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赴宴
青雲樓,城中最大的酒樓,也是王家的支柱産業,日進鬥金。
青雲樓最好的包廂,紫韻閣中,王輝等人正相對而坐,留下首位,衆人桌前已經備好酒菜,靜等着張載。
張載帶着三人到時,已經是傍晚,此時本應該座無虛席的青雲樓,卻沒有一個食客,問及原因,才知道這是王輝特意安排。
“哈哈,有勞諸位久等,是某來遲了,等下自罰三杯。
”一進門,張載大笑着說道。
房間内衆人見到張載帶人到來,也都起身見禮,不管是真心還是假意,給足了張載面子。
一陣寒暄後,衆人重新落座,張載看向坐在他身旁的王輝,說道:“王先生,可否給載引薦一下在座的諸位。
”
他作為酒宴的發起者,且不論目的如何,這介紹工作,自然是當仁不讓。
他坐在張載左側首座,漢代以左為尊,自然要從左側開始。
“這位是雁門都尉王豹,也是我王家子弟。
”
“見過太守大人。
”一位身材魁梧的大漢起身說道。
“王都尉請坐。
”
“這位是城北徐家家主。
”
……
一番介紹下來,張載發現,這裡世家數量上雖比不上太原,但也不容小觑。
王輝介紹完了世家家主,看向張載,問道:“不知太守大人身邊的三位,現任何職?
可否告知我等。
”
“那是自然!
”然後把三人一一介紹給在座的家主。
衆人介紹罷,宴會也正式開始。
一番觥籌交錯自是不提,酒過三巡後,王輝一拍手,一群舞姬搖曳着動人的身姿,緩緩而入。
這些舞姬與中原人打扮皆不相同,身披絲綢,輕紗罩面,依稀可以看到面容,充滿了異域女子的風情。
包廂很大,足夠這些舞姬施展,伴随着樂師美妙的音樂聲響起,舞姬開始翩翩起舞。
她們的舞姿雖不是多麼美妙,但與中原舞姬的舞蹈截然不同,擡手,下腰,柳眉颦蹙,似喜非喜,将嗔未嗔,欲拒還休,一颦一笑間充滿了魅惑的風情。
饒是見慣了現代大尺度的舞蹈,初次見到如此古風又不失風情的曼妙舞姿,張載也是一陣神馳目眩。
至于大堂中的其他人,就更不堪了,完全沉醉在舞姬身上,除了身邊的薛仁貴和張遼,兩個武夫對于舞蹈美色抵抗力較強,眼中清明,就連徐光啟眼中,也有些迷茫。
一曲舞罷,諸人仍沉浸在美妙的舞蹈中,衆舞姬已悄然退場,隻留下一陣香風在屋内彌漫。
回過神來的諸人,彼此對視一眼,皆看出對方眼中的尴尬,卻聽到張載放聲大笑:“哈哈,王先生,養了如此美妙的舞姬,倒是好福氣,這異域的舞蹈與中原舞蹈融合,但也頗有情趣。
我觀這些人,似乎并非漢人吧?
”
王輝見屋内衆人看向他,目光中也都是好奇,羨慕甚至垂涎之色,眼中滿是驕傲,輕笑着說道:“大人好眼光,這是幾個月前,在下前往涼州時,見到的一支西域小國的貴族,從他們手中買來的,又帶回來調教了半年,才勉強改編出糅合兩國文化的舞蹈。
”
聽到王輝的話,有幾個家主已經暗暗打定主意,讓王輝送他們個舞姬,哪怕幫他們訓練一批舞姬也好。
王輝趁機問道:“不知大人覺得這些舞姬如何?
不如在下送幾個與大人可否?
”
張載笑了笑,掃了一眼屋内衆人,歎了口氣說道:“還是算了,如今某剛執掌太守府事務,府中曹掾官吏,所缺甚是嚴重,每日公務積壓甚多,哪裡有閑暇時間。
”
然後站起身,對着幾位家主躬身行了一禮,說道:“還請諸位家主舉薦些族中人才,載定将重用。
”
幾位家主對視一眼,還是王輝答道:“我等本應全力支持大人,隻是家族中大多數人已經出仕,若還有人願意為官,吾等必舉薦給大人。
”
“是極是極。
”
然後王輝問起雁門施政方針,張載一本正經地說:“某愧受天恩,自當竭盡全力,鼓勵生産,富民強兵,為陛下守好雁門,不讓異族亂我天朝邊境。
”
然後看向都尉王豹,說道:“此事還需要王都尉全力配合。
”
“好說好說。
”
一場酒宴,吃了一個時辰方才散場,張載走後,幾個家主卻沒着急離開。
幾人聚在一間屋裡。
“王家主,這太守是哪家的人?
”
幾個家族,隻有王家有能力打探到這些事情。
“雒陽有消息傳來,這張載乃是閹黨一系的人,他這個太守和将軍的名号皆是由閹黨一手促成。
”王輝将打探到的消息告訴幾人。
“那我們真的要讓族人進去太守府當差?
”
嚴格來講,他們庇護與大将軍何進麾下,對于閹黨一系的人員雖說沒什麼好感,但也沒有到你死我活的地步。
“派幾個人進去就行,隻要他不打壓我們,就不必理會。
”
話分兩頭,回到太守府的四人也都沒去休息,而是商議接下來的安排。
“主公,他們會派人到太守府任職麼?
”薛仁貴和張遼有些疑惑。
張載和徐光啟相視一笑,由徐光啟答道:“他們一定會派人的,隻不過應該是些庸才罷了。
”
“他們真舉薦些賢才,我們也不敢用。
”
兩人都是聰明人,稍微一點,就明白了。
果然,次日,天剛亮,就有人拿着各家家主的舉薦信來到太守府,一番談話下來,果然,他們之中大部分隻能做些一小吏的工作。
把他們安排到各曹中做些輔助工作,至于各曹的長官和副官,張載與徐光啟商議後,打算張貼招賢榜。
招賢榜亦稱求賢令,自商周始,當朝高祖也曾全國發布“招賢诏令”,所以張載在全郡各縣發布招賢令。
“載受皇命于雁門,未嘗報天恩,乃欲抗異族,奈何人力微弱,強敵窺伺,欺我族人,始觀賢才沒于野,願虛位以待之,然士有偏短,今唯才是舉,彼有梧桐,望鳳來儀。
”
他這一舉動,頓時轟動鄉裡,不少世家為之側目,但是看過招賢令後,有人不屑一顧,有人破口大罵,有人暗自佩服。
至于苦無門路的寒門學子,則連夜趕往陰館,一時之間,太守府門庭若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