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奇現在可謂是官銜加身了,身為江甯郡漕運使,還在文正書院有着一把手的兼職,當然,這對馮川來說也是一件好事,要知道張家在這方面一直狠狠壓制着官府,這次終于找機會擺了張家一道,讓他心情大好。
“我再給禮部報一下就行,這邊的事情禮部一般不太過問,今後你的任務還很多,要保重身體啊!
”
馮川打趣道。
要知道四大書院名義上是屬于禮部制裁,但是其實有幾個書院都是有自己獨立的選舉系統,文正書院就是其中之一,就相當于上輩子的獨立院校民辦院校,雖受朝廷轄制,但是實則是地方上選舉負責人。
這次薛偉剛當衆出了醜,完全違背了大漢王朝’仁義‘的理念,也算是喪盡天良了,張靜心這裡也容納不了他,所以當天他就卷鋪子走人了,在書院院長處的畫像都被撤下來,孫奇的畫像被挂在了書院院長處的門前。
“郡守大人,我要先回一下老家,将我在家鄉開辦的學堂整合倒文正書院名下,或者将文正書院改成浙東學堂也好。
”
“那你的意思是?
”
馮川聽孫奇語氣嚴肅,也放緩了語氣,他以為孫奇要去辦一件大事。
“我就是想從你這兒借十幾輛三腿驢。
”
孫奇捂着臉,尴尬道。
“你早說,我以為你惹了哪個大人物....”
當天,孫奇預備回溝底,将父親都一班人都接到文正書院來,這是一種院校合并,溝底新式學堂,完全可以影響文正書院的學風,再者文正書院現在也盛行着新式學風,好在孩子們受到封建污染不算嚴重,新式學風在學校裡完全盛行。
叫上伍秋月,孫奇說走就走,一個十五個三腿驢和三輛馬車組成的隊伍,開始南下,向着偏僻的地方行進。
馬車一路疾馳,十五輛容量比較大的三輪車在車夫的高超車技下,一路超車,越位,大家大顯神通,終于在日落西山之前到了平湖縣,平湖縣往西百裡就是溝底,孫奇不由得想起了那個父親用人力挑糧的苦難日子,那個蝗蟲漫天,大家都饑不擇食時的日子。
現在想來,還是一片感慨。
平湖縣的新縣令是馮川的弟子,也就是鷹派的成員,熱情款待了孫奇一行,當然,一聽孫奇的打算,立刻給孫奇借了五個三輪車去協助搬學校。
“沒想到孫公子不但是漕運使,還是學院的院長,真是雙喜臨門。
”
這位鷹派的弟子恭賀道,孫奇也回禮道,這次回來,不但是要把學堂接到文正去,還要向孫得勝讨要浙東孫家族長的族符。
孫紫燕說孫得勝在那次自己被抓後,就決定退位讓賢,叔爺以‘讓孫奇接任下任族長’為條件,作為解救孫紫燕的條件,孫得勝滿口答應,現在過起了深居簡出的生活。
溝底不出兩日便到,如今的溝底已經完全稱得上是世界第一科學技術村落了。
當孫奇見到孫超時,孫超正在給一個小朋友講解橋梁的建造技術與構造問題。
“爹!
”
孫奇落下了淚水,這是出去後再回來,久别重逢家的感覺,他想哭。
“奇兒,你回來了,在外面怎麼樣?
”
孫超讓那個小孩稍等,然後和孫奇一陣噓寒問暖,滿滿的關懷,孫奇讓随行的人馬進村不擾民,從小路繞着到了浙東第一學堂。
随行之人路過溝底村的田地,紛紛驚訝,這都是什麼先進的技術,那些流淌在田間地頭的紅色管道到底是什麼,當然,他們知道這肯定對農田有益處,所以當下沒有多言。
到了學堂,茶先生正在上國文課,孫奇不用進去看就知道孩子們都在進行午休時間,但是科舉不是不考四書五經,而是考的比以前少了一些,沒有豐富的儒學知識,是在朝堂上完全立不起片瓦之地的。
“是孫公子回來了。
”
孫奇不打擾茶先生講課,坐在後面聽課,當然,那些睡着的孩子們在自己朋友的提醒下的,都醒了過來,有的還揉揉惺忪的睡眼。
下課後,孫奇給父母還有茶先生說了一下自己中舉的事情,家人聽後都是十分興奮,那舉動,簡直都要爆炸。
父母不在乎孩子的成就有多大,隻要在外面好好生活就好,常新燕也就是這樣一位樸素的農婦。
“奇兒,沒挨餓吧,在江甯适應那裡的生活嗎?
”
那問候中包含的溫暖,讓孫奇差點流淚,很久都沒有聽到這種關懷的聲音了。
張彩雲見從成裡來了隊伍,便和常新燕一商量,在村口支了三個大鍋,給這些随行的車夫們弄出一些夥食,不能讓客人們餓肚子不是。
“奇兒,老朽在這裡都知道你中舉了,憑你的心思,肯定不想把真名暴露,那個子小就是你,對不對?
”
茶先生邊吃飯便打趣道,他知道那是孫奇,因為那份卷子的題目讓人一下就能想到孫奇,這就是孫奇所答,四大方面的改造。
“是的,就是小生,哈哈,沒想到茶先生真是慧眼如炬。
”
“你說得那個武器改良,有比火藥更厲害的武器?
”
運輸隊的成員們還是每周照例從縣城運來糧食,都是原來的面孔,沒有多大變化,鐵柱現在擔任運輸隊的隊長,他成長得很快,這讓孫超很放心交給他這個事關重大的職位。
很顯然,孫超将溝底村管理的井井有條,村民們的生活十分富足,簡直就可以堪稱大漢第一脫貧村。
“漕運使大人,恁老家不是皇族嗎?
”
有個随行的小兵好奇地問孫奇,他覺得溝底村簡直不像是個村落,而像是一個小城市,到處木驢橫行,人們的穿着十分得體大方。
“不,我的老家不是皇族,隻是他們掌握了核心科技。
”
但孫奇提出要将第一學堂與文正書院合并後的意見後,大家的看法都是一緻的。
在征求了張彩雲的意見後,這位學堂的初始創辦人願意将學堂與文正書院合并,當然,茶先生也是求之不得,能獲得更多的教學資源,這是一心撲在辦學上的他的夙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