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生 都市言情 鬼帝狂後:廢材庶小姐

366 紅豆

  

  如月的頭低的更低了,她的頭髮有些亂。兩粒珍珠耳環隱約可見,胤禛想起了太湖對敵時的情境,那會兒的太湖凄風苦雨,他們皆狼狽不堪,衣冠不整的琅如月就靠坐在船上無助的哭泣著,月華擁著她似乎在安慰,然後他又想起了那個在水裡的吻。瞬間胤禛很想摟住她。但是很快又就收住了心情,轉過身來對顧雲道:「今日敘。還望之後能精誠合作。」

  顧雲用高深的目光看著皇子,他戴上了面具,誇張表情的惡魔用嘶啞的聲音道:「自會如此,也請貝勒不要忘了承諾。」

  「彼此彼此。」

  言畢顧雲便撐船將人送至棧橋,很快湖船就消失在黑暗中。胤禛道:「儘快回吧。再晚就讓人生疑了。」

  日早吃過了中飯胤禛行人便要離去,寶絡有般不舍,還有許多話沒有說呢!可定好的行程不能變,如月和桃源的人依依惜別,又把裝了金裸子的荷包和鐲子給了寶絡,隻說是給荷生和蓮子的見面禮。他們在這裡執手相看淚眼,兩個孩子正纏著胤祥不讓他走,蓮子還哭著拽著胤祥的袍子,直到後來胤禛下了令,說不完話的女人們才最後次道別,而被冷喝嚇住的蓮子連哭都不敢了,躲到寶絡的身後含著淚偷看胤祥,悄悄給他揮手道別。

  回程的路上和滿腹惆悵的如月不同,打馬走在最前面的胤祥卻是很高興,他哼著小調讓馬走出有節奏的小跑,胤禛好笑道:「你是遇到什麼好事兒啦?」

  「是呀,兩天就成了師傅,你看這個,」說著他顯擺的拿出個樹枝彈弓,「荷生送的,打鳥打個準,小時候我就直想要個,可惜不能夠,宮裡別說鳥了連個笨點的老鼠都沒有。還有這俚語小調,是蓮子教我的。濟蘭,你覺得我唱的準不準?」胤祥又用吳縣話重複唱了遍,侍衛官笑了,胤禛也莞爾,「你怎麼還是跟小孩子樣?」

  「好不容易出來遊玩,對著群鄉下婦孺還要擺出什麼皇子架子?哦,我可不是在說哥,哥直都是那樣說話的,能嚇的小孩不哭可不是旁人能學的來的,這就叫威勢天然。」

  「胡說!」胤禛拿馬鞭打了胤祥的馬,那馬驚就亂了步子,爺拽著韁繩嬉笑道:「其實哥也很好玩的不是麼,要不然半夜也不會隻帶如月去玩,也不帶弟弟了。怎麼樣,鄉村的夜景可好。」

  胤禛微笑下也不解釋,而是看了看濟蘭,這位侍衛仍是跟阿哥的馬保持著半個馬身的距離,他似乎沒有察覺到皇子的眼神。胤禛又回頭看向馬車,如月正好也向外張望,對上黑馬上那人的眼神她嚇了跳忙縮回了頭,玉煙見她這樣就問道:「格格怎麼啦?」

  「沒事。」

  「奴婢看您神色可是有些不濟,可是沒睡好?」

  「唉,可不是麼,昨兒那麼晚回來,早上也起的早,說來還真是困了,我眯下啊,等到了你可定得叫我。」見玉煙應了,她就靠在車上,在搖晃中如月很快就睡著了。

  回到行宮之後如月又過起了被圈在方小天地裡的日子,不過她倒是沒有太多沮喪的心情,胤禛竟答應用空閑的時候教授她刻,這可讓如月喜出望外!所以這些日子她直按著胤禛布置的課業在練習,再閑些了就練練字畫。或是練習心法。就這樣過了兩日如月得了消息說聖駕要從蘇州回京。個決定至少要讓上萬人勞心勞力,收拾著物品的如月暗自抱怨著勞民傷財之舉,其實若真有康熙微服私訪倒好了,省了多少事兒呢!抱怨歸抱怨,她的動作還是不慢,聽從著安排上了馬車再往南去了。

  在蘇州時他們並沒有立刻啟程。大約因為皇帝還要再次視察河道巡視民情。過了日胤禛回來卻讓她快做準備,說要伴駕去遊寒山寺。如月聽驚得刻都掉了,格格的好處就是沒資格和貴人們同行,這回又是為什麼呢?

  「為什麼要妾身去呢?」

  「你是讓我揣摩汗阿瑪的聖意?」如月聽他語氣不善就立刻閉嘴。抓緊時間重新梳了頭插了步搖,略施薄粉點了唇,換上了藕荷色織綉氅衣。換上了雙錦鯉戲水的繡花鞋,「好了,現在就走?」這不是胤禛弟1次見她打扮。還是那麼快的速度,不過這麼打扮卻有些不像平日的琅如月了,太出挑了?還是太正式了?胤禛沒多想也沒有指責,淡淡道:「記住了,謹言慎行。」

  寒山寺對於如月來說再熟悉不過,當年還住在這裡聽了半個多月的鐘聲,現下以女裝出現在廟裡還是回。什麼叫語成真?這就是。居然真有微服私訪說。探首看去,前方康熙穿著便服。梁功和魏珠穿了文士的服飾,聽說太子身體有恙沒有出行,所以就是胤祥和胤禛跟著。隨行的女眷隻有穆尓登額和如月,剩下的就是明的侍衛暗的高手。便裝護衛裡竟還有人是如月認識的,當看到花白著頭髮的常無殺裝成手無縛雞之力的進香老者在小路旁的茅舍裡吃茶,如月很有說不出的感覺。常無殺自然也是見到琅如月了,他完全沒有露出點驚詫,就和其他高深莫測的大內高手們樣,跟皇帝和皇子們保持著距離,眼睛隨時在巡視著切異常。這老頭還在職呢,如月暗道,他們都不會退休的麼,怎麼看著也有快了吧。

  忽聽前方康熙道:「這是我弟2次來此處了,似乎有所改善啊。」

  隨行大臣接話道:「是香客們集資改善的。」

  康熙笑道:「靈則多客。不過這裡清幽雅緻,又緊鄰楓橋鎮,不僅是香客多,連遊客也甚多。時人多提及張繼,他寫的詩有聲有色,朗朗上口也無怪乎世人多愛,不過我還是喜寒山拾得說的那番話。哦,老,你可還記得?」

  胤禛上前回話道:「兒子記得。寒山問:世間有謗我,欺我,辱我,笑我,輕我,賤我,惡我,騙我,如何處治乎?拾得答:隻是忍他,讓他,由他,避他,敬他,不要理他,過年後,你且看他!」

  「你覺得如何?」

  「說的自然是好的。不過得需有心境之人方能做到,大多數人難免會受世人言論的影響失去做事的本心。」

  「嗯,說的是。所以要堅守本心做事是需要大毅力的。」說著他盯了眼胤禛,後者低著頭副虛心受教的樣子。

  康熙又道:「聽說這寒山拾得是普賢文殊轉世,所以才能做到如此境界。那麼這寒山寺的典故你們又可知道?」

  胤祥道:「該寺最早建於梁天監年間。後唐朝貞觀年間有寒山者為友棄妻,出家為僧,他的友人拾得得知後毅然放棄所愛之人也隨之出家,那友人就是拾得。」

  穆尓登額好奇道:「原來如此,可為何寒山拾得兩位高僧的形象並不肅穆莊嚴,反而很喜慶呢,看著人很開心。」

  胤祥笑著解釋道:「肅穆莊嚴的神佛太多,有和合仙這樣的仙家不是更能親近姓。」

  閑談間他們行人已經進了寺廟。

  魏珠伶俐的去找了主持,也不知他怎麼說的,寒山寺的主持帶著群和尚前來招呼康熙行人。康熙博學便和那主持論起了佛,胤祥拉著穆尓登額觀看起了壁畫,胤禛在旁認真的聽著,如月是他的格格,也平心靜氣的在身後立著聽。這時就見有個歲的小和尚驚詫的說:「師兄,有沒有覺得那位女施主很像當年的姜公子?」

  小和尚的聲音本來不大,可這句話正好是在康熙和主持人說話的間隙所說,於是人人都聽到了,如月大囧,她低著頭不做聲。

  就聽那師兄忙道:「休要妄言!」康熙聽了卻呵呵笑了,和善的問道:「世人間相像者甚多,小和尚認錯也是情有可原。不過你說的姜公子是誰呢?」

  如月隻覺頭皮發麻,那小和尚是個膽大的,也不怵,就老實的說道:「好幾年前有位姓姜的公子曾借住寒山寺,那會兒我剛進寺院,每日就做做掃地洗碗的事,姜公子除了每日臨摹石碑上的字就是幫著畫匠畫壁畫,喏,這面牆的畫就是他畫的。」說著他就指了下康熙身側的牆壁。

  那上面所繪正是佛陀在菩提樹下參道,帝王若有所思的看了眼仍舊低著頭的如月,「哦,畫的不錯啊。」

  小和尚道:「是呀,而且他對我很好,我做錯了事師兄罰我,他卻偷偷給我菜包子吃……」當發現說漏了嘴他立刻捂住嘴忐忑的去看師傅,他師兄的臉色自然是不怎麼好看的,主持卻很是自若,唱了聲佛號後悠悠道:「既然吃了人家的包子,自然是要感恩的,那麼靜壇,你就去廚房為這幾位施主準備齋飯吧。」

  之後的遊覽如月是點心思皆無,她生怕被叱責或是翻出以前的事去論究,康熙越是不問,胤禛越是淡然如月的心就越忐忑,是引而不發還是覺得此事不必深究?胤祥見她愁眉苦臉,便讓穆尓登額去拉著她玩,可如月哪裡有那個心情,敷衍著跟著福晉落在隊伍後面聽她說閑話。寒山寺並不是很大的廟宇,等遊覽完畢康熙還留下吃了頓齋飯,如月終於等到自己能用飯的時候早已經飢腸轆轆,她連湯帶水的吃完了素麵。又去拿餑餑,隻見擱下箸的穆尓登額眼裡含笑看著自己,「你還真是餓了,吃的好香。不過好像這會兒開心些了呢。方才你是怎麼啦?」

  如月見下無人便嘿嘿笑了,「福晉您多慮了,我剛才心緒不高就是被餓的。」

  「那多吃點呀。咦,又是你這個小和尚。靜壇是不?」

  小和尚點頭,他的雙小眼始終盯著如月,如月直是裝作不認識他,可等看到撥蒸籠端上來竟就是當年的那白菜豆腐餡兒包子。她忍不住瞪了小和尚眼,靜壇愣了愣頓時開心的咧嘴笑了。如月不理他隻管吃,等吃完了正和穆尓登額說著話兒。胤禛和胤祥進來了,胤禛瞥了眼那個小和尚沒有理會,對如月道:「阿瑪在跟主持論佛,大約還要待個多時辰,吃完了飯隨我處走走吧。」

  穆尓登額期待的看著胤祥。胤祥卻對穆尓登額道:「我陪你去佛舍休息下吧,瞧你的臉色可不是很好呢。」穆尓登額心裡甜,其實隻要有丈夫陪著在哪裡都是很好的。

  月的陽光很溫暖,如月亦步亦趨的跟著胤禛,皇子踱著步欣賞石碑,他認真觀看著文徵明唐寅張即之董其昌的刻字,如月偷眼也看著,她收集的拓本在那場大戰中都遺失了。等從後殿繞出來,有處塔姜。那幾株高大的喬木還在。正開著黃色的花,裝點著周圍的綠分的繁盛,胤禛也擡頭看。他聽到如月在後面輕輕嘆息,「這是什麼樹?」

  寂靜的墓園裡這聲音很突兀,如月看到胤禛的肩上落了幾朵花瓣,「是相思樹。也就是紅豆樹,他們多生長在熱的地方,這種類型的是最靠近北地生長的,現在是花期,等到暮秋才結果。」

  「楠榴之木,相思之樹。」

  「嗯。紅豆生南國說的更明白。」如月上前撫著樹榦道:「聽說當年王維寫這首詩就是在此地,不過我覺得應該是更往南,或者是指嶺南。但寄情這種事不要太較真才是。」

  「那個時候你就是以姜公子的名義住在這裡?」

  如月有點羞怯的看向胤禛,隻嗯了聲,她轉頭去看樹上,陽光透過樹葉落在臉上:「那個時候我遊走江湖雖然很艱辛不過也很快樂。在避雨邱故宴觀前我就住在寒山寺,拓了碑文,畫了許多寺院和太湖的畫作,也撿了這株樹上落下的紅豆,穿成了條長手鏈,有這麼長,」如月比了下,「還為它做了打了絡子,這麼纏著戴在腕上很漂亮的。可是,」她苦笑著嘆了口氣,「我的遊山具裡的這些東西跟這串珠子都毀在觀裡了,好不容易能再到這裡卻又不是季節,隻有花。」說著她從地上撿了束黃花嗅了嗅,沒有什麼香味。

  胤禛道:「這麼說你還是很想過那樣的日子?」

  如月扔了花爽朗笑道:「很多事也就隻能想想,誰能直隨心所欲的生活呢?現在如此已經很好了,有您爺這麼大尊佛能擋風遮雨的,算很不錯了,就是以後有這樣的出行還請多給機會啊。」

  胤禛轉過身看著天邊的火燒雲道:「我可不是大佛,你能留在我這裡不過是能為我所用,我可不是為誰都遮風擋雨的。」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