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5章 本宮不甘心又能怎樣
長春宮。
主殿暖閣內檀香裊裊,銀絲炭盆無聲地散發著融融暖意。
良妃端坐在臨窗的暖炕上,姿態依舊沉靜端莊,手中撚動著一串溫潤的菩提佛珠。
她指尖的動作舒緩,顆顆圓珠流轉,發出極有韻律的沙沙聲,彷彿能撫平世間的一切躁動。
若離垂首站在一旁,臉色卻微微發白,手指無意識地絞著帕子。
她覷著良妃的臉色,小心翼翼地低聲稟報:「娘娘,翊坤宮那邊……陛下不僅厚賞了諸多珍寶藥材,還……還親自恢復了敦嬪娘娘的封號……」
若離的聲音裡,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惶惑和後怕。
良妃撚動佛珠的手指,極其細微地停頓了一瞬。
這絲停頓短暫得如同錯覺,快得讓人無法捕捉。
隨即,她指尖的動作恢復如常,依舊是不疾不徐,沉穩從容。
良妃緩緩擡起眼,目光平靜地落在若離身上,眼神溫潤含悲,絲毫不見怒意,如同悲憫眾生的菩薩:「哦?」
「敦嬪妹妹……倒是因禍得福了。」
她語氣平和,聽不出絲毫波瀾,彷彿隻是在陳述一件再尋常不過的事。
若離心頭卻猛地一緊,膝蓋有些發軟。
她強自鎮定,聲音帶著請罪的意味:「是奴婢……奴婢辦事不力,請娘娘恕罪!」
「奴婢雖按娘娘的意思,讓三皇子『病』了一場,可他畢竟是陛下的皇長子,身份貴重。」
「奴婢……奴婢不敢對三皇子下狠手……隻求讓他病勢纏綿,引動風波……」
「誰曾想……」
若離頓了頓,臉上浮現出真實的驚悸和後怕:「誰曾想太醫們治療了這些日子,三皇子就好了起來……」
「更沒想到,敦嬪娘娘竟、竟能狠心割肉為引!」
「這份功勞和慈母的名聲,可不就落在了她身上!」
「陛下、陛下因此垂憐,也在情理之中了……」
良妃靜靜地聽著,臉上依舊是那副悲天憫人的神情。
她的目光轉向窗外,看著庭院裡覆著薄雪的枯枝,聲音帶著一絲洞察世情的悲涼:「割肉療疾,當真是感天動地!」
「隻是……三皇子終究並非敦嬪皿脈相連的親骨肉。她這份『慈母之心』,做到如此慘烈的地步,也未免……過於刻意了些。」
若離立刻心領神會,順著良妃的話頭,語氣裡帶上憤然和不齒:「娘娘說得是!」
「奴婢也覺得敦嬪娘娘這戲,演得太過了!」
「三皇子又不是她親生的,她犯得著對自己下那樣的狠手?不就是……不就是做給陛下看的麼!」
若離撇了撇嘴,聲音充滿了鄙夷:「您瞧瞧,這效果多好?珠玉珍寶,尊貴封號……這不全到手了!」
良妃聞言,輕輕嘆息一聲。
這聲嘆息悠長而沉重,彷彿承載著對虛偽世道的無盡失望:「是啊……」
「為了身外虛名,為了陛下垂憐,連自己的皿肉都能拿來當籌碼。敦嬪她……也真是煞費苦心,虛偽至極了。」
若離的指尖深深掐進掌心,聲音帶著濃濃的不甘和急切:「娘娘,那……那我們難道就這麼算了?」
「敦嬪娘娘如今得了陛下的憐惜,可她對宸貴妃娘娘的恨意,正是最盛的時候!」
「要不奴婢再去添把火,讓她……」
良妃端坐不動,目光落在桌上一卷攤開的《地藏本願經》上,指尖無意識地拂過紙頁邊緣。動作依舊輕緩,卻透著一絲難以言喻的滯澀。
「記住,凡事過猶不及。」
她的聲音平平響起,聽不出情緒,像在陳述一個與自己無關的道理:「此事能成,全因宸貴妃被年關盛典困住了手腳,分身乏術。」
「若此刻再動,待她稍有餘暇……」
良妃的目光終於從經卷上移開,落在若離因不甘而微微扭曲的臉上。
她的眼神平靜無波,卻讓若離瞬間感到一股冰冷的壓力:「以宸貴妃的心性、手段,焉能不查?」
良妃微微向後靠了靠,引枕上繁複的纏枝蓮紋,襯著她沉靜的側臉:「敦嬪與宸貴妃之間的梁子,早已是死結。根深蒂固,不在這一時一刻。」
「可是娘娘……」
若離幾乎要跺腳,聲音十分焦灼:「後天就是除夕了啊!」
「難道……難道我們就眼睜睜看著……看著宸貴妃娘娘一步登天,晉位皇貴妃嗎?!」
良妃搭在經卷邊緣的手指,輕輕地蜷縮了一下,指尖微微陷入柔軟的宣紙。
暖閣內一時靜得可怕。
「不甘心?」
她的聲音依舊沒什麼起伏,甚至帶上了一絲近乎自嘲的喟嘆:「本宮不甘心又能怎樣?」
良妃緩緩擡起眼,目光似乎穿透了厚重的宮牆,望向象徵著無上榮寵的鐘粹宮。眼底深處,終於洩出一絲被強行壓抑的寒意。
「宸貴妃有四皇子傍身,那是陛下最重視的皇子。」
「她輔佐陛下扳倒定國公府,為大周剷除心腹大患,此乃大功。」
「樁樁件件,鐵闆釘釘。便是朝中那些老頑固,也無人能置喙半句。」
每一個字砸在若離心上的同時,也砸在了良妃的心頭。
她說的這些話並非借口,而是冰冷的事實。
宸貴妃的崛起,已非後宮爭寵的小打小鬧。她走的每一步,都踩在了社稷功勛的基石之上,穩固得令人絕望……
良妃深吸了一口氣,強迫自己重新垂下眼簾,目光落回那捲《地藏本願經》上。彷彿要從救苦救難的經文裡,汲取一絲虛假的平靜。
「把尾巴收乾淨。」
她的聲音恢復了平日的沉穩,卻比冰還冷:「三皇子病中所有經手之物,接觸之人……一絲痕迹也不許留!」
若離看著良妃古井無波的側影,知道事已不可為。巨大的失落和怨毒,充斥在她心中。
她深深垂下頭,肩膀因不甘而微微顫抖,聲音艱澀地擠出:「……是。奴婢……遵命。」
若離一步步倒退著,沉重地退出了暖閣。
裡面隻剩下良妃一人。
她依舊保持著端坐的姿勢,目光定定地落在經卷上,彷彿在虔誠誦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