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生 都市言情 我成殺豬匠了,你說我是真千金

第一卷:默認 第40章 全村出動

  “那我們現在就去挖!”村民們一聽挖藥材就能賣錢,哪還坐得住呀,一個個站起身就準備往山上沖。

  “你們都等一等!”王宏傑連忙喊住衆人,“你們知道要挖什麼藥材嗎?知道怎麼挖嗎?”

  幾個問題一抛出來,村民們就立馬傻眼了。

  是啊,他們這些人鬥大的字不認識一個,更别說認識藥材了。

  萬一采了一些有毒的,給人吃出什麼毛病來,還得被抓去坐牢。

  看大家都冷靜下來,王宏傑才繼續開口。

  “在上山挖藥材之前,還得讓蘇同志給大家培訓一下藥材的基本知識,隻有認識了藥材的村民才能夠獲得上山的資格。”

  這個是蘇苗苗之前跟王宏傑提的建議。

  畢竟村民們一旦知道藥材可以換錢,肯定都急不可耐的要上山。

  但很多人都沒有藥理知識,藥材都認不全,就放任他們去山上随意亂挖,到時候不僅挖不到藥材,反而會損壞山林。

  所以蘇苗苗就跟王宏傑說了,必須要認識藥材的村民才能上山。

  王宏傑很佩服蘇苗苗能考慮到這麼周全,隻對這個小丫頭更加的另眼相待。

  再一次感慨京市那樣的地方個個是人傑。

  “還要學習?可我們這些人都不認得字呀。”村民一聽這話就有些打退堂鼓了。

  蘇苗苗适時上前:“大家都不用緊張,這不是讓大家去認字寫文章,隻是認識一些藥材罷了。”

  “大家都能夠認識小麥花生玉米,認這些藥材自然不在話下。”

  “畢竟連小孩子都能學得會的東西,你們又怎麼可能會學不會呢?”

  蘇苗苗這話一出,大家就又恢複了一些信心。

  是啊,連小孩子都能學得會的東西,他們大人又怎麼可能學不會呢?

  “那我們現在就開始吧。”有人大聲喊道。

  早點認全藥材就能早點上山。

  “大家不用着急,這麼多人聚在一起,上課難免不方便。我們先按照10人一組自由組合隊伍,到時候我會給每個組都安排老師,手把手的教你們如何認藥材,挖藥材。”蘇苗苗揚聲。

  衆人也沒有置喙蘇苗苗的話,畢竟剛剛村長可是說了,那5塊錢就是她賣藥材賣回來的。

  于是大家都開始跟着遠近關系分組。

  基本上都是一家一個組,多的或少的就再由旁親湊一起。

  不到10分鐘,村民們就分組完成了。

  蘇苗苗數了一下,大概有30多組。

  石碼頭村不算大,全部居民加起來也就差不多300來人。

  排除一些行動能力不方便的老人和孩子,總共也就33組。

  蘇苗苗讓他們每個組都自己推薦出一個組長來,組長學會之後再回去教自己的組員。

  這樣效率就會大大提升。

  組長由趙老頭親自教授,虎子帶着他的小蘿蔔隊在旁輔助。

  一開始,那些大人看着虎子他們這群小孩,都覺得是在耽誤事兒。

  可當虎子能精準地叫出每一種藥材的名字以及特性時,那些大人也就不敢再多話了。

  一個個都學的極其認真。

  王宏傑看到這一幕,隻覺得眼眶有些發酸。

  又怕丢臉,隻得硬生生的把這股酸澀咽了回去。

  蘇苗苗反倒是成了這群人中間最閑的一個。

  “苗苗,那我們呢?”可就在這個時候,一道詢問聲突然在他身後響起。

  蘇苗苗一回頭就看到了站在她身後的唐春蘭以及霍家其他人。

  “你們沒有分組嗎?”蘇苗苗有點詫異。

  “沒人願意跟我們家一起。”唐春蘭歎氣。

  雖然說,這藥材的生意是蘇苗苗想出來的,可大家還是有點忌憚于霍家的身份。

  一個個都想着能别挨着就别挨着。

  “沒事,我們一家一組也可以。”蘇苗苗自然知道村民的心思。

  她倒是也不怪他們,石碼頭村的村民已經很和善了,他以前聽說過,像他們這種下放的改造分子,到下放地點後,都會受到很多挫折和虐待。

  甚至有很多人受不住直接尋死。

  可石碼頭村的村民隻是離他們遠一點,卻從未有過苛待。

  這已經是一種難得的善良了,誰不想保全自己及家人呢。

  不過這麼被排擠,也不方便她後續的計劃。

  不知道組織給她的獎勵什麼時候才能下來,有了組織的認可,這種情況或許就能夠好很多。

  “嗯!我們家一組!”霍家人也都是心兇寬闊的,并不會因為别人的看法就自怨自艾。

  蘇苗苗親自教霍家人如何認草藥挖藥材。

  而這又讓她不得不佩服霍家人的基因,從老到少,每個人的學習能力都強的吓人。

  每種藥材蘇苗苗幾乎都隻用介紹一遍,他們就能夠記住。

  這樣的人才不應該繼續留在地裡掰玉米棒子,應該在更需要他們的地方發光發亮。

  蘇苗苗暗想自己的腳步應該要快一點了。

  蘇苗苗這組小隊學習進展是最快的,當天下午,蘇苗苗就帶着他們,和虎子那群小蘿蔔頭進了一趟山。

  回來的時候,每個人的背簍裡幾乎都是滿滿當當的。

  村裡的村民們看到這一幕一個個都羨慕到不行。

  畢竟等藥材賣出去以後買了糧食回來,都是按照貢獻值分配的。

  藥材挖的多分的糧食也多,一個個學習得更認真了。

  那天晚上,幾乎家家都點上了難得的煤油燈,整個村都挑燈識藥。

  在這種積極的學習态度,很快就有村民小組通過了趙老頭和蘇苗苗的考核,獲得上山的資格。

  有了第一組就有了第二組,不到三天的時間裡,三十多個小組就全部都通過了考核。

  上山挖藥材的人多了,曬藥材的人就少了。

  更重要的是,炮制藥材是一個非常細緻的活。

  炮制的手法不對,藥材的藥性就會大打折扣。

  這技藝也不是一時半會兒就能學會的,蘇苗苗和趙老頭為了不浪費藥材,隻得兩人擔起了這個重任。

  曬藥材的工位就空了下來,蘇苗苗想起那些每天坐在家門口麻木的老人,就跟趙老頭說了一聲。

  那些老頭老太太們一聽自己還能幫上忙,頓時腰也不痛了,腿也不酸了,幹的那叫一個熱火朝天。

  石碼頭村幾乎全村動員,簡直比秋收還要來的熱鬧。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