,他也是偶然間才發現這個竅門,行走多年用它不知道騙過了多少人,沒想到在一個小丫頭面前折了跟頭。
雲錦曦将那符紙完浸在水中,讓湘兒展示給衆人看,原本紅黃不均的符紙,在衆人的注視下變得全紅。
“何道長剛才念的咒,錦曦剛巧在書上也見過。這淨天地神咒中斬妖縛邪,度鬼萬千,被道長背成了斬妖縛邪,度鬼千萬。好歹是個道長,怎麼這咒語還不如我這個丫頭記得勞?”
雲錦曦話還未說完,那道士見大勢已去,便知道自己逃不過一劫,已然跪在地上磕頭認罪,“小人一時鬼迷心竅,還望相爺開恩!”
“好一個鬼迷心竅,不知道誰給你的膽,把注意打到了丞相府的頭上,若是你說出實情,父親寬厚說不定還會饒你一命!”雲錦曦的聲音句句打在林姨娘的心裡,林嬷嬷也緊張的看着跪在地上的人。
何道長忙從懷裡掏出一把銀票,“小的不知,那人蒙着面看不到長相,隻是讓小的來相府,事成之後還有銀子。”
聽了這話林姨娘和身邊的嬷嬷都松了一口氣,好在當初她留了一個心眼,怕就怕這人憑着感覺認了出來。
雲老夫人看着那地上的銀子,心裡也猜出來了答案,想到那鎏金的擺件,還有之前的白玉觀音,再看向林姨娘是眼裡滿是失望。
“父親這件事您怎麼看?”雲錦曦轉身看向雲良澤詢問道。事情明顯是針對她,可是雲錦曦卻不想髒了自己的手。
“将人送到官府,想來這些年他也騙了不少,不能再讓他出來害人。”雲良澤說完便扶着老夫人進房。
院子裡的鬧劇随着真相水落石出已經結束,至于林姨娘要如何像雲老夫人解釋鎏金擺件的詩,雲錦曦沒有興趣知道。回到梅苑,雲錦曦興緻勃勃的将這一出好戲寫在紙上,十幾天後這封信便回出現在北涼的軍營裡。
祥瑞堂内,老夫人冷眼看着跪在地上哭着梨花帶雨的林姨娘。
“姑母,真的不是侄女做的這件事。大小姐和陸家結了親,京中眼紅的大有人在,如何就能說是我讓人陷害她。”林姨娘的一聲姑母,喚起老夫人的舊時回憶。
那時她為了讓兒子好好考功名,将人送到了蘇州學院。那時候自己孤苦伶仃,是林雙雙陪在自己的身邊照顧着。後來兒子考上狀元,新婚燕爾。她便做主讓林雙雙進了門,雖是一個妾室,在府裡的地位有自己撐腰也不比正室低。
“那擺件你又怎麼解釋?”雲老夫人歎了一口氣,終究是跟着自己那麼長時間的人,比起那道士她更相信林姨娘。
林姨娘跪在地上又磕了一個響頭,“這事是妾身的錯,得知老夫人要回來,便讓下人們去布置屋子。丫鬟們不識貨,錯把鎏金的當成純金擺件,後來等妾身發現的時候,姑母已經住了進來。親身見姑母對着擺件頗為喜愛,便不忍說出實情,怕姑母空歡喜一場。”
“當真?”雲老夫人懷疑的看向林姨娘。
林姨娘跪着往前挪了幾步,抱住雲老夫人的大腿哭道:“雙雙怎麼會騙姑母您呢!若不是有姑母,雙雙也不會走到今天!”
雲老夫人耳根子軟,尤其是對一直百般讨好自己的林氏,隻見她擺擺手道:“你先回去吧,再過些日子沈家小姐便回嫁過來,該怎麼做不用我教你。”
林姨娘咬了咬牙道:“是,妾身一定會操持好家務,等沈小姐嫁過來後将中饋交到她手中。”
雲老夫人嗯了一聲,便不再看向地上的人。林姨娘自覺多說無益,便離開了祥瑞堂。事情很快便傳到了梅苑,湘兒納悶的問道:“小姐,老爺要娶沈家二小姐的事,為什麼我們都不知道?您之前聽到消息了嗎?”
雲錦曦輕笑,有林姨娘刻意掩蓋消息,這府中又有幾個知道,“父親續弦的事,身為子女不便多問。這事兒你讓下面的人也不要亂說。”
“可是小姐你就不好奇這未來的相爺夫人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嗎?這京都想嫁進來的那麼多,為什麼偏偏是沈家?”湘兒八卦的問道。當初她們一群小丫頭,可是私底下讨論了大半天。
“沈家是京都有名的書香門第,這沈小姐自然是知書達禮的人。娶妻娶賢,想來我這未來的嫡母是個賢良淑德之人。”雲錦曦還有一點沒有說明,這沈家二小姐和自己的母親倒是有許多相似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