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3章第四百三十三科普
不管京城那邊如何,錢雋按照設想,領導茂城一步一步往前走,三年下來,比剛來的時候,有著翻天覆地的變化,連芒果和桂圓,都和幾個商家女子交了朋友,還稱讚過其中一個的兄長,說他兇有丘壑,精明強幹——那人隻有秀才功名,十六歲父親出海沒有回來,被迫放棄學業,支撐家庭,現在,是茂城數得著的幾個富豪。
若是前幾年在京城,再能幹的商人,也算不得高貴的,見了宗室和高官的人家,都得唯唯諾諾低頭哈腰,哪裡敢和芒果桂圓這樣的貴女說話?他就是敢,桂圓和芒果也不會搭理。
這就是觀念變化,並且,這種變化,還隨著京城官員越來越多悄悄涉足海外貿易,而傳了過去,京城貴女在一起,自然最愛攀比,以前,沒錢的人家,還擺出清貴模樣,照樣得人尊重,現在,門第高家事窮的人都不敢出門。
以前,好些人家,有了錢,便拚命供一個孩子讀書,妄圖改變門第,有錢沒功名的人家,總會讓人看不起,現在,事情反過來,窮秀才才最讓人看不起,有功名沒錢,還不如有錢沒功名呢。
於是,有了錢的人,便覺得自己有本事,可這一身的本事,除了賺錢,沒辦法換來其他,比如權勢,是男人,尤其是能幹的男人,誰不想出人頭地?沒錢的想賺錢,有錢的,就開始想其他了。
巨榮朝先祖定下的規矩,是不可以買官賣官的,有錢人想要更進一步的慾望越來越大,而科舉取士,做了官的人,很多卻根本不會管理,隻會諂媚逢迎,捧高踩低。
這些變化,落在有心人眼裡,比如王英誠,立刻就變成攻擊錢雋的把柄,但也不知為何,太子和皇帝無動於衷,文謹還在擔心呢,原因揭曉了——永昌帝駕崩了,原來這個一直把錢雋當賊防的老皇帝,最後一年裡糊裡糊塗的,腦子根本不能思考了,而太子那邊,文謹還當他忙著準備登基,沒顧上,卻沒想到是另外有原因。
周丹娘接到文謹的信,把家務全部安排好,讓大兒子管著,自己和丈夫帶著小兒子來到茂城,一下船就看到滿城縞素,一打聽,老周和兒子就氣得跺腳——一年之內不許有娛樂,這不是要他們的命嗎?
文謹讓他們一家稍安勿躁,周家父子可以在家修改劇本,也可以創作新劇本,演員們也趁機加緊練功,並且,她讓周家父子教演員識字,這樣,劇本就不用一個字一句話的去教他們死記硬背了,而周丹娘,有了足夠的時間,去考察茂城,有針對的選擇自己要經營的項目。
安頓好了這邊,文謹全力投入報紙運營中。
太子錢灝琳即位,年號為泰順,這位以前大家很看好的皇位繼承者,卻讓大家失望了,他很不耐煩把精力用在枯燥的國事上,引起上下一片嘩然。
文謹和錢雋,趁機擴大戰果,加快手裡的小動作。
這一年,報紙發展最為迅猛,所有的娛樂都被取消,報紙忽然空前受人歡迎,上上下下的人,都不許歌舞宴請,沒事幹啊,隻有閱讀解悶了。
文謹徵稿來的連載小說,多是感人至深的言情戲,最受閨閣女子的歡迎,為了吸引男性讀者,她不得不親自操刀,用筆名「喚醒」,仿寫後世她看過的一些科幻小說,當然科技水平,還僅僅在出現電力、汽車等方面,就這些,已經讓那些有點錢希望生活更美好的男青年嚮往不已,連載開始不到十天,報社每天收到的讀者來信,就不下百十封,報紙的發行量猛漲,印刷機滿負荷工作也沒法滿足要求,文謹不得不請了一個水平高的工匠,指點著把印刷機械由人力變成畜力,由一頭蒙了眼睛的毛驢,帶動機器運動,印刷量增加到八千,依然有些供不應求。
文謹否定了祝新運再買一套印刷機的提議,而自己雇了幾個工匠,照著原物仿製一套,她還改了其中部分結構,讓印力得以提高,兩個月印刷機做成,投入生產,由牛來做動力,果然一天能印出一萬張,雖然報紙的發行量增大到一天一萬八千張,依然銷售一空。
因為紙價貴,每張報紙賣三文,以前幾乎沒利潤,靠微薄的廣告收入維持,現在發行量漲了,一張可以掙到一文錢,一天就是一萬八千文,摺合銀子為十六兩,再加上廣告收入也迅猛增加,一個月有一百多兩銀子,總合一月的利潤達六百多兩,文謹不差錢,對這些數據沒多大反應,祝新運看到賬房拿出的數據,激動得眼淚都流下來了——文謹給他十分之一的股份,一個月收入便是六十兩銀子,比他把房子租出去,一年六十兩多多了。
文謹也沒想到,她辦報紙的宗旨還沒達到,卻先賺了錢。這樣,反而更不容易引起人們的關注了,不久,茂城最大的書局——榮光印社也開始出報紙,和文謹內容一樣,正刊是八卦,刊登市井百態,東家兄弟打架、西家婆媳不和,副刊則登載小說,那邊請的寫手文筆超好,模仿著文謹,也寫電力、機器等,隻是他們的幻想,純粹就是瞎編,天馬行空,沒有科學依據。
文謹這邊報紙的銷量,開始受到影響,一個下雨天,竟然留下一百多份沒賣出去,祝新運很憂慮,唯恐這種不利的勢態繼續蔓延。
文謹教祝新運道:「模仿我們是阻攔不住的,唯有穩穩地站在市場潮流的最前端,才能保證我們的銷量,才能最終贏得市場。」
「可是,也有人寫科學幻想文了,我們,我們還能怎麼辦?」
「他那個,根本就不是科學幻想,是瞎編,你等著,我找人來教大家,什麼是科學。」
沒人知道喚醒是誰,都以為是文謹認識的某一位大才子,好些人都懷疑是京城翰林院的——大家都認為,翰林是學識最豐富的,卻不知是文謹親自操刀。
讀者很喜歡科幻文,但什麼是科幻文,沒人說清楚,人們連科學都不知道為何物,文謹見時機已經成熟,便在報紙的第一版,開始連載「科學」,版面分為數學、科學兩部分。
數學先從幾何教起,有讀者開始回信,文謹確定年輕人有跟從學習了,這才加入代數知識。
科學部分,文謹還都著力於實驗,既然她的科幻文,講了電力機械,她第一個實驗,便是關於電學的——靜電,然後是電磁感應,電磁現象,一邊實驗,一邊講解科幻小說裡出現的電機是怎麼回事,於是,追著看小說的讀者,不由恍然大悟,還有人寫信,指出榮光印社出的茂城新報上的科幻,都是錯的。
榮光印社的少東家榮高明,每日都看《茂城日報》,到了這時,才明白科學幻想,首先基於科學,不能說小說裡面的假設都對,但也不能都是瞎編的,但他的報紙,也已經有了銷量,硬著頭皮也要堅持下去,為了少被讀者指責,榮高明在家裡建了一個實驗室,每天堅持做《茂城日報》上面的實驗,同時,也讓他聘請寫科幻文的作者一起跟著做,那邊報紙的科幻文,很快便不再說得那麼離譜了。
祝新運看到《茂城早報》上面的科幻文,幾乎就是跟著這邊的科學實驗寫的,忍不住又去找文謹。
「沒關係,我們不怕模仿,越是模仿的人多,咱們報紙的影響才越大,你沒注意現在銷量不僅穩定了,還又有供不應求的趨勢?」
祝新運這才高興了:「這一回,我來負責咱們再造一套印刷機器。」
「好的。」匠人還是以前的,文謹認為,祝新運應該可以做出來,便毫不猶豫地點了頭。
為了應對增加銷量的計劃,文謹開始在每一個實驗末尾留一個問題,有獎徵集答案,最高獎項,便是一個月的報紙免費,這項措施,立刻引起了很多讀者的興趣,在一個多月後機器做出來時,印量增加,報紙也沒有出現滯銷現象。
轉眼,一年就這樣過去了,早就準備好,悄悄排演了兩部大戲的周家父子,隻等解禁,便準備開演。
在永昌帝駕崩周年忌日的第二天,文謹和錢雋帶著一家人,還邀請了這兩年多時間交的一些朋友,觀看《情天恨海》的試演。
不得不承認,丹娘的丈夫和二兒子周鐵力,天生就是吃文藝飯的,尤其是兒子,比他老爹本事還強,上一世經過電視劇蹂躪的文謹,本來都不怎麼能看進去戲曲的,結果最後被感動得淚流滿面,芒果和桂圓,雖然還是小孩子,但早慧的她們,多少知道些男女情意,大幕拉上,看到女主死了,男主出家,她倆難過得嗚嗚大哭,就連錢雋都說了一句:「這麼安排,也太慘了些。」
文謹帶著哭腔問:「你說,符合實情不?會不會讓人覺得太假,不真實?」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