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生 都市言情 逆流年代:從1970開始種田養家

第二百零七章 有錢有勢惹不起

  

  大魚澱、小魚澱這些村子,確實不像李家檯子這麼富裕,但要說連集資建一個養殖場的錢都湊不出來,那純屬瞎扯淡。

  永河縣地處華北大平原,歷來沒經過太大的災害,就算是59年,全國大災荒,也沒到顆粒無收的程度。

  什麼時候聽說過他們這裡的人,活不下去,出去逃荒的?

  更別說最近這幾年,一直風調雨順,糧食年年大豐收。

  李家檯子每年交完公糧,再留足了集體儲備糧之後,分下去的口糧一年比一年多。

  其他幾個村子就算是不像李家檯子的收成那麼好,但也不會相差太多。

  隻要家裡沒有太大的花銷,怎麼可能存不下錢。

  要知道,永河縣的彩禮之所以那麼高,就是大魚澱那邊最先刮起來的風。

  其他村子有樣學樣,導緻彩禮也是水漲船高。

  李學國自然也了結情況,隻不過……

  「想要從老百姓手裡拿出錢來,難啊!」

  「合著您覺得從李家檯子賬上拿錢就容易了?」

  李學國被李天明噎了一句,也沒話可說了。

  剛剛的想法確實很過分。

  本來幾個村的人就不對付,還要用李家檯子的錢,幫著他們發展。

  要是讓鄉親們知道是他的主意,還不得把他家的祖墳罵開裂了。

  「就當我沒說,他們想過好日子,一點兒不付出確實不像話!」

  聽李學國的意思,那幾個村子想找李家檯子借錢,卻根本沒考慮過要還。

  「天明,借錢的事,咱們就不提了,可如果養殖場建起來,你可不能看著不管。」

  這還賴上了唄!

  「那也得分什麼事,提供點兒技術指導沒問題,至於別的……叔,咱就不提了!」

  李天明直接把李學國後面的話,給堵了回去。

  離開鎮公社,李天明帶著一幫兄弟,耀武揚威的走了。

  這次算是加深了人們對李家檯子的印象,讓所有人都知道,李家檯子的人不好惹。

  有錢又有勢,連市裡的大領導都去過李家檯子好幾次。

  鎮上的頭頭說收拾就給收拾了,關鍵收拾完了,人家還一點兒事都沒有。

  往後遇上李家檯子的人,真得小心點兒了。

  「我咋和你說的,大蓮的婚事不著急,咱閨女在城裡端著鐵飯碗,幹啥非得找個供銷社得到售貨員,天明和你說的,你也一句沒聽進去。」

  李天明回到村裡,就去了三叔家,剛到門口就聽見兩口子在吵架。

  「你能怪我啊?又不是我讓他們來的,之前已經讓人給回了,誰知道他們家臉皮這麼厚,直接找上門來了。」

  李天明趕緊推門進去,再嗆嗆幾句,非得打起來不可。

  「三叔,三嬸兒,這是咋了?你們兩口子咋還吵起來了。」

  看到李天明,石淑玲也有點兒不好意思,更覺得委屈。

  「天明,你給三嬸兒評評理,我哪知道王家這麼不要臉,已經黃了的事,還上趕著登門提親,你三叔非得說是我的主意,我冤不冤啊!」

  李學工瞪了石淑玲一眼:「咋了?你還委屈上了。」

  「快別說了,事情都過去了,還提他幹啥!」

  說著,給李學工遞了一支煙。

  「天明,咋說的?王家人要是再來纏著大蓮,我可不饒他。」

  「沒事了。」

  李天明給點上煙。

  「連王懷義的老子,一塊兒收拾了一頓。」

  啥?

  李學工和石淑玲都是一愣。

  他們知道王炳忠是鎮上的領導。

  「這……不會出事吧?」

  「沒事,咱有理,怕啥?王懷義在供銷社的工作也給拿下了,我來就是說一聲,明天讓三紅去供銷社上班。」

  這是李天明和李學國要求的,想讓他放過王炳忠,不付出點兒代價可不行。

  既然王懷義的工作被擼了,總得有人頂上去。

  二蘭子在養殖場做飼養員,這次電風扇廠招工,三叔家就沒了名額,三紅在家閑著,正好讓她去頂了這個崗位。

  李天明提出來的時候,氣得李學國想罵街。

  鎮上的供銷社雖然是大集體性質,可同時也歸縣裡的物資局領導,售貨員屬於正式編製。

  放在過去,那可是吃皇糧的,每一個崗位都有無數雙眼睛盯著呢。

  李天明一句話就想把崗位要走,李學國能不生氣。

  可架不住李天明軟磨硬泡,大有不答應就不走了。

  整個就是一無賴。

  李學國被磨的沒了辦法,隻能點頭。

  「這……這不行,天明,三叔一家受你的好處太多了,不行,肯定不行。」

  石淑玲也跟著說道:「是啊,天明,曉雨和小蓉還在家閑著呢,讓她們去,三紅在家還能幫我幹點兒活。」

  「小蓉歲數小,曉雨懷著孕,每天去大柳鎮上班,得走十幾裡路,還是讓三紅去吧,三紅!」

  李天明剛才就看見,這丫頭在門口偷聽呢。

  聽到李天明在叫自己,三紅扭扭捏捏的進來了。

  都說龍生九子,各不相同。

  三叔家這四個姑娘,也是四個脾氣。

  大蓮老實窩囊、二蘭是個風風火火的性子,三紅精明會算計,四萍沒啥心眼兒,可活的就是個心寬。

  上輩子這四個堂妹,除了大蓮嫁錯了人,早早的去了,另外三個日子過得都不錯。

  特別是三紅,後來嫁到了於家村,改開以後兩口子做起了小生意,積累了一些家底後,又在新世紀代理電動車,在縣城裡有好幾個門臉兒。

  「不樂意去啊?你要是不樂意去,就讓你秀芝嫂子去。」

  「我沒……」

  李紅說著,看向了父母,她雖然很想去,但這件事還得讓父母拿主意。

  「行了,咱們一家人就不磨嘰了,定下來就讓三紅去。」

  石淑玲還是覺得這樣虧欠李天明的太多了。

  「天明,這讓三嬸兒說什麼好。」

  大蓮在城裡端上了鐵飯碗,二蘭子以後在養殖場也能有一份工資,現在又是三紅……

  「那就什麼都別說了,當初您也沒少照應我們,一家人不說兩家話,就這麼定了,可三紅咋上班,總不能整天來回走著吧?」

  李學工道:「等會兒我去鎮上買兩個車輪子,讓人給攢一輛自行車。」

  農村的自行車基本上都是自己攢,很少有買現成的。

  現在一輛飛鴿自行車差不多要180塊錢,還得有票才行。

  自己組裝的話,差不多100塊錢就夠了。

  「那行,就這樣,三嬸兒,等會兒天生回來跟他說一聲,明天早點兒起,和我去縣城。」

  明天要去縣城交豬崽和雞苗的錢。

  李天奕早就打過招呼了,今年可不能再賒賬了。

  都知道李家檯子賺了錢,再賒賬的話,縣裡的財政局那邊交代不過去。

  「三紅,以後要記著你天明哥的好。」

  轉天一大早,李天明吃過早飯,去了村支部,天生已經在等著了。

  從村裡的賬上提了錢,兄弟兩個就奔了縣城。

  到農業局找到李天奕,把錢交了,拿好收據。

  「天明,這麼多豬崽和雞苗,你們村真能忙活的過來?」

  今年養殖場擴大了規模,豬崽要了3000,雞苗要了。

  「這才哪到哪,要不是地方實在不夠,至少還得翻一番。」

  李天明這話可不是在吹牛,隻不過阻礙養殖場發展的不是地方,而是……

  誰知道明天的風往哪邊刮。

  最重要的是,飼料不好解決,附近幾個鎮糧站的麩糠,都讓他們給包圓了。

  還得搭不少豬草。

  「天奕哥,這雞苗你還得再給我準備隻,等7月份我就要。」

  去年雞大部分都是散養的,那樣的走地雞雖然肉質好,可成熟期太長。

  今年建了雞舍,到不了7月份就能出欄,到時候還得再補上。

  隻可惜,現在買不到白羽雞,否則的話,一年下來,光養雞,村裡的收入就能翻一倍都不止。

  「行,我就看你小子行,這事我給你辦。」

  辦好了手續,兄弟兩個準備打道回府,剛出來就遇上了大魚澱現在的村主任何老四。

  兩邊來農業局幹什麼的,彼此心知肚明。

  「看看人家,進衙門口的氣勢都不一樣。」

  能一樣嗎?

  且不說縣農業局的局長是李家人,肯定會有所關照。

  更重要的是……

  李家檯子有錢啊!

  有錢,又有勢,整個永河縣,李家人到哪都能橫著走。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