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生 都市言情 鬼帝狂後:廢材庶小姐

149過後再見

  

  一聲姐姐逗得如月哈哈笑,唬的賈氏狠狠打了兒子的屁股兩下:「渾說什麼哪。要叫主子!」

  如月忙制止道:「別打他。這個性子我喜歡,對了,威武不能屈,貧賤不能移這話是誰教你的?」

  大柱子揉去鼻涕道:「俺聽鄉裡的先生說的就記住了。」

  如月問賈氏:「你讓他上學了?」

  賈氏道:「俺家那麼窮連飯都吃不飽,那裡有閑錢讓他上學堂。還不是平日偷懶不做事,自己去偷聽來的。為這事兒可沒少挨打呢。可過後又去!」

  如月微笑著問他:「你還知道什麼呢?」

  大柱子得意道,「俺知道的可多了。先生教的那些學生不會,俺都會。主子,俺給你背一首詩,」說著這半大小子清了清嗓子,放聲背誦道:「趙客縵胡纓,吳鉤霜雪明。銀鞍照白馬,颯沓如流星。十步殺一人,千裡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竟洋洋灑灑將一首《俠客行》背了下來!

  還沒等驚訝的如月問話,濟蘭挑開門簾進來,他看著大柱子道:「誰家的先生竟教這樣的詩?」

  賈氏以為小主人生氣,便苦著臉告饒又讓兒子跪下,大柱子卻絲毫不怕,反而好奇的看著濟蘭道:「不是先生教的,是一個學生拿這詩去討教先生,卻被先生罵了。我聽他念得好聽就記住了。」

  如月問道:「你知道這是什麼意思嗎?」

  大柱子道:「就是有個人是大俠,他殺了壞人,因為本事高別人沒法子抓他。俺可喜歡這樣的人啦。多厲害!」

  濟蘭問道:「你想做這樣的人?」

  大柱子道:「是!俺要是有那麼好的功夫就可以保護俺娘,殺光那些壞人讓他們欺負不了別人!」

  如月濟蘭互相看了一眼,賈氏的眼淚都快嚇出來了,她一巴掌扇到兒子後腦勺上,「說什麼混話呢!」

  濟蘭打量了一下這孩子,半蹲下來看著他臉上的那道疤痕道:「怎麼受的傷?」

  大柱子道:「有個男人想欺負俺娘,俺拿槳打他,把他打倒水裡去啦,不過還是讓他用刀子劃到臉了,嘿嘿,小傷而已,沒啥的!」

  濟蘭點頭,他看著賈氏道:「這孩子挺好的,你若願意,我就讓他去學堂學些東西,若是閑了也教他些防身的功夫,你意下如何?」

  賈氏驚得不言語,大柱子驚奇的看著濟蘭。濟蘭但笑問道:「你可願意呢?」

  大柱子使勁點頭,濟蘭道:「那好,今日我安排一下,明兒我就讓盤金送你去學堂。是了,上了學就該有大名,嗯,你既喜歡那首詩,不如就叫趙縵纓吧。」

  大柱子喜得咧開了豁了牙的嘴,跳著拍手道:「娘,俺有大名啦!」

  賈氏喜極而泣,跪下重重叩了頭。如月笑的眉眼彎彎,她小聲對濟蘭道:「哥哥真是大善人啊。謝謝你。」

  濟蘭莞爾,他亦小聲道:「這孩子的身骨不錯,教些武術讓他防身是一,其二將來亦可用到。」

  如月微怔,她想起了琅東臨,大約也是這個意思吧,養著當心腹啊,自家哥哥真真好打算!

  來到吳縣後,琅府諸人都是一片忙碌第一百二十九章文氏內容。稍有空閑甄氏卻又會帶上如月去李府做客,隻是李家近日也要準備接駕的事,她們多是轉著彎去看望李府的老祖宗文氏。這個有名的蘇州李家和江寧曹家相差不多,也是皇上的包衣奴才,江南的世家。能靠上如此大山如月深深覺得定是祖上積德,不是這兩家在照拂琅家的日子怎會過的如此滋潤?所以每次同甄氏去李府,如月都做足了準備。

  話說李家老太太,也就是做過康熙乳母的文氏並沒有住在織造府裡而是在吳縣老宅,一般老人都喜歡含飴弄孫,可這位老太太就不甚喜歡吵鬧,所以這間宅子常年都幽靜的很,連孩子的喧鬧聲都聽不到。李府老宅挨著甄家舊宅,離琅府新宅卻是不近,坐馬車也得大半個時辰。這日如月隨著甄氏再次前來拜訪文老太太,她是聰明人知道該怎麼討好老人,就收斂了活潑完美的保持了閨秀的正規禮儀,不刻意的說著奉承話討好文氏,較之同坐的少女們,文氏顯然更欣賞有學識事事能說到點子上的如月。

  在如月看來文氏喜歡甄玉潔大約是真心的,每每都會拉著她的手噓寒問暖,喜愛的跟什麼似地,也總誇如月生的有福氣,待她就和自家孫女,逢年過節紅包沒少給。如月仔細觀察了這個老太太,她初見其人時覺得文氏是個心兇豁達的人,心寬人體胖,富富態態的,不像常年舊疾纏身的樣子。但接觸的多了就會發現文氏絕對的精明,人雖老腦子清楚的很,全府上下大小事情門清。這點同曹府的孫老太太完全不同。孫氏是真正的不管事兒,在府裡頤養天年的。說來他們都曾做過康熙帝的保姆,不過文氏是李煦的生母,但孫氏卻是曹寅的嫡母。其他的事如月不清楚,隻是通過現世小說記得康熙對他們這兩家都非常信任,在看百家講壇時有老師說過織造衙門除了正常業務,還要給朝廷當密探的。信任程度可見一斑!

  如月又通過甄氏了解到:李煦的祖上本姓姜,清軍破關時其父被俘。歸於李西泉,這才易姓為李。李煦生於順治十二年,長曹寅三歲。康熙十七年初任韶州府知府,後調浙江寧波府知府,以後又任暢春苑總管。康熙三十二年改任蘇州織造,後來又任兩淮巡鹽禦史,與曹寅輪番更替。他隨母信佛,為人親和,多做修路鋪橋之善事,人稱李佛子,後人形容曹以明察,李以寬和。無煩擾以樹威,風清吏肅,可見他的官聲也是不錯的。

  李煦有一妻兩妾,嫡妻韓氏在老宅照顧老太太,她生有一個女兒,叫做李敏,十四歲。側室詹氏生有一子,大名叫做李鼎。六歲,他們隨李煦在織造府中居住。另一個妾菀氏現正懷著身孕,也在老宅將養,據說李煦還有兩個外室,人沒有領回來。卻把子女都交給嫡妻養著了,有三女一子。大女兒十三,最小的兒子才在襁褓中。他們也住在老宅。

  現下如月就在正屋被文氏擁著坐在上首,甄氏很滿意女兒的表現,她在適合的時間說了自己的擔憂。老人是什麼閱歷,聞弦音知雅意,就笑道:

  「你急什麼急,她才多大。我看這是個有福氣的丫頭,比你要強。將來即使我家的姑娘們說不定都比不上她呢。」

  甄氏隻當文氏說的是寬慰之語,但在座的被比較的姑娘們心裡就不痛快起來,他們都偷偷去看如月,想什麼的都有。如月感受著眼刀,心裡也在感慨:這戲演得真肉麻,真不曉得文氏是怎麼想的。說她看不上李敏吧,總帶在身邊習佛參道的,說不待見那幾個來路不正的孫女們吧待遇又沒有偏差,所以還真是看不出來這位老太太的真心呢。

  老人愛回憶也愛嘮叨,很快又說到了當年甄老爺子怎麼救治的自己,自己能活到現在多虧了甄家,做人就要知恩圖報等等,如月看出那些年輕姑娘們流露出來的不耐煩,心說這話不知是說給誰聽,她們的母親倒都是明白事兒的,順著老人的話茬感念舊事。甄氏也適宜的應兩句話,聽得很認真。每到這時如月就會想自己這位便宜外公甄秦到底是怎麼樣的人呢,話裡話外總覺得他不是尋常人,還有自己的外婆,似乎是個大美人而且是個大才女,可惜英年早逝了。每次文老太太隻說外公不怎麼說起外婆,即使提到也是一句帶過,這很令人遐想啊,莫不是又有隱情?

  私下裡如月和甄氏沒少討論過這兩個從沒見過面的親人,如此出眾居然沒有什麼家世背景,似乎突然就憑空出現在蘇州府了,又突然的置辦起了家業。如果說是因為甄秦做過禦醫,他和李家有舊,那交情的建立就定發生在京師,可為了什麼好好的禦醫不做,就什麼都不要的攜妻來到江南了呢第一百二十九章文氏內容。如果說甄秦的過往甄氏還算知道些皮毛,可外婆的以前完全就沒人知道了,隻曉得她叫澹寧。蘇錦的記憶裡甄氏自幼喪母,她的父親有生之年裡都在懷念她的母親,也說過她是多麼出色,可就是從來不提澹寧的家世。

  如月曾猜測說不定這二人是私逃的,不被家裡人認可,所以就不提以前了。可是若這樣背德之人,講究規矩禮儀的李家和曹家又怎麼會那麼對他們呢。處處照應僅因為救命之恩嗎?甄氏深表懷疑,如月也想不明白了。懷疑歸懷疑,到底是過去的人和事了,現在隻要把這棵大樹傍好才是正理。

  天擦黑的時候甄氏帶著如月離去了,留下了一大堆的禮物,韓氏闆著臉讓人收了進去,她並不覺得這些水粉有多好,雖然詹氏菀氏那兩個小賤人總對此讚不絕口愛的跟什麼似地,還有什麼改良版的衣服!那麼花俏,她也不喜歡,倒是府裡的姑娘們都稀罕的不行。那麼會拍老太太的馬屁。又從李府不知得了多少好處了,不就是承了父親的餘蔭嗎,天知道她心裡在打什麼鬼主意呢!

  李敏知道母親不高興,她冷笑著瞥了韓氏一眼,同是三十多歲的女人,甄氏看上去要比母親年輕的多,人活絡也美貌,從細節處能看出她的品味。母親呢。成天不知道拾掇自己,總是怨天尤人的樣子,難怪父親總看她不上。李敏看了眼自己的手腕,那裡系著如月送的手編飾品,奇怪的花樣,一朵朵小小的茶花綴在其中,素淡而新穎。確實漂亮,可她現在隻想揪下來扔了!她非常在意文氏對如月的態度,她真有那麼好嗎?好到說要是能做自己孫女就好了,這是在嫌自己做的還不夠出色嗎?

  文氏輕輕咳嗽了一下,李敏回過神來馬上躬身扶著老太太起來去佛堂,韓氏見了也忙換過丫鬟扶著老太太的另一邊手。其他人都按著規矩徑自散了。去各自房裡進晚飯。而他們早已跟著老祖宗習慣了過午不食的規矩,不多時祖孫三代來到佛堂,文氏習慣的走到觀音像前,李敏立刻從丫鬟手裡端過銅盆讓祖母凈手,又拿過巾子拭乾凈。文氏突然拍了拍長孫女的手問道:「敏兒為何心緒不寧?」

  李敏怔了怔,蒼白的臉上顯出一絲紅暈,她的母親生怕女兒說錯話,忙道:「可是身體不適?」

  文氏也沒看兒媳。隻是徑自接過丫鬟遞過來的香跪在佛前禮拜了一番。起身後,由李敏扶著坐到床上,文氏拉著她的手讓她坐下,細細看了看孫女,見她鼻尖都緊張的出了汗。不禁嘆道:「你這個脾氣呀,真是……為何每次琅家太太來你都那麼彆扭?」

  李敏咬唇不語。韓氏急道:「母親,哪有這事兒。敏兒不會的。」

  文氏好笑般的盯著韓氏道:「你也別裝了,你教的女兒,她這樣不就是平日聽你說的太多嗎?」

  韓氏的臉頓時紅了,她正想解釋,卻聽文氏道:「我知你不喜玉潔的性子,嫌她失了規矩太過輕佻,是商家之女不欲交往,也嫌我待她太好了。可是如此?」

  韓氏垂下了頭,澀聲道:「母親睿智,事事逃不過您的法眼。媳婦是有些看不慣甄玉潔。她太能鬧騰,若不想做寡婦不想守節找個好人家嫁了相夫教子也不是不可以,可上回我給她提了她卻不在意的回拒了,真不曉得她是個什麼意思,吊在半道不上不下,不是等著世人說閑話嗎。還有紋錦的事兒,雖說詹氏的家事輪不到我管,可這不是明擺著不給咱們家面子!有些話我也早想給母親說了,就是不好開口。琅老爺子對您有恩,咱們家可也沒少幫他女兒,這麼多年兩兩相抵也該淡下來了。走那麼近,她一個商婦,名聲又不那麼好,媳婦怕對老爺的聲譽有礙。」

  文氏一直合著眼聽,聽到最後一句,她笑了。「媳婦啊,其實你還是在意玉潔跟李容交好吧。」

  韓氏一聽這話臉色變了,她尷尬著解釋道:「怎麼會。三妹妹是極好的,我怎麼會……」

  文氏哼了一聲道:「你真當我老的什麼都不知道?這些年你耿耿於懷的不就是東哥兒太過在意容兒,輕忽了你?她是對你冷淡,但也冷的有理,想想你自己做的那些事吧,別說我是她母親就說我偏袒。唉,當初讓她嫁曹寅是我的主意,東哥兒娶你也有萬般不得以,他的本意如何你是知道的,她要恨你我也是沒法子的,說來容兒的性子外冷內熱,又知書達理,雖說不是我親生的,若不是……」她嘆息道:「是我對她不起,更對不住我那個大妹子,她的女兒我沒照顧好啊第一百二十九章文氏內容。容兒不願回來見我,更不想見東哥兒,待你冷漠也是情有可原。」

  說罷,文氏看看神色複雜的韓氏又看看垂頭靜默的李敏,正色道:「不過時過境遷,你們的孩子都那麼大了,往事再提無意。隻是一點,往後不管心裡怎麼想,在玉潔那裡你們少給她做臉子看!都給我存著點恭謹,記住沒有她父親就沒有我這條老命,救命之恩一輩子來還並不過分。」

  韓氏李敏都斂容正色應了,文氏嘆道:「行了,我想一個人靜靜,海蘭留下,你們都退下。」

  少頃佛堂中人都退下了,黑暗中一個滿頭華髮穿著旗裝的老嬤嬤走了出來,她輕輕上前,手裡捧著一卷經書。文氏依禮拜過菩薩又念了一會兒《地藏本院經》,她也似心緒不寧般的停下誦讀,發起了呆,海蘭並不說話,有些意外的看著自家主子。過了許久才聽她問道:「這幾日也不知是不是見玉潔這個小妮子見的多了,怎麼老夢到澹寧呢。」

  海蘭道:「太夫人,這正是日有所思夜有所夢。」

  文氏嗯了聲,忽然道:「我瞧著玉潔她家的那個小丫頭很是面善,之前總想不起來她像誰。因為後日要去府裡準備接駕,今兒槐花在收拾東西時她和幾個丫頭提到萬歲爺南巡到了太湖,體恤百姓疾苦肅查地方官吏之事,還提到了那位貴人到彌陀寺放生,我忽然就想到了原委……這都多少年了,又要見到她老人家啦。」她無限感慨的嘆息一聲,「玉潔還是有福的,雖說早年把罪也受夠了,現下卻是好的。」說完文氏笑了笑,閉目養神一會兒,重新又讀起了經書。海蘭繼續保持著沉默。

  文氏此時所讀正是地藏本院經上卷第一品,婆羅門女問鬼王無毒:地獄何在?無毒答曰:三海之內,是大地獄,其數百千,各各差別。所謂大者,具有十八。次有五百,苦毒無量。次有千百,亦無量苦。

  時值康熙南巡,江南較之往時更為喧鬧,兩江三府人人所說皆是皇帝軼事、官家八卦第一百三十章南巡內容。在如月看來這比現世中央領導來某省視察的陣仗要華麗的多:禦道以文磚鋪路,休憩處自設有大營。街道鬧市道路洗滌乾淨,張燈結綵。水道商船民船皆停,隻留下皇家官家的船隻通行,除了皇帝所乘禦舟,還有糧庭司之舟,安富艫、翔鳳艇等大船,另外更有諸多載物和隨從的官兵船,運河上金碧輝煌和烏鴉鴉的都是舟船第一百三十章南巡內容。兩岸則是聲勢浩大的拉縴侍衛。南巡時不僅是各地府衙嚴陣以待,鹽商茶商等大戶人家都重修園姜,以待被幸,好光耀門楣,平頭百姓在官府的號召下製造出一片繁華景象,他們隨馬足趨瞻,或沿路結搭彩棚,或是陳水嬉戲,此時也不拘男女,都湧來觀瞻帝王聖容,撲地跪下三呼萬歲,實在是熱鬧。

  如月也好奇也去看熱鬧,可一見到人頭攢動旌旗鋪天,就沒勇氣擠過去觀賞老康,隻得站著高處眺看,但見遠處金燦燦龍袍加身的康熙騎在馬上,帶刀侍衛們在後護駕,還有幾千人的騎兵排成長龍似的隊伍跟著,有拿軍旗的,有拿旌旗的,還有拿天蓋和萬民傘的以及牌坊樓閣上無數裝飾品,處處飄帶流蘇,遍地花團錦簇。如月似乎也看到了數字軍團,隻是離的太遠了,搞不清到底是親王世子還是皇子貝勒的,美醜更是看不清楚。所以當康熙駐足江寧織造府,之後去拜謁明太祖陵題字「治隆唐宋」殿額,江南巡撫宋葷、江寧織造曹寅準備奉旨修葺陵墓時,如月已回到了吳縣。

  人間四月天。江南地暖,此時的蘇州府正是百花盡數開放,奼紫嫣紅明媚動人之時。琅府「桃源」別業後面的桃姜亦是紅霞成片,蔚為壯觀,引得不少遊人來此賞花。如月繪了數幅桃花圖,有國畫寫意的煙雨桃姜,也有濃墨重彩的春融爛漫,她更是yy著畫了許多濟蘭花下練劍或是和雪竹手談的虛擬圖景。看到兒子『美不勝收』的樣子甄氏無語,濟蘭黑線無奈。他們本以為對如月時不時的花癡免疫了,可她總有出人意料之舉,淡定若濟蘭也不得不半怒著讓妹妹把自己的畫像從牆上取下來。

  在吳縣住的這段時間如月心情歡愉了很多,甄氏心疼女兒對她有所放任,於是琅府大小姐翻身做主,她穿男裝外出遊玩的次數更為頻繁。這裡的下人都以為甄嘉是如月的堂兄來這裡給甄氏幫忙,如月暗笑也不解釋,知情的誰也不敢說明。

  濟蘭很是後悔教會了妹妹易容術,見她不肖似女兒家的倜儻舉動,看她騎在馬上引弓射箭的颯爽,結交朋友時的豪爽。他不由開始擔心起來,即使再不理會禮教,可這樣下去誰敢娶她?到時真嫁不出罪過豈不大了!如月卻還勸哥哥說自己就要接甄氏的班做琅家不嫁的大姑奶奶了,傳宗接代的重任就交給哥哥你了,弄得濟蘭哭笑不得第一百三十章南巡內容。如此琅家三爺的名聲在蘇州府地界漸漸起來,她正值少艾妙齡,生的妍麗,喜穿鮮艷新裝。為人親和豪爽,於是好事之人奉上外號:芳菲公子。

  四月中旬後吳縣淅淅瀝瀝的一直在下雨,好不容易等到天晴了,如月約著濟蘭去寒山寺遊玩,什麼都準備好了。結果出發前濟蘭收到了孫若穙的書信說曾經的同窗從京師回來,說大家要吃酒聚會。於是濟蘭給程潛告了兩日假又答應妹妹回來後再一同出遊,少年攜著美酒一人一騎輕裝簡行而去。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