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生 都市言情 逆流年代:從1970開始種田養家

第二百零八章 還真給鼓搗出來了

  

  又過了一個星期,就在電風扇廠車間封頂的當天,一輛輛卡車開進了李家檯子。

  這麼大的動靜,連周圍幾個村子都被驚動了,紛紛過來看熱鬧。

  當看到車上裝的全都是豬崽,雞苗的時候,外村人又沒忍住心裡泛酸。

  看看李家檯子,再瞅瞅他們村。

  李天明這能人咋就沒生在他們村呢。

  他們幾個村為了建養殖場的事,反反覆復開了無數次村民大會。

  可到現在也沒定下個章程。

  最難解決的就是資金問題,向村民發起集資,雖然是學的李家檯子。

  但大傢夥誰也沒把握,這件事一定能辦成。

  萬一賠了呢?

  多年的積蓄全都打了水漂,往後的日子該怎麼過?

  就這麼猶豫來猶豫去的,商量了這麼長時間,也沒商量出個所以然。

  現在看著李家檯子又幹了起來,還一下子進了這麼多的豬崽,雞苗。

  他們哪能不眼紅。

  這邊忙著卸車,李天明也找到了孫嘉璐。

  「老孫,今年的任務更重了,養殖場這裡,還得你多費心。」

  「再重也不怕,我隻怕村裡給我的擔子輕。」

  像他們這種被打倒的FD學術權威,要是在別的地方,不但每天要幹又臟又累的重體力活,還要接受無休止的批鬥。

  每天吃不好,睡不好,經常有人會因為身體和精神上的壓力,扛不住選擇自我解脫。

  可就算是死了,也摘不掉頭上的帽子,還要被釘上一個「自絕於人民」的罪名,鬧不好還會連累家人。

  可在李家檯子,他們享受到的待遇,感覺就像是在做夢一樣。

  現在唯一的念頭就是,儘可能多的為村裡做貢獻,來回報善待他們的父老鄉親們。

  豬崽、雞苗,再加上養殖場自行繁殖的,工作量確實不小,相比去年,差不多翻了一倍,但孫嘉璐卻很有信心。

  去年積累了足夠的經驗,飼養員也都培養出來了。

  接下來就是按部就班的工作,定時清理,觀察生長情況,這些並不難。

  「天明!」

  這邊正說著,吳月華小跑著過來了,一把拉住了李天明的胳膊。

  「你跟我來。」

  著急忙慌的,這小老太太有啥事啊?

  走進吳月華和孫嘉璐的房間,李天明不禁被嚇了一跳。

  好傢夥的!

  咋把日子過成這樣了。

  地上擺滿了各種工具、材料,還有那張書桌也成了工作台。

  呃?

  那是什麼?

  桌子上一個方不方,圓不圓的東西吸引了李天明的注意。

  看著眼熟!

  等等!

  這個難道是……

  「吳老師,您還真給鼓搗出來了?」

  雖然模樣有點兒怪,但這分明就是個……

  電飯煲!

  難怪年前年後,李天明每次去海城,吳月華都會要一堆東西,什麼電子管、電阻、電容之類的。

  原來這小老太太給他憋了一個大的。

  李天明隻是按照自己理解的描述了一下電飯煲的功能和工作原理,沒想到吳月華居然真的做成了。

  機械專家的名頭,還真不是虛的。

  「你看看是不是這個東西,你當時說得太複雜了,還有好多不對的地方,其實電飯煲的工作原理沒你想的那麼神秘,主要就是由一個鍋和一個加熱裝置組成,加熱裝置通過電流使鍋體發熱,從而煮熟米飯。不過這種設計雖然能夠實現煮飯的功能,但缺乏精確的溫度控制,煮出的飯質量不穩,很容易燒糊了。」

  吳月華說著,直接上手,將電飯煲給拆開了。

  「我又加了一個溫控裝置,能夠在水沸騰後繼續加熱,至水分完全蒸發,然後自動斷電或進入保溫狀態。」

  牛啊!

  太牛了!

  隻是聽他胡說了幾句,這小老太太還能舉一反三,現在這個電飯煲差不多已經是個成熟產品了。

  「我們來試一下,昨天我已經試過了,總的來說,效果還是很不錯的。」

  吳月華說著,把孫嘉璐叫了進來。

  「淘米,煮飯!」

  這小老太太是個兩手不沾陽春水的。

  孫嘉璐知道吳月華要幹什麼,笑呵呵的去了。

  將淘好的米倒入鍋筒,然後加水,接上電源,開始加熱。

  「聲音這麼大?」

  通上電,整個電飯煲立刻嗡嗡作響,感覺隨時都會……

  爆炸!

  「這是試驗品,做工肯定會粗糙些,如果要生產的話,還需要經過反覆的實驗,才能定型。」

  有道理!

  李天明沒敢再廢話,聚精會神的盯著那個電飯煲。

  初代產品,不像後來經過多年發展後的成熟產品功能那麼多,暫時隻有煮飯的功能。

  過了整整30分鐘,單從時間上來看,這種電飯煲在農村完全沒有市場。

  但在城裡就不一樣了,隻要能確保安全性。

  雙職工家庭,早上出門上班前,將米放進鍋裡,中午回家就能吃上熱氣騰騰的大米飯,又省時又省力。

  啪!

  這動靜聽著就像是跳閘一樣。

  「好了嗎?」

  吳月華點點頭。

  「現在自動跳轉到了保溫功能。」

  哦!

  李天明聞言,他這個見多識廣,眼光領先了幾十年的人都不禁感覺很神奇。

  但是……

  「吳老師,是不是糊了啊?」

  李天明聞見了一股子糊味兒,再看電飯煲從邊緣縫隙飄出來的也不再是水蒸氣。

  吳月華也聞到了,反應過來,趕緊斷電。

  將電飯煲的蓋子啟開,一股子焦糊味兒在屋子裡瀰漫開來。

  鍋裡的米飯也微微泛黃。

  「可能是溫控系統還不夠精準,沒關係,隻要給我足夠的時間,我肯定能解決。」

  吳月華信誓旦旦的說道,關於這一點,李天明是絕對相信的。

  隻聽他說了一個功能,還有錯漏百出的工作原理,吳月華就能鼓搗出來一個半成品。

  成熟的產品,還會遠嗎?

  「吳老師,不著急,咱們慢慢來。」

  吳月華沒說話,隻是盯著那個電飯煲陷入了沉思。

  想著解決辦法。

  李天明見狀,也沒再打擾,叫孫嘉璐一起出去了。

  「老孫,回頭把你們之前住的那間屋子收拾出來,把吳老師的工作室搬過去,地上堆那麼多東西,不留神容易摔著,你們可是村裡的寶貝,千萬不能出事。」

  孫嘉璐也在為這件事犯難,李天明這麼說可是解決了他的大問題。

  「還有就是……千萬別讓吳老師累著,一定要嚴格控制她的工作時間。」

  郄國良、孫嘉璐他們是寶,吳月華這個小老太太更是寶中寶。

  要是累壞了身體,李天明可沒地方再找這麼一位專家。

  豬崽和雞苗都卸了車,按照事先計劃好的,分別趕去了相應的豬圈和雞舍。

  「天明,咱們村是越來越紅火了。」

  李學慶從工地那邊過來,看著原本空蕩蕩的豬圈、雞舍又填滿了,也是喜不自勝。

  「剛才不少鄉親都議論呢,今年分了紅,明年就蓋磚瓦房。」

  其實不用等到明年,現在村裡就有好幾家申請了宅基地,打算給家裡的孩子蓋房娶親呢。

  最受歡迎的地方正是大戲台後面那一片,誰都想和李天明住得近一些。

  「蓋新房好啊,去年咱爺倆還說,要把村裡土坯房都扒了呢。」

  等村裡人人都住上磚瓦房,好日子才算是真的來了。

  「天明!」

  正說著,郄國良又走了過來。

  「李主任也在,正好我有個事和你們商量一下。」

  說著遞過來一本書,正是李天明之前從市裡的圖書館借來,然後弄「丟」的。

  「這是啥?」

  李學慶雖然認識字,可讓他看書就有點兒難為人了。

  李天明接過那本書,看了兩行,大概也猜到了郄國良的想法。

  「老郄,你這是打算在村裡弄蔬菜大棚?」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