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7章 幫靜華公主
喬若依一大早就遞上了帖子,入了長樂宮。
喬錦娘用早膳時,光顧著聽喬若依罵人了。
「長公主和林墨太不是人了,昨日林墨新婚,他們竟然在我的房內……」喬若依到底是個小姑娘,紅了臉,繼續憤憤不平道「我的那些聖賢書全臟死了!」
「我恨不得把我房內的所有東西都給燒了扔了,姐姐,你說天下男子怎麼都是這麼薄倖的呢?渺渺姐孤女一個被父兄牽連已是夠可憐了。
新婚之日,林墨竟然還這般欺負她,在聖賢之地裡毀了我的聖賢書!」
喬錦娘放下了勺子道:「靜華此事做得是愚蠢至極,她好歹也是堂堂長公主,怎麼會如此自甘墮落呢?」
靜華此事做得太有失公主的身份了,區區一個男人罷了,她現在以長公主之尊和秦渺渺共侍一夫,連個名分都沒有。
不過,此事在大棠公主之中也不是頭一次了。
先皇有個姐姐當年也就是和小半個朝堂的朝臣都有一腿,有個性烈的朝臣夫人還因此鬧上過太宗皇帝那裡呢。
史書對那位公主描寫是極其得不堪的……
喬若依應著道:「是啊,靜華公主做的太過分了。」
喬錦娘命人去請來了靜華,靜華是過了一個時辰之後才倉促進了長樂宮之中的,「皇後娘娘尋我前來有何吩咐?」
喬錦娘道:「姐姐的私人之事,我本不該多說什麼的,隻是我們終究是一家人,我實在是不忍心看著姐姐一直走錯路。
姐姐乃是高高在上的公主,何必自甘墮落去做一個人人咒罵的外室呢?」
靜華福身道:「皇後的教誨我清楚,隻是皇後不知我和林墨的感情深厚,若是能夠光明正大在一道,我們也不會如此……」
「世間有什麼不能光明正大在一起的,說起來都是有割捨不下的東西罷了!」
喬錦娘一語中的地說道,「既然有割捨不下就說明在彼此心中也不是最重要的。」
靜華說著:「有些東西的確是無法割捨的。
皇後不要見氣,若是日後您的女兒愛上了一個全家都指望著他的男子,卻不能長相廝守之時,您會怎麼辦?」
喬錦娘微蹙著眉頭。
靜華道:「錯的一直不是我和林墨,是大棠朝對於公主們的規矩,是這個世間對於女子的極度不公罷了。」
喬錦娘淡淡的抿了一口茶。
靜華說著:「父皇為何禪位給陛下,皇後可知其中的緣由?
父皇明明還是正值壯年,雖然有些陳疾在身,未必就不能處理國事要退位了。」
喬錦娘看向靜華道:「你知曉緣由?」
靜華道:「父皇禪讓皇位之前,眾臣一直勸著陛下納妃,連父皇都不能破了六宮唯獨一後的規矩,所以索性不如就讓陛下頭疼。
可皇後又覺得陛下如今六宮獨寵一後的能堅持多久?
這些群臣暫時消停了,說不定過幾日又會舊事重提了。
更不用說我們這些公主,從出生就註定要犧牲掉美滿幸福的婚事。
皇家的規矩,不是說改就能改的!」
「也不盡然是一出生就註定了犧牲,秦駙馬與壽安姑姑不也是鶼鰈情深嗎?」
喬錦娘問道。
靜華說著,「滿大棠也就這麼一對,也是因為壽安姑姑受寵,秦駙馬又甘願給壽安姑姑為奴罷了。
有些時候我會想,當年的壽安姑姑是不是真心愛著秦駙馬的?
若是真心愛著,怎麼會情願自個兒的夫君為了自己犧牲大好的前程呢?」
靜華眼角旁落下了一滴淚道:「我知曉,我這麼做會對不起秦渺渺,可我實在是沒有法子了,皇後,我喜歡林墨整整十五年了……」
「怎麼能夠說捨棄就捨棄呢?有時候我寧可是死在了隴西,這樣倒也好。」
喬錦娘滿不是滋味地說著:「皇姐千萬別想這般傻事,我也不想要責怪你,隻是替你覺得可惜罷了。正如你所說,我也是想要有一個女兒的。
現在的你所經歷的,也可能是我女兒將來會經歷的,我想要幫你。」
靜華聽到喬錦娘最後五個字,不敢置信地望著喬錦娘,「你真的願意幫我?你可知曉著意味著什麼?太祖留下來的規矩豈是你說能改就能改的?」
喬錦娘緩緩道:「為何不能試一試呢?皇姐都願意自甘墮落地做人人喊打的外室了,為何不想著名正言順地嫁給林墨,成全了你多年來的夙願呢?」
靜華道:「可我又有什麼辦法呢?陛下再是寵愛您,也未必會改掉這個太祖就定下來的規矩。」
喬錦娘說著,「總會有辦法的。」
雖然這話喬錦娘也未必能夠保證,不過她隻能想著法子出來。
畢竟,或許正如福祿說得那樣,公主處境慘成這幅模樣,哪個公主願意投胎過來呢?
幫靜華,也就是幫她未來的女兒,亦或者是未來的孫女……
陸宸下了早朝就往長樂宮之中來處理政事。
喬錦娘便把昨夜放在在西山上的事情說給了陸宸聽。
「唉,有什麼方法,才能夠讓皇姐與林墨正大光明在一起,且林墨也不用辭官呢?」
陸宸聞言道:「錦娘,此事並非是皇姐與林墨兩人之間的事情,而是自太祖以來的規矩,太祖立下這個規矩的原因,最重要的是當時前朝時期與太祖之事都有公主夥同駙馬謀逆。」
「綏朝更因駙馬娶了公主謀逆成功,改了朝代,而後雖然被撥亂反正但是綏朝的氣數已盡……沒過多久就成了大棠的天下。」
喬錦娘皺眉道:「王爺還能娶位份高的王妃呢,怎麼不把王妃的家世一起給禁了?說到底還不是怕公主謀逆,到時候江山改姓別人家的姓氏!」
陸宸應著:「太祖定下旨意的時候,確實是有這個顧慮。」
喬錦娘嘆氣道:「可是真若是能夠謀逆成功,必定是君主不仁的時候,百姓民不聊生才能謀逆成功。
前些時候懷王謀逆,最終不過就是一個笑話,因為百姓和樂,隻有少數幾人貪圖富貴的才會去成為懷王黨羽而已。
可這謀逆之罪卻怪在公主嫁給了有權有勢的駙馬身上,而非是怪罪當初前朝君主不仁,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