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翻舊賬
皇後輕輕搖頭一笑,「你們年輕人可真會玩,思思乖,日後不許喊哥哥了,就喊殿下吧。」
喬錦娘倒是不至於這麼大方,既然陸宸和皇後都已經開口了,她也著實不想聽到鴿子的叫聲了。
周思思紅著眼眶道:「可是思思自小就是叫哥哥的吶……」
皇後哄著道,「你若是叫宸兒哥哥,叫你哥哥也叫哥哥,這兩人在一起豈不是就弄混了?日後都叫殿下吧。」
周思思吧嗒吧嗒得落了眼淚,似乎是受了極大的委屈一般。
皇後也不慣著周思思道:「你若再哭,日後姑母可就不許你再來宮中了!」
周思思這才委委屈屈地止住了眼淚,但還是巴巴的抿著唇。
中宮這邊用完膳,陸宸便帶著喬錦娘回了東宮。
見著陸宸並沒有把她帶到晞兒學習的宮殿,反倒是進了寢宮,她便提防著看著陸宸道,「你不帶我去見晞兒嗎?」
「他正在讀書呢,你去了,他便要分心,我陪你睡一會兒午覺,等會送你出宮。」
喬錦娘捂緊著自己的領口,「我可不信你的話,我如今還要管著侯府,我得先回侯府去了。」
陸宸道:「我在你眼中儘是這般急色的人?」
「你難道不是?」喬錦娘反問道,「以往在臨安時你……」
喬錦娘羞的都不知如何開口。
陸宸摸摸鼻子道:「你若不答應,我定不會碰你的。」
喬錦娘這才鬆懈了下來道:「你就這麼閑?不是說要對付庸王嗎?你還有空閑來陪我午歇?」
陸宸嗯了一聲,「左右夜裡也可以忙的。」
父皇進不了母後宮中,天天忙活到半夜,他便是成了父皇的出氣筒,天天都要陪著父皇處理政事,白日裡陪一會兒她也並無不妥。
喬錦娘問著陸宸道:「那個周思思當真是隻有六七歲?我怎麼覺得不像呢?」
喬錦娘隻是覺得周思思瞧著實在是不像是六七歲孩子的做法。
但或許也是因為人家六七歲就比較早熟聰慧?
陸宸道:「小時候她落水之後,太醫說便說智力會一直停留在六七歲,她的行事也一直是孩子一般的行徑。
你若是在意她,我也不許她叫哥哥了,獨你可以叫我哥哥。」
喬錦娘:「呸,誰要叫你哥哥了,我自個兒又不是沒有哥哥。」
「你哪裡來的哥哥?」陸宸問著喬錦娘,「別說什麼那八竿子都打不到的表哥。」
喬錦娘:「……怎麼就八竿子打不著了,李贇是我二嬸的侄子,又不是什麼八竿子打不到的親戚。」
陸宸氣惱道:「你還提?」
喬錦娘無畏道:「怎得不準提,我還沒有和你算賬呢!」
陸宸疑惑道:「什麼賬?我不是不許周思思叫表哥了嗎?」
喬錦娘道:「那鴿子精才不至於讓我找你算賬。
我問你,你當初恢復記憶之後為何都不透露一下你是太子的身份?
既然你說休書不是你寫的,你也不該是怕你入贅之事敗露,那你為何不和我明說你的身份?」
陸宸:「……」
喬錦娘輕哼一聲,「你要埋怨我和別的表哥定親時,且先看看你自個兒的所作所為吧,即便我今日裡有十七八個其他的哥哥,你也是自作自受!」
「送我回侯府去,我是真要去管理侯府。」
陸宸對著錦娘道:「對不起,錦娘。」
喬錦娘道:「我答應你元宵節後入宮,可不是一定要入的。你若是要和我說什麼表哥之事,那就把舊賬都算個明白,我再找其他的表哥嫁了也不是不可。」
陸宸道:「我真沒在意李贇……」
喬錦娘:「你竟然不在意我要嫁給他人?」
陸宸:「……」
合著他說什麼都是錯的。
他瞧出了喬錦娘就是故意的,索性也就不解釋了,畢竟不論這麼解釋,她都能挑出錯來。
便隻能討好道:「東宮的庫房之中有著不少的寶貝,你來都來了,就挑些回去吧,還有管家也勞累,你記得多歇息。待侯府長輩回來後,我再帶你去長安城外登高散心。」
喬錦娘輕哼:「算你識趣。」
……
喬錦娘不曾想,侯夫人與侯爺一去便是大半個月,喬老夫人也是在山上待了大半個月才下山。
侯夫人回來時的臉色比去時要好看了不少,而喬侯爺是眼見著憔悴了不少。
侯夫人得知喬若依生母沒了,對著喬若依好一番愧疚,「都怪我當時被鄭家所蠱惑,讓你嫁給鄭博,否則她也不至於走的這麼快。」
喬若依道:「母親,不怨您的,我知曉害死姨娘的是錢氏……」
喬若依將目光看向了安遠侯,喬錦娘說的對,那些妻妾所爭,最後得意的都是男子。
錢氏在後院興風作浪,沒有安遠侯的倚仗是不可能的。
喬若依便道:「母親,您上次說要和離,若是您和離了,一定要記得把女兒給帶上。」
安遠侯蹙眉,怎麼他兩個親生女兒就知道慫恿著母親和離?喬錦娘也就罷了,喬若依怎麼也就犯了糊塗。
侯夫人對著安遠侯道:「若依倒是提醒了我,侯爺,我們尋個時間和離了吧!」
安遠侯連解釋道:「那木淺淺與我真的無幹,我連碰都沒有碰過她,給她贖身不過就是為了與她哥哥兄弟一場,不忍心她輪落風塵!」
侯夫人聽著解釋道:「侯爺,我根本就不在乎木淺淺,我隻是覺得自己太蠢。
為了一群豺狼虎豹的家人,與一個妾侍爭根本就不存在的寵愛,而在侯府過著可笑的日子,最後落得兩個女兒都不是親生的下場。
如今真相大白,我好不容易尋回自己的女兒,我不想再做侯夫人了,我隻想要做鄭曉。」
喬錦娘聽著母親的話,鬆了一口氣,母親可算是硬氣了一回。
喬侯爺道:「和離豈不是鬧笑話嗎?你還懷著孩子,這時候和離什麼?木淺淺之事我已與你解釋了,隻是氣你隨意處置若依婚事罷了。」
鄭曉握緊著手道:「我要和離豈不是也如了侯爺您的願?畢竟從一開始,你就從未想過要娶我!
若不嫁給你,我也不至於一個女兒流落在外十八年才能相認,也不至於十六年後才知道我的小女兒已死了!」
喬若依在一旁煽風點火道:「女兒從未怪過母親讓女兒嫁給鄭博,畢竟若不是當初錢氏算計您,讓您迫不得已回去娘家生產,您也不會對鄭家愧疚了。而父親呢,卻在您踏入鬼門關艱難生產後,還寵著錢氏。」
鄭曉流了一行淚,「侯爺,連若依都看得明明白白,和離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