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8章 陛下要易儲
喬錦娘自以為說的已經很明顯了,留在宮中的不乏有些存了些要入東宮心思的官家女子。
「既然愚鈍,宮中留不得愚鈍的人!」喬錦娘絲毫不給她留有任何顏面。
「我爹還是山南節度使,太子妃……」
喬錦娘輕笑一聲道:「你是想要與我拼爹嗎?」
她說出口,總覺得自個兒有幾分秋月居士筆下話本子之中,仗勢欺人寵妃的味道,但這個小妹妹也著實是可笑。
那山南節度使之女聞言,委屈地落淚,太子妃當著皇後娘娘的面拿著喬家的權勢說事,皇後一定會懲處太子妃的。
可是,隻聽著周皇後淺淺一笑道:「若是覺得你父皇拼不過她爹爹,也可拼拼娘的。」
喬錦娘感激地看向周皇後,她剛才脫口而出就後悔了,隻是懷著身孕又熱又被氣笑了就說了出來。
幸好婆婆非但沒有怪罪,還為她找補,否則那些文人禦史可要上摺子了。
一眾秀女都低下了頭,收起了心中那些小心思。
畢竟不論是家世容貌還是皇太孫,她們都是比拼不過的,何必再去惹太子妃的嫌棄呢,不如在宮中做個女官。
正如太子妃所說的那樣,女子自強自立,出宮後的日子未必會差。
山南節度使的嫡長女都被趕出,由太子妃敲上了一個愚蠢之名,誰還敢惹出是非來。
很多希冀這次選秀能讓太子選幾個人充盈太子後宮的官員們,見真的是選宮女,鋪天蓋地如同雪花一般的摺子也都放上了惠臨帝的書桌。
惠臨帝翻一本,扔一本,一旁的周皇後撿著奏摺道:「你也該高興才是,如今都是這樣的奏摺隻能說明我大棠風調雨順,各地無災,才能都是這樣的摺子。」
惠臨帝道:「怎麼就沒事了?謝家獻書編纂不是事情?新出的商律不是事情?西涼既然成了屬國,與西涼邊境通商頒布律法也是事。
還有懷王謀逆一事牽連到的那些官位還沒有都替補完呢。
國事一大堆,竟然還有林相那個老匹夫說是朕六宮獨寵才讓宸兒也不納妃的……」
皇後道:「林相說得也是。」
惠臨帝道:「朕以為他們這些年算是消停了,原來是等著在宸兒這裡堵著朕呢,你瞧瞧,就連彈劾齊王妃楚王妃也都有了,明裡暗裡的說朕有了一個壞榜樣。」
「看著就眼睛疼!」
皇後將奏摺一一放在了惠臨帝的案桌上,道:「宸兒也長大了,這兩年你也看到了,他處理起奏摺來也是極好的,如今不如就讓宸兒去頭疼吧?
聽錦娘說起臨安江南水鄉的美食,我總想去親自嘗嘗的,趁著這會兒尚且年輕,也可動動,你不如就讓宸兒監國。
你我一起去遊山玩水微服私訪,看看大棠江山的美景,許你還能寫出不少傳世之詩詞來。見見風土人情行俠仗義,何必如此苦惱呢。」
惠臨帝道:「這話若不是你說出口,怕是腦袋都沒了,你怎麼也學得錦娘這般大膽了,你明知朕……」
「陛下真有這個本事,那就來砍我這個腦袋就是了,陛下的賢名天下皆知,史書已經會給陛下留下惠臨盛世的美譽了,何必糾結於權勢不放,一輩子困在這裡呢?」
周皇後道:「當年入宮的時候我可羨慕姐姐可以遊歷天下了,不像我都沒有去過幾個地方,就連錦娘去的地方也要比我多些。」
惠臨帝沉聲道:「你且容朕思慮一下,宸兒他到底失蹤三年,不知能不能一人擔得起此大任。」
「隻是監國罷了,擔不起此大任,你我再回來就是了。」
惠臨帝道:「這小白眼狼娶了媳婦忘了爹娘,就該讓他受受朕的不容易了。」
東宮之中,喬錦娘總覺得這幾日眼皮跳得厲害。
「左眼跳財,娘娘這是要發財了。」綠荷給喬錦娘端來補品說著。
喬錦娘:「可我跳得是右眼。」
玉燕笑笑道:「那娘娘就是要發大財了。」
喬錦娘:「許是昨日看多了邱月寫的話本子而已,哪裡有這麼迷信。」
此時紅菱進來傳遞著一個喬老夫人覲見的消息給喬錦娘,喬錦娘連連宣著喬老夫人入內。
喬老夫人來時帶來了不少嬰兒所穿的衣裳,有男有女的。
喬老夫人寒暄了好幾句之後,才說明了來意:「太子妃娘娘臨盆在即,不該來叨擾您的。
隻是,近日裡陛下傳召了各地藩王,各地節度使與各地大官前來長安。
還將在洛陽的宗親之中的老恭王也請回了長安。
徐家的人還在路上就收到了聖旨趕回長安。這怕是長安城之中要出大事了,不知娘娘可有聽聞什麼風聲吶?」
喬錦娘這幾日放寬了心,一心隻等著生產,不曾聽說宮外又這種事。
喬老夫人道:「此事陛下做的隱秘,我也是受到了徐家的信一打聽才知曉的,陛下傳的都是密旨。」
喬錦娘道:「陛下宣召他們這些人來長安,莫非是要禪位?」
喬老夫人大驚失色道:「錦娘,這話,你怎麼敢說出口的?」
喬老夫人把目光掃向了一旁的宮女,狠狠地告誡了一番,讓她們不得洩露半點風聲。
錦娘感受著孩子踢自個兒的感覺道:「那還能是什麼?難不成是父皇要易儲了?」
喬老夫人點頭道:「徐家的猜測便是如此,喬家素來忠誠,錦娘,祖母對不起你未能為你謀劃前程,也幫不上你與太子什麼,隻是護住你們安康並不難。
你要勸勸殿下不可魯莽行事,到底是有著父子情誼的。
先皇當年為太子時也被廢棄過,可最後還是成了皇帝。」
喬錦娘勸道:「祖母不必自咎,謀逆之事我也不會做的。」
而後又疑惑著,「隻是不應該啊,昨日在母後宮中用膳之時還好好的,易儲的話,又能易給誰呢?」
縱觀父皇如今那些皇子,又有哪個能比得上陸宸的?
齊王妃為了納妾和齊王妃天天在王府鬧騰,楚王如今對楚王妃鞍前馬後,魯王蠢笨連宮宴都極少參加,庸王在西北挖鐵礦,懷王已是被砍頭。
算來算去,有能力做儲君的,也隻有肅王了。
不過遷都洛陽之時,肅王本是留守長安護住長安的,懷王兵馬都不曾前來,他就帶著皇長孫逃去洛陽,縱使有些才能,立儲也未免難以服眾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